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听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

听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性脑干反应已被用作客观检查听神经和脑干功能障碍的方法。近年来这项技术已在耳科及神经科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听性脑干反应为在1~10ms潜伏期内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波,依次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即波Ⅰ、Ⅱ、Ⅲ、Ⅳ、Ⅴ、Ⅵ及Ⅶ,其中以波Ⅰ、Ⅲ、Ⅴ波最明显。可以协助诊断听神经病,听神经病的特点:上升型感音神经性聋曲线、DPOAE正常、ABR的V波反应阈提高。

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已被用作客观检查听神经和脑干功能障碍的方法。近年来这项技术已在耳科及神经科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听性脑干反应为在1~10ms潜伏期内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波,依次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即波Ⅰ、Ⅱ、Ⅲ、Ⅳ、Ⅴ、Ⅵ及Ⅶ,其中以波Ⅰ、Ⅲ、Ⅴ波最明显。Ⅰ波来源于听神经,Ⅱ波来源于耳蜗神经核,Ⅲ波来源于双侧橄榄核,Ⅳ波来源于脑桥上部或中脑-双侧叠体,Ⅴ波来源于中脑-对侧下叠体,Ⅵ波和Ⅶ波来源于丘脑。Ⅴ波用于估计听阈,Ⅰ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Ⅲ~Ⅴ波间期用于评价听神经的传导速度。

1.ABR电位测试条件

(1)受试者仰卧于床上,放松,安静不动。儿童可服10%水和氯醛。睡眠状态有助于提高测试准确率。

(2)测听室在标准的屏蔽隔声室内,背景噪声<30dB(A)并要有地线。

(3)电极放置部位必须脱脂彻底,不然会出现伪迹。

2.ABR的测试目的 Ⅴ波用于估计听阈,Ⅰ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Ⅲ~Ⅴ波间期用于评价听神经的传导速度。

3.ABR测试方法 记录电极位于额部正中,参考电极位于测试耳乳突部,接地电极位于对侧乳突部。

4.测试结果和临床应用

(1)利用Ⅴ波反应阈了解婴幼儿和幼小儿童听力损失程度。

(2)利用Ⅰ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Ⅲ~Ⅴ波间期诊断听觉通路中枢病变,如听神经瘤Ⅰ波的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延长。

(3)可以协助诊断听神经病,听神经病的特点:上升型感音神经性聋曲线、DPOAE正常、ABR的V波反应阈提高。

(4)鉴别伪聋。

(5)Ⅰ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Ⅲ~Ⅴ波间期是多组脑神经病变的检测指标之一,如用于检测多发性硬化的听神经病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