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耳炎鼓膜穿孔有什么症状

中耳炎鼓膜穿孔有什么症状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研究表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渗出性中耳炎都与细菌感染有关,早期都有耳痛、听力下降、鼓膜急性充血表现,临床难以区分,故较多的文献和近年来的分类将两者统称为急性中耳炎。多数研究显示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

现代研究表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渗出性中耳炎都与细菌感染有关,早期都有耳痛、听力下降、鼓膜急性充血表现,临床难以区分,故较多的文献和近年来的分类将两者统称为急性中耳炎。其转归有:痊愈、渗出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和隐匿性中耳炎。

本病易发生于儿童,因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全,抵抗力弱,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同时又因为儿童咽鼓管粗直而短,分泌物或吐出物容易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在成人,过度用力擤鼻使分泌物进入中耳,在不洁水中游泳使污水呛入中耳,鼓膜外伤穿孔、颅底骨折伴鼓膜破裂等,致病菌经破裂的鼓膜进入中耳,以及致病菌经血液循环进入中耳,如败血症等,可引起本病。

1.症状

(1)全身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比较明显。有恶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小儿更明显,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像脑膜炎及胃肠疾病的症状。

(2)局部症状:耳内疼痛,在鼓膜穿孔前,耳深部锐痛,打喷嚏、咳嗽、吞咽时疼痛加重。疼痛可放射额部、颞部或整个头部。婴儿时常哭闹不安、拒食,并常以手抓耳。当鼓膜自发穿孔或通过鼓膜穿刺或切开后,脓液排出,耳痛即减轻,体温下降,全身症状也明显改善。患者听力明显下降,伴有耳鸣,穿孔流脓后听力反而好转。偶有眩晕,为内耳受刺激所致。

(3)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常有耳内闭塞感,轻度听力减退,耳鸣可为间歇性,如“劈啪”声,当头部活动或打哈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2.检查 鼓膜早期呈边缘和锤骨处血管扩张或弥漫性充血(图1-7-17,彩图9)。鼓气时表现为鼓膜活动受限或障碍,鼓膜后存在气液平面。鼓膜穿孔前,正常标志消失,充血呈暗红色,渐膨隆突出。穿孔之初期,可见针尖大小的孔,有渗出物,呈星星闪烁跳动溢出。分泌物初为血清样,最后呈脓性。鼓膜穿孔前,乳突处可有压痛,穿孔后压痛逐渐消失。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图1-7-17 耳内镜检查显示鼓膜弥漫性充血

3.诊断要点

(1)耳痛、耳闷、耳鸣或流脓急性发作。(2)鼓膜充血红肿或活动受限。(3)耳道内分泌物和鼓膜穿孔。(4)乳突红肿。

4.治疗 主要治疗原则是治疗病因,控制感染,保持引流通畅,促进听力恢复。

(1)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调节饮食,疏通大便。急性期可以口服解热镇痛药物,有效缓解轻、中度疼痛。

(2)早期给予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转为慢性中耳炎。抗生素种类的选择取决于该抗生素的临床药效及感染灶的微生物菌群。多数研究显示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可首选使用阿莫西林治疗,主要因为其抗菌谱较窄,在常规剂量下对肺炎双球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症状严重患者,针对其可能合并有耐药流感嗜血杆菌或卡他莫拉菌感染,阿莫西林的首剂量需要加大,或联合应用广谱的头孢菌素。

图1-7-18 乳突骨膜下脓肿

(3)用0.5%~1%麻黄碱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碱液滴鼻,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

(4)鼓膜穿孔前,用1%酚甘油滴耳,有消炎止痛作用。鼓膜虽已穿孔,但引流不畅时,应早治疗,可使局部或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每次滴药前,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分泌物并拭干,0.3%氧氟沙星滴耳。

(5)鼓膜穿刺术和鼓膜切开术是急性中耳炎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鼓膜穿刺术主要作为一种诊断性治疗,用以明确中耳渗出情况并在一定情况下缓解症状,如全身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经一般治疗后无明显减轻;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或有并发症可疑,但无须行乳突手术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

(6)乳突切开术:急性中耳炎感染严重伴乳突骨膜下脓肿(图1-7-18),可行乳突切开术,引流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