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氨基糖苷肾损害

氨基糖苷肾损害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氨基糖苷肾损害是指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而导致的急性肾损害。口服这类药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对肾的毒性不大,但在肾功能不全时长期口服氨基糖苷类药物也可发生中毒。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与剂量及服药时间有关。1.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定要注意剂量适当且疗程不超过10d,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脱水及酸中毒时慎用或禁用;用药期间注意尿蛋白、尿沉渣及肾功能等,如有异常,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氨基糖苷肾损害是指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而导致的急性肾损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这类药物都有肾毒性,在这类药物中奈替米星肾毒性很低。口服这类药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对肾的毒性不大,但在肾功能不全时长期口服氨基糖苷类药物也可发生中毒。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与剂量及服药时间有关。

【临床表现】 常在高龄、脱水、合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原有肝肾疾病等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发生。临床最早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及轻度蛋白尿,以β2-微球蛋白为主,可伴血尿、管型尿。氮质血症出现较晚,停药后多数可恢复,但恢复速度较慢,部分病人不能完全恢复。多数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伴肾性失钾和失镁及由其引起的低钾和低镁血症,少数表现为少尿型ARF。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脓尿或管型尿;肾小管功能方面检查可见肾小管性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退。

2.肾功能 离子: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检查能早期发现患者血电解质紊乱。

3.B超检查 可发现双肾体积增大或正常。

4.肾活检 近端肾小管显示有急性肾小管坏死伴局灶变性。此项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方法。

【诊断】

1.于用药后第2周开始出现急性肾衰竭,呈少尿性和(或)非少尿性。

2.尿液检查,可有轻度蛋白尿、血尿、脓尿或管型尿。

3.肾活检近端肾小管显示有急性肾小管坏死伴局灶变性。

【治疗】

1.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定要注意剂量适当且疗程不超过10d,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脱水及酸中毒时慎用或禁用;用药期间注意尿蛋白、尿沉渣及肾功能等,如有异常,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2.出现严重肾衰竭时,应尽早进行血液透析,尽早去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应用冬虫夏草等药物保护肾、促进肾功能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