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并非真正的肿瘤,其组织结构为囊性,囊的内壁是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侧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因其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医学上称之为胆脂瘤。胆脂瘤产生骨破坏的原因尚不明确,或因对周围骨质的压迫,或由于基质及基质下方的炎性肉芽组织所产生的多种酶(如溶酶体酶、胶原酶等),前列腺素和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致使周围的骨质脱钙,骨壁破坏。胆脂瘤不断地向四周扩张,引起某些严重并发症,如鼓膜穿孔、听小骨破坏、化脓性迷路炎、耳聋和面神经麻痹等,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甚至脑脓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中耳胆脂瘤导致的耳聋轻重不等,上鼓室的早期局限性小胆脂瘤,听力可基本正常;即使听骨部分遭到破坏,但因胆脂瘤可作传音桥梁,听力损失亦可不重;当病变累及耳蜗时,耳聋呈混合性。
目前尚缺少有效的药物治疗胆脂瘤。所以,一经确诊中耳胆脂瘤,就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并发症,仅对极个别的上鼓室小胆脂瘤已向外排除、无感染流脓的患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停止流脓,保持耳内干燥,并尽可能保留或提高听力。
中耳胆脂瘤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后者又分为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和后天继发性胆脂瘤。
(一)先天性胆脂瘤
先天性胆脂瘤为胚胎期的外胚层组织遗留于颅骨中发展而成。多发生于颅底,尤其是颞骨,可波及岩骨和枕骨斜坡,侵入迷路周围、迷路、中耳或颅内,在颞骨内长期发展而不被察觉,位于中耳的先天性胆脂瘤罕见。首发症状多为眩晕或面瘫。
1.症状 一般无耳流脓史,常以听力减退、眩晕或面瘫就诊。
2.检查
(1)鼓膜正常,侵犯中耳可引起鼓膜膨隆或溃破。
(2)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若岩骨胆脂瘤破坏内耳及内听道,可以造成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聋。
(3)颞骨CT扫描或MRI: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显示岩尖、中耳、乳突不同区域的软组织影和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气化发育良好(图1-7-29)。
图1-7-29 颞骨CT水平位显示岩尖胆脂瘤
(4)前庭功能:若胆脂瘤破坏内耳及内听道,显示前庭功能减弱或丧失。
(5)面神经功能:若胆脂瘤累及颅内外面神经,显示面神经功能减弱或丧失。
3.诊断要点
(1)无流脓史,以听力下降或伴眩晕、面瘫就诊。
(2)影像学检查颞骨岩尖部膨胀性骨质破坏伴气化良好的颞骨。
4.治疗 手术为主,根据胆脂瘤范围可进行鼓室成形术、经迷路进路胆脂瘤摘除术或经颅中窝进路胆脂瘤摘除术。
(二)后天原发性胆脂瘤
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病人起病隐匿,多无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其形成机制有多种假说,包括鼓膜鳞状上皮倒生学说,袋状内陷学说,基底细胞增殖学说等。鼓膜鳞状上皮倒生学说认为鼓膜鳞状上皮(尤其是松弛部上皮)向深层作芽状倒生,初在上鼓室Prussak隐窝内生长,继之向邻近部位扩展,形成松弛部穿孔,若瘤体不大,未波及鼓室,鼓膜紧张部可保持正常。引起鳞状上皮倒生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上鼓室内存在隐匿的轻微炎症,刺激鼓膜内侧的基层鳞状上皮反向倒生,也有人认为炎性刺激可造成上鼓室或鼓室黏膜向鳞状上皮化生。基底细胞增殖学说认为鼓膜松弛部的上皮通过增殖形成上皮小柱,破坏基底膜,伸入上皮下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胆脂瘤。各家对袋状内陷学说仍有争论,可能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病变处溃破后颇似内陷袋,易与中耳负压所致继发性胆脂瘤混淆。
1.症状 可无流脓史,因为继发感染而流脓,量少,有臭味。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2.检查
(1)鼓膜后上方或松弛部内侧隐藏胆脂瘤(图1-7-30,彩图13),使该处鼓膜隆起或溃破穿孔,紧张部可保持正常。
(2)听力检查: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由听骨链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定。
(3)颞骨CT扫描:上鼓室、鼓窦区软组织影(图1-7-31),早期典型的是上鼓室Prussak隐窝扩大。
3.诊断要点
(1)听力下降,可无流脓史。
(2)鼓膜后上方或松弛部隆起或溃破穿孔,紧张部正常。
(3)颞骨CT扫描:上鼓室Prussak隐窝扩大。
4.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为主。
(三)后天继发性胆脂瘤
后天继发性胆脂瘤的形成机制有上皮迁移学说和鼓膜内陷袋学说。前者认为在慢性中耳炎病人有鼓膜穿孔(尤其是鼓膜后上象限的边缘穿孔),鳞状上皮可经穿孔边缘迁移,进入中耳腔,不断角化、脱屑堆积而形成胆脂瘤,与感染的程度有关。鼓膜内陷袋学说认为当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中耳腔负压,鼓膜内陷,进一步发展时(尤其在鼓膜后上象限或松弛部)形成袋状内陷,其内壁为鳞状上皮,不断脱落聚积袋内。
也有见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后上方或整个鼓膜萎缩向中耳腔内陷,呈不张性中耳炎。破坏整个中耳乳突必需的正常通气环境,尤其在鼓峡部位通气空间十分狭小,最易被完全阻塞。鼓峡阻塞又可导致上鼓室负压,迫使松弛部内陷。形成内陷袋,内陷上皮可覆盖在锤骨头、砧骨和镫骨表面,不仅起破坏作用,且可形成胆脂瘤破坏听骨。特别伴有炎症时,刺激加重,积聚在盲袋内堆积成团块状。
图1-7-30 耳内镜检查见鼓膜内侧隐藏的白色胆脂瘤
图1-7-31 颞骨CT冠状位显示原发上鼓室胆脂瘤
由于胆脂瘤包囊内充满了脱落上皮及角化物质,容易反复发生感染,特别是厌氧菌的感染。致病菌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和类杆菌属,因腐败菌的继发感染,脓液常有特殊恶臭。
1.症状
(1)耳流脓:可长期流脓,早期可能为间断性。脓液有特殊恶臭味,有继发感染或肉芽生长时,有血脓性分泌物。
(2)听力下降: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聋,其原因主要是鼓膜穿孔和听骨链损坏,久之可因损害内耳导致混合性聋。
(3)其他:可因胆脂瘤对周围结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引起不同的并发症,如耳鸣、眩晕、面瘫,以及耳后脓肿和瘘管、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脓肿、乙状窦血栓形成等引起的耳痛、发热、头痛、颅内并发症等。
2.检查
(1)鼓膜紧张部后上边缘性穿孔,或松弛部穿孔,通过穿孔可见灰白色或典型珍珠状角化物,鼓室内有时可见肉芽组织。在不张性中耳炎可见鼓膜萎缩,并向中耳腔部分或全部塌陷,或松弛部内陷,内陷袋内可见角蛋白脱落物,堆积成团状(图1-7-32,彩图14)。
(2)听力检查: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由听骨链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定。
(3)颞骨CT扫描:上鼓室、鼓窦区软组织影,典型表现为锤骨头外侧Prussak隐窝软组织增生,锤骨头内移致间隙增大,上鼓室外侧壁破坏。胆脂瘤进一步扩展可致鼓窦入口扩大和听骨部分破坏,鼓窦胆脂瘤常见窦腔扩大,边缘光滑(图1-7-33);鼓窦向周围乳突扩展的胆脂瘤可见骨破坏腔较大,外耳道后上壁和听骨破坏,少数还可破坏外半规管、乙状窦壁、鼓室鼓窦顶脑板、面神经管或乳突外骨板,产生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或乳突尖脓肿可见软组织肿胀和积气。
图1-7-32 耳内镜检查鼓膜松弛部穿孔及胆脂瘤
图1-7-33 颞骨CT水平位显示中耳乳突胆脂瘤腔伴骨壁硬化圈
(4)颞骨或头颅MRI:颅内并发症应以MRI显示,脑膜炎可见硬膜增强变厚,脑沟和脑表面增强;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可见窦壁强化,窦内血栓致充盈缺损,其信号可随时间变化;脑炎可见脑水肿和局部增强,中央液化形成脑脓肿,周围有强化环带。
3.诊断要点
(1)耳流脓史。
(2)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
(3)查体见鼓膜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或松弛部穿孔,有时见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质,恶臭。
(4)颞骨CT检查见上鼓室、鼓窦区软组织影,上鼓室外侧壁破坏,上鼓室、鼓窦扩大,边缘光滑。
4.治疗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避免颅内外并发症,保护中耳和内耳的结构,改善通气,重建听力。常用的手术入路为开放式乳突切开术,根据病变程度选择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如病变局限可行完壁式乳突切开术。
术前和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脓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并进行其他相应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