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运动纲要》中指出:在现时,大多数群众还缺乏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惯的时候,若没有对于卫生常识的宣传鼓励和对过去迷信、邋遢等习惯进行深入广泛的批判,绝不能动员群众做好卫生工作,所以宣传工作是在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小组成立之后,要做的头一件大事。并且明确要坚持下去,要由卫生运动委员会推动俱乐部、夜校、小学、识字班、工会、雇农工会、贫农团、少先队、赤卫军、妇女代表会和儿童团等机关及团体,利用各种机会向群众开展宣传。宣传的项目应是前面所说的要明白疫病的来源,明白讲卫生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一种气氛,将清洁卫生运动普及到各市、各乡、各村、各机关、各部队。
图2-9 《红色中华》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1932年1月13日,发表社论号召“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
引自《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
这段话,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卫生宣传是卫生运动委员会头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做一次两次,而是依靠各地长期进行下去。
1.宣传教育方法
(1)卫生课:每周一次,列入连队作息日程之内。由卫生员或聘请其他人员担任教员(图2-10),讲授时要联系实际,适合群众的兴趣,或采取卫生问答的形式。1933年由内务部卫生管理局会同教育部,在列宁师范、列宁小学以及其他教育机关增设了卫生教育课,编印了卫生常识课本(共产儿童读本),把卫生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这是卫生宣传进学校、进课堂的一个重要发展步骤。
图2-10 部队领导和卫生人员深入连队,给战士讲卫生常识
引自《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
(2)卫生晚会:每月一次,事先由卫生运动委员会准备卫生娱乐节目,宣传讲究卫生的好处和不讲卫生的害处,使每个同志都能增加对卫生知识的兴趣。
(3)化妆宣传:于纪念日或防疫宣传时,由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化妆宣传队进行宣传。
(4)卫生游艺会:遇有主要卫生防疫宣传时,将卫生运动与防疫运动的内容、意义编成游艺节目表演,寓教于乐,效果较好。
(5)卫生墙报:卫生委员会同主管政工人员与列宁墙报委员会合作,在墙报中辟出卫生谈话一栏,拟定各种题目,鼓励大家编写卫生墙报或画报稿,优良者还给予奖励。
(6)卫生标语:由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写印与张贴。
(7)大会宣传:如遇群众大会(军人大会),卫生机关要派人参加做卫生报告,宣传讲卫生的方法,纠正不讲卫生的习惯,做到了逢会插一脚。
(8)个别谈话:由卫生员或卫生积极分子找不讲卫生的同志进行个别谈话,指出问题和改进的办法。
(9)印刷材料:这方面的工作很广泛。1934年1月15日召开第二次全苏代表大会期间,内务人民委员会卫生管理局和军委总卫生部联名印发《卫生常识》小册子赠送代表。针对苏区的实际情况,书中提出了水源卫生、住房卫生、灭蝇、灭鼠、饮食卫生以及对疥疮、烂脚丫、疟疾、痢疾四种多发病的预防方法等二十项内容。在开头语中“要求各代表同志按照本书所载内容,在各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以便在最短的期间内使全苏区初步普及卫生知识,减少病人,这是向第二次全苏维埃大会代表同志起码的要求”。
1933年8月,四方面军徐向前总指挥撰写了《简略卫生常识》一书,以干部必读印发。徐向前在文章中详细分析了疾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八项必须注意的卫生问题,提供了日射病、热射病、烂脚丫、伤寒、痢疾、疟疾和感冒等多发病的防治措施。
1933年,红六军团卫生部印发了《卫生简要》《卫生注意数则》等卫生宣传材料。
(10)报刊宣传:1931年-1934年,中央苏区创办了《健康报》《卫生讲话》,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同时在《红色中华》《红星报》及《红军须知》上,经常发表卫生工作的社论、专论、卫生动态、卫生常识等文章。红军二方面军出版了《医院小报》,川陕苏区印发《卫生常识》数期,介绍了卫生常识和防病知识。1934年4月28日出版的《一般的卫生常识》中,介绍了:①健康法;②空气的作用;③公共场所卫生;④晒太阳的好处;⑤防备生病之妙法;⑥饮食卫生;⑦养成卫生好习惯等卫生知识。此外还提出了18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办法。
2.宣传教育内容 根据开展卫生运动的需要,当时卫生宣传的内容主要是下列“八要”。
(1)要通光:要求屋子窗户要大一点,使阳光能照入室内;被褥每场(6天)要拿到太阳下晒晒。
(2)要通气:常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和干燥。
(3)要通水:阴沟要疏通,沟里污秽常清除。污水是生病的源头,讲卫生就要用干净水,煮饭烧菜要用活水。
(4)要熟食:一切饮食都要煮熟,腐败的东西不能食用,头一天的剩菜定要煮透。水果要去皮或用水洗净再吃。
(5)要讲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衣,除去污秽,免生虱子。
(6)要讲环境卫生:擦净桌凳,清扫厕所,安置好牲畜,不要人畜同居,公共场所要定期清扫。
(7)要灭苍蝇:消灭苍蝇可减少疾病。要充分地发动群众,家家户户消灭苍蝇,开展灭蝇竞赛,粪缸中常撒石灰,把蛆杀死,这是消灭苍蝇的根本办法。
(8)要隔离病人:对传染病人要隔离,无法将病人送到医院时,要安排病人单独住在一间房子,病人用过的碗筷衣服等东西,别人不能再用。病人的口痰、粪便要用石灰消毒。有传染病的人不要与他人来往,不要上街,不去开会,不去人多的地方,以免传染他人。患传染病而死的尸体要深埋,严禁埋在河边、井边、屋后边。
这八条内容非常实际,有鲜明的针对性,包括了卫生防病方面的丰富内容,是我国历史上卫生宣传配合卫生中心工作的一个典范。
3.竞赛与评比 卫生竞赛由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组织家与家、组与组、村与村、乡与乡、区与区、县与县、机关、部队相互间开展竞赛,互相间订立文字或口头的竞赛公约,对宣传教育优胜者送锦旗、登报、上光荣榜或给物资奖品。
卫生检查与考评由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于开展卫生运动之后,各卫生委员分头到各处,由卫生小组陪同,挨家挨村挨街检查,登记那些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当即予以口头表扬和批评,检查后召开卫生委员会评定检查结果。
卫生检查范围,规定了十二项,其中,卫生宣传注重行为十分突出。
(1)卫生委员会建立了没有?在群众中的作用如何?
(2)卫生委员会在群众中起了哪些作用?
(3)卫生员在群众中的信誉如何?
(4)卫生员能否广泛地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卫生运动?
(5)群众对卫生运动的情绪怎样?能否讲究卫生?
(6)生病的人有多少?生些什么病?
(7)部队中的清洁状况怎样?
(8)卫生运动、卫生宣传开展了没有?用什么方法?有什么效果?有哪些不讲卫生?下一步怎么做?
(9)患者与病房的卫生状况怎样?被服是否常洗?头发、指甲是否常剪?是否常洗浴?是否有吃不洁食物的习惯?病房内外是否清洁?食物是否合乎营养?用具是否清洁?病床的设置是否合乎卫生(如空气、光线是否适宜、传染病是否隔离等)?
(10)厕所地点与大小便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废物是否深埋?看护是否勤快耐心?沟渠是否经常疏通并用消毒药撒布?
(11)卫生运动怎样?口头卫生宣传、化妆宣传、卫生标语、卫生讲话、卫生晚会、卫生竞赛、卫生检查、卫生冲锋队、卫生消毒队成效如何?有无行动计划和工作小结?
(12)工作人员的卫生状况如何(有多少人患病,患什么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