多发肌炎(dermatositis,DM)为四肢的近端骨骼肌压痛、无力、萎缩。此种病变并存皮肤损害称为皮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PM)患者眼、面部、手背和甲周呈边界清楚地暗紫色红斑。二者属于自发性疾病。
遗传因素中的C4无效基因与儿童DM突变相关,HLA-B8在成年人PM多见。细菌、病毒、原虫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也是本病的诱因。DM以体液免疫为主,PM以细胞免疫为主,在肌肉中存在自身抗体浸润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呈片状分布。近一半的患者可数年后发生肿瘤。此外,经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检查DM与PM者,显示肌肉组织中三磷腺苷减少,说明代谢紊乱也是产生临床症状的原因。
分类:原发性特发性肌炎、原发性特发性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皮肌炎和肌炎、与血管炎相关的儿童型皮肌炎、合并其他胶原性疾病皮肌炎(重叠综合征)。
【临床表现】
1.肾表现 蛋白尿、镜下血尿。偶然可见局灶性节段性肾炎,或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急性重症肌炎发作时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会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2.全身多系统表现
(1)四肢骨骼肌损害:在髋周、肩周、颈周和咽肌群的横纹肌受损,表现为下蹲起立、举臂、平卧起床抬头时肌肉无力。还有发音或吞咽困难。眼肌麻痹是PM少见与严重的并发症,且治疗效果差。
(2)皮肤损害:眼眶周围、颈部、胸前区可见弥漫红斑。胸前呈“V”形皮疹。红斑上可附有鳞屑,疹间皮肤萎缩。当皮疹多在关节伸侧背面称之为戈谢征(Gottron sign)。眼睑呈暗紫色肿胀称为“向日葵样”皮疹(Helictroperash)。
(3)其他。低热、关节疼痛,皮下组织与肌肉广泛性钙化,形成皮肤结节从而限制关节活动。出现关节滑膜炎,对称性近端肌萎缩,体重减轻,消化道、心肌均受累,肺纤维化。
3.伴发肿瘤的相应症状 40岁以上男性发生进展快速的皮肌炎绝大多数可伴发肿瘤。肿瘤出现部位可能为肺、前列腺、卵巢、子宫、结肠、小肠,其次为胃、胰腺、淋巴瘤。
【辅助检查】
1.病理所见 局灶性增生性肾炎。免疫荧光IgG及IgM和C 3沉着。
2.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
(1)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即抗JO-I抗体阳性:该抗体有高度的肌炎特异性,PM时可达45%。儿童DM合并肿瘤者罕见阳性。抗JO-I抗体阳性伴有间质性肺炎时又称抗JO-I抗体综合征,对治疗反应差,减药易复发。
(2)抗Mi-2抗体:也为阳性,对治疗效果好。在多肌炎和硬皮病的重叠综合征(OLS)中阳性率大。
(3)抗肌红蛋白抗体与抗肌球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但缺乏特异性。
(4)其他自身抗体:抗SS-A(Ro)抗体、SS-B(La)抗体、抗V1RNP等抗体,也可同时合并有其他免疫性疾病。
3.其他检查
(1)肌酶谱升高:血清肌酶(CK)、肌酸激酶同工醇(CKMS)、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醛缩酶在肌炎活动时升高。CK最敏感,并且和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随病情好转而降低,对诊断与指导治疗有意义。CK升高时做电泳测定是否有1型CK巨分子。I型CK巨分子与肿瘤相关联,如果阳性,应进一步筛查肿瘤。
(2)肌凝蛋白重链、肌钙蛋白(Tnl)、新蝶呤、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TL-2R)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55)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而且可作为肌肉坏死和疾病活动指标。
(3)24h尿肌酸:24h尿肌酸>200mg时有诊断价值。常出现在肌酶异常之前,对诊断有帮助缺乏特异性。
4.肌电图 绝大多数有异常,呈肌原性改变。可见病肌电位、高频放电、波幅均显着降低10~20μV,自发性纤颤,复合多向电位及假性肌痉挛。
5.肌活检异常 肌纤维有急性炎症样改变。肌纤维破碎,透明变性,横纹肌横纹不清,间质内有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治疗】
1.泼尼松、细胞毒类药物控制病情。激素用药方法同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监测肌肉疼痛与肌酐水平,然后逐渐减量。免疫抑制药中硫唑嘌呤、MTX及CTX对肌炎效果好。
2.单克隆抗体(ingliximab)3~5mg/kg,每个月1次连用3~4次。此药可特异且高度亲和性地与TNF-α结合,中和其活性。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3.阿仑磷酸钠治疗钙化沉着有效。
4.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每次5~10g,连用3~5d。
5.急性肾衰竭。甲泼尼龙每次1.0g冲击治疗3~5d。以及碱化尿液、渗透性利尿等对症处理。
(安惠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