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华中科技大学推进学科交叉的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正处于第三阶段。如果说19世纪科学是以学科不断分化为主要特点的话,那么自进入20世纪,特别是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在继续分化的同时,正在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跨学科”已成为当代科学进步的最重要议题之一。跨学科研究有两个基本的路径:一是工具与方法的交叉。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门跨学科必然会有两门以上的学科背景。就此意义而言,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过程。在相互交融过程中,则会推动另一门跨学科学科的发展。二是问题导向引起的综合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使各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切重大现实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所以必须进行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如人工智能、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的成功开发,都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协作攻关。
近几年来,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理工科大学普遍认识到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意义,各个学校都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然而,目前理工科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基础和积累不够,理工科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很难在短期内进入主流学术圈。因此对于理工科大学来说,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重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传统路径是不行的,必须选择突破,而这个突破主要在于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上。在新兴学科领域,理工科院校与传统综合性大学处于同一起跑线,没有先天劣势。同时,在交叉学科领域,理工科院校在研究手段和工具方法上可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交叉”作为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更要注重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寻求一些可能的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争取达成一种良性的交叉、互渗与互动,使哲学社会科学成为理工科大学不可缺少的内生性学科,并最终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的起步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在探索一条与具有文科传统优势的综合性大学所不同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探索通过跨学科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始终坚定不移地凝炼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交叉,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1.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科交叉,积极支持特色文科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学校率先提出了“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这一口号,强调“科研是源,教学是流”,同时开始“广集人才”,从外单位调入600余名教师,汇集了一批科技英才,学校科学研究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七五”时期,学校提出“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异军突起,出奇制胜”,敏捷构建并彰显自己的特色与重点。“八五”期间,学校提出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九五”期间,学校树立“育人为本,三足鼎立”的办学思想,确立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提出“以服务求支持,以奉献求发展”的发展理念。“十五”期间提出了“国际化”办学理念。“十一五”学校提出了“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面向需求、主动服务、抓大促新、交叉集聚、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与此相应,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七五”开始起步,“八五”以来,坚持“加强基础、面向社会、交叉见长、特色取胜”的发展方针,90年代提出“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2000年以来学校提出“重交叉、创特色、争一流”的文科发展方针,遵循文科发展规律,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学术研究方向得以进一步提炼,实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跨越式发展。总之,学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确立了相应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方针,为促进不同时期学校文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2.发挥理工医科优势,交叉突破,特色取胜
我校文科是在工科院校成长起来的,只有30年的历史,起步晚、底子薄。如何适应建设一流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发展好、建设好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一直坚持“加强基础、面向社会、交叉见长、特色取胜”的发展思路,从高起点研究入手,尽快进入学科前沿,并依托学校工科、医科强大的优势,走学科交叉之路,以院系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不断推进文理交叉、文医交叉,开拓文科特色研究方向,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科。各院系之间也精诚团结、紧密合作,促进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学科整合。如今我校的文科,在交叉中出优势,在特色中见成效。许多“文理交叉,应用见长”的专业,在全国独树一帜。例如,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率先创办“网络新闻传播”专业;哲学系将生存哲学、科技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交叉,树起“生存哲学”研究的旗帜,为国内学术界所瞩目;公共管理学院的数字化城市管理,MPA的工程化、信息化、国际化;法学院将科技与法律结合,重点发展科技法,建立知识产权研究院;经济学院创办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试验班,构建学科的国际化学术平台;中文系将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开辟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新途径;社会学建立社会调查研究基地,把社会学、社会认识论与生存问题研究相结合;等等。此外,一批具有鲜明交叉特色的重大研究课题如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2003年)、“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辅助汉语史研究”(2004年)、“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2006年)、“互联网管理与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2007年)、“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2007年)]的批准立项都是各院系团结协作、学科交叉的成果。
3.打破院系、学科壁垒,开始推进跨学科研究基地的建设
由于当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社会问题,要应对出现在生态、伦理、文化、经济等领域的种种严峻挑战,既不可能单纯依靠科技的发展去解决,也不可能依靠缺乏科技基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是需要二者的良好互动与有效整合。从2000年学校文科工作会议以来,我校开始尝试打破院系、学术、学科、人员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实行以问题导向、机构开放、人员流动、聚散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科研运作新模式,搭建学科交叉基地与平台,支持建立一批跨学科的、以问题为导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机构。在已形成的多层次多类别的立体化科研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强大的理工科背景和整体优势,我校近几年重点组建了一批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如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汉语典籍数据库研究中心、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民族精神研究院、生物医学与生命伦理研究中心、院校研究中心、公共安全与预警管理研究中心、基本医疗保障研究中心、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以我校文科和工科、医科优势学科为基础,紧扣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咨询工作,开辟了学科新的生长点,成为政府的思想库。在争取项目及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更在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高举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推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1994年以来,我校率先在全国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并在分析研究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之一。十多年来,学校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经过探索,已初步形成了覆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立了为国内高校瞩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从1994年起,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人文讲座1400多期,它以时间持久、内容丰富、听众广泛、影响巨大而成为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海内外知名学者在人文讲座上的精彩演讲,被汇编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到第6卷,被众多学者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力作”。1997年我校成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成为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
2005年9月,以“崇尚科学精神,提高学术水平”为宗旨,“立足前沿,开拓创新,追求真知,博学济世”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正式开始,到目前已成功举办近百期。米耀荣院士、赵忠贤院士、Don M.Flournoy教授、Yakov.D.Shirman教授等一大批科学家先后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近万名学子和几十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武汉其他高校的师生到现场聆听和交流,讲座正逐步成为青年学子感受科学精神的旅程和科学实践的新起点,在我校乃至武汉其他高校掀起了聆听“科学精神与实践”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同时,“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新浪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全国各地20多家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或转载。
所有这些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的推广活动,形成了学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追求学术自由和科学精神的良好氛围,不但为广大师生员工提高和认识自己提供了机会,也为文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环境和土壤。一些教师和学生在听了国内外一些大师们的讲座后,感到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文科、理科、工科、医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也越来越多。总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相融合已经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上结出硕果。
5.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政策支持
为了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推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学校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科研引导和孵化工作。尤其是在跨学科研究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扮演着决策中心、支持中心和服务中心的角色。首先,学校根据国家当前的需要以及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而设置研究基地,并提出建设方向和总体目标;其次,学校为实现研究基地的总体目标而优先配置资源,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要素;最后,学校为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而协调各类关系。各研究基地则要根据各自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
为充分发挥合校后的学科优势,学校建立文科发展基金、医工/医理交叉基金和文理/医文交叉基金,加强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建设和支持力度,有效的投入保证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并且学校采取进一步措施,筹建创新研究院,创新研究院作为直属学校的研究机构,是我校组织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开展交叉研究,培养优秀博士生而探索设立的科技特区。创新研究院下设交叉研究中心,作为多学科交叉研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载体和研究平台,由若干多个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构成,而交叉研究团队则是由从事本领域研究相同研究方向,来自不同学院、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以及优秀(博士)研究生等人员组成。
今后,我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将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稳步提升水平,扩大在学科主流领域和国家社会经济主战场的影响。同时,把握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问题,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带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提升研究质量,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注释】
[1]刘建平,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教授;童志勇,任职于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