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叉学科含义及其特点
关于“交叉学科”,相关的名称还有:潜学科、横断学科、跨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多学科、互感学科等。[2]通常“交叉学科”与“综合学科”、“跨学科”等概念互换使用。对于交叉学科的含义界定,国内外学术界颇有争议,常用的定义有两种:其一,交叉学科是以单学科或多学科结合为表现形式的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而成的综合学科;其二,交叉学科是指这样一种学科群,即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各学科之间,通过各学科的理论、观念和方法的“相重”、“共振”、“融合”、“吸附”和“潜入”等过程而产生的新兴交叉性学科群。[3]尽管两种概念诠释的逻辑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点在于“两门以上学科的集合、学科之间的逻辑交结点”。简而言之,所谓交叉学科,“是有相对集中的学科研究背景下由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4]。交叉学科不是多门学科简单堆积起来的拼凑,而关键是“有机融合”,即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间内在逻辑关系的联结和渗透,从而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5]
根据学科间的交叉属性和范围,交叉学科可分为诸多种类[6]:一是本专业交叉,指在同一个大学科群内的分支学科间的交叉,如艺术学中的音乐、美术、摄影等交叉成为电影学;二是跨专业交叉,如教育学中的美育学与心理学交叉成为美育心理学;三是邻近交叉,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分支学科及相邻学科间的交叉;四是远距离交叉,指两门或两门以上不相邻学科的交叉,如自然科学的数学与社会科学的美学交叉成为量化美学;五是简单交叉,指两门平行临近学科的交叉,如电动力学、生物化学等;六是复杂交叉,指两门或两门以上非平行或非相临近学科的交叉,如美育心理学、量化美学等。以上六种交叉形式,从表面上看是几种学科间知识的重构问题,而实质上更是学科间对于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深加工、跨学科思维、多重多种多维的交互活动。
交叉学科作为新兴学科,与传统单一学科相比较,有其自身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通常需要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无论从交叉学科知识结构而论,还是就其交叉学科研究活动的形式而言,交叉学科基本上是自然学科、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学科观念、理论方法的高度综合运用,是学科间协调互动解决问题的一个平台和方法。
第二,创造性。单一学科的发展,绝大多数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的替代,如新理论替代原有理论,新技术弥补替代旧技术等,而交叉学科通常表现为独特的综合性,有别于传统学科的单一性,这种综合性恰恰是多学科之间“交叉点”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诞生和创造新的学科增长点。
第三,实用性。交叉学科之所以发展,是由于其面临的问题常常是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这种社会问题的研究与一般的单学科所面临的知识应用是截然不同的,必须需要综合运用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系,来研究必须要回答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说,交叉学科的实用性是交叉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能有效解决重大问题的交叉学科研究必然被淘汰。
第四,相对独立性。单学科作为整个学科体系的一个“学科要素”,在相互交流融合中诞生交叉学科并构建交叉学科自身发展的系统。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可以不断派生出分支学科,并且作为更高层次中的一个“要素”,与其他学科进行二次乃至更多层次的交叉,从而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可以说,交叉学科并不消极依赖于母体学科,而有其自身发展系统,即相对独立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