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因子可裂解C3b,而H因子、CR1和MCP均可作为辅助因子,促进I因子裂解C3b的作用;MCP和CR1还可增强膜结合C3b与H因子的亲和力。上述调节机制均能降低复合物形成。机体大多数正常细胞均高表达MCP和(或)CR1,可保护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损害。备解素与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可使半寿期延长10倍,从而加强C3转化酶裂解C3的作用。
多种调节蛋白可通过不同机制调控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及活性。
(一)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组装
H因子可与B因子或Bb竞争结合C3b,进而使C3b被I因子酶解失活。此外,CR1和DAF也可竞争性抑制B因子与C3b结合。上述作用均干扰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组装。
(二)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
I因子可裂解C3b,而H因子、CR1和MCP均可作为辅助因子,促进I因子裂解C3b的作用;MCP和CR1还可增强膜结合C3b与H因子的亲和力。上述调节机制均能降低复合物形成。机体大多数正常细胞均高表达MCP和(或)CR1,可保护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损害。反之,许多外来颗粒和病原微生物缺乏MCP和CR1,有利于
复合物形成,导致补体激活。
(三)促进已形成的C3转化酶解离
CR1和DAF可促进Bb从已形成的旁路途径C3转化酶()中解离。
(四)对旁路途径的正调节作用
备解素(properdin,P因子)与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可使
半寿期延长10倍,从而加强C3转化酶裂解C3的作用。另外,某些疾病(如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C3肾炎因子(C3nephritic factor,C3Nef),它实际上是抗C3转化酶的自身抗体,与
特异结合后,可直接稳定
,并使其半寿期延长10~30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