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BPM参数包括: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和动态脉压等。
(一)血压平均值
血压平均值包括24h、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大量研究证明,24h平均动态血压、白昼均值、夜间均值与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优于偶测血压。
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根据检测临床健康者取均值加2个标准差或95百分位数的统计方法,目前采用的正常值参考标准为:24h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均值<135/85mmHg,夜间均值<125/75mmHg。这种根据检测临床健康者的方法并不很合理,因为所谓的健康者定义不清,正常血压的筛选采用的是诊所血压,包括了一部分诊所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升高的患者。比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人群纵向垂直随访结果,分析动态血压参数值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正常动态血压的上限值。
(二)夜间血压下降率
血压受生理活动和睡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大多呈双峰(6∶00~8∶00,18∶00~20∶00)和一谷(凌晨2∶00~3∶00)的长柄“勺”形;部分表现为双峰双谷(午间谷:12∶00~14∶00)。
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可用于判断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状况。Kario等将夜间血压下降率≥10%而<20%定义为“勺形”(dipper),表示血压昼夜节律正常(图3-1);夜间血压下降率<10%称为“非勺形”(nondipper),表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图3-2);夜间血压下降率≥20%称为“超勺形”(extreme-dipper);夜间血压下降率<0,即夜间血压高于白昼血压,称为“反勺形”(reverse-dipper),见图3-3。超勺形和反勺形都是血压昼夜节律明显异常的表现。
图3-1 “勺形”血压趋势图
图3-2 “非勺形”血压趋势图
非勺形和反勺形血压在老年高血压、重度高血压和有明显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中多见,其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减小或消失。在继发高血压及自主神经衰竭等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几乎完全消失。夜间血压下降减少在某些靶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等,且独立于24h血压水平。
(三)血压变异系数
血压变异性即血压波动性,即单位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通常以动态血压的均数的标准差反映血压变异的幅度。一般24h血压变异>白昼血压变异>夜间血压变异;收缩压变异>舒张压变异;老年人血压变异>中青年人变异。
图3-3 “反勺形”血压趋势图
采用标准差/均数比值可计算出24h、白昼、夜间血压的变异系数,用以表示不同时段血压波动的程度。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大小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相关,且独立于平均血压水平。血压波动大的患者,其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明显提高。
(四)血压负荷
血压负荷是指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读数大于正常值的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百分比。White等以清醒时血压均值≥140/90mmHg和睡眠时血压均值≥120/80mmHg作为异常血压负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4h血压负荷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充盈率呈负相关,提出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40%是预测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指征,对动态血压提示血压负荷>40%的患者应积极治疗。
(五)动态脉压
动态脉压(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APP)是24h脉压的平均值。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人群及合并代谢综合征者的APP值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