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姿多彩夸民俗
传承千年的乞巧节
乞巧节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女性节日之一。在男耕女织的漫长岁月中,青春曼妙的姑娘们,用心灵感悟着巧娘娘,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梦想。原生态风尚的乞巧节,仍旧年复一年地在西汉水沿岸的村落延续。而西和乞巧民俗文化活动,因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程式之完整,在国内绝无仅有。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县乞巧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补名录。
所谓“乞巧”,就是姑娘们向女儿神“巧娘娘”乞求聪明智慧,让自己心灵手巧,拥有出色的茶饭功夫和女红。
乞巧
在西和的姜席、十里、长道等十几个乡镇,从农历六月下旬开始,姑娘们就对于即将到来的节日,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姑娘们开始了她们早已计划好的行动,换上新衣裳,走出家门,相约平日要好的伙伴,一起穿过乡间的密林和曲折的小路,唱着熟悉的歌,跳起一辈辈传承下来的舞蹈,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好日子。
西和的集镇纸活店里都在赶制“巧娘娘”纸偶,巧娘娘的制作是很有讲究的:先用模子制作头面,然后描眉化妆,再用五彩纸剪制粘上美丽又合体的裙装。姑娘们的奶奶或者妈妈,要帮姑娘们做一件很重要的事——生巧芽:用上好的小麦、玉米、绿豆或黄豆在避光条件下让它们生出一尺多长的嫩芽,这些巧芽在未来的节日中将充当重要而神秘的角色。西和乞巧节的活动时间总共是7天8夜,这是一个仪式众多、程序复杂的节庆活动。主要内容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歌舞伴随,同时要进行一些象征性的仪式。对于这个节日,理解最深的还是那些西和的老太太老大妈,到了每年乞巧节的日子她们都会参加,她们是这流传千年的乞巧活动的自然传承人和这些后生晚辈的精神导师。各村的姑娘们要相互走访、联络感情,到对方的村子里参观学习、交流心得。善于制作面食的姑娘,被分派去做供奉巧娘娘的面花,嗓子好的要负担起乞巧活动的领唱任务。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女性节日,当地又把这个节日叫做“女节”或“女儿节”。
一、坐巧
姑娘们采取自愿筹措一些钱物,商议把巧娘娘迎到有女儿而且家里比较宽敞、主人比较好客的人家,然后在这家的正屋上堂桌上布置迎接巧娘娘的坐堂,摆上香蜡、花盘、面花、水果,等待巧娘娘来享用。
二、迎巧
农历六月三十日下午姑娘们将自己端午节系在手腕的手襻解下连接成一根彩绳,同香、蜡、黄裱等祭品盛放在香盘内,列队来到村庄外的小河边,先有两人分别站在两岸,把彩绳横拉在河面上,接着点蜡,焚香,化裱,跪拜,然后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
唱:三张黄裱一刀纸,我给巧娘娘搭桥子。
三张黄裱一对蜡,手襻的红绳把桥搭。
乞巧
巧娘娘穿的绣花鞋,天桥那边走着来。
唱完后,站在小河两岸的姑娘同时松手,彩绳落入河中,表示手襻已化成迎接巧娘娘下凡的彩桥。农历六月三十日晚上9点多,姑娘们跪拜祭祀之后,燃放鞭炮,齐唱《迎巧歌》。
唱: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在返回的路上继续边走边唱《迎巧歌》。
唱:一炷香,两炷香,我把巧娘娘接进庄。
一根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迎进院。
曲调抑扬顿挫,合辙押韵,十分动听。将巧娘娘迎进坐巧人家后,姑娘们焚香燃烛,在燃放的鞭炮声中开始歌舞表演,乞巧节的序幕就正式拉开了。
三、祭巧
农历的七月初一,随着太阳的升起,西和乞巧节的祭巧仪式开始了。姑娘们把为巧娘娘精心准备的巧果、巧芽摆出来,按传统仪式点蜡、焚香,虔诚恭敬地在巧娘娘面前许下一年的心愿。在乞巧节的每一天早晨,她们都会举行这样的仪式。
四、拜巧
从农历的七月初二开始,邻近村的乞巧队伍之间,像走亲戚一样相互拜祭交流,她们点燃喜庆的鞭炮,欢迎前来拜巧的队伍,相互赠送已经发好的巧芽。在她们拜巧时,姑娘们列队前往巧娘娘的像前互敬互拜,然后,比歌赛舞,互相展示和交流歌舞技艺。这是农耕社会汉族女性聚会时自娱自乐的一种人际之间的交流活动,也是姑娘们展示自己难得的平台。
五、娱巧
“娱巧”可分“唱巧”和“跳麻姐姐”两个环节,曲调程式可分为两句调、三句调和数板调三种。开始时,被确定跳神的姑娘和主事者一起在神案前点蜡、焚香、化裱、跪拜、祈祷,请求神灵附体,之后,主跳姑娘站在神案正前方,一位装扮麻姐姐替身的姑娘隐藏在神案下,等候问答。一切就绪,主事者宣布“跳麻姐姐”开始。
问:麻姐姐,做啥着哩?答:簸粮食着哩。跳唱:簸东了,簸西了,簸下的粮食鸡朁了。问:麻姐姐,做啥着哩?答:磨面着哩。跳唱:东磨面,西磨面,渠里无水磨不转。问:麻姐姐,做啥着哩?答:擀面着哩。问:多么少?答:两盆哩。问:薄么厚?答:照人哩。问:长么短?答:噎人哩。齐呼:麻姐姐的神来了。
唱:麻姐姐,虚空来,脚上穿的登云鞋。
麻姐姐,隔河来,手里打着响锣来。
麻姐姐,翻山来,脚踏铺下的红毡来。
神案两旁的姑娘反复地唱着跳麻姐姐歌,一直跳到主跳姑娘神灵附体才停止,同时,主事妇女手持点燃的黄裱,在神案与主跳姑娘头上来回绕圈。并喃喃祈祷。
“请神下马附身,请神下马附身”,当主跳者倒地后,一位大龄姑娘将其抱在怀里问:“你是巧娘娘,还是麻姐姐?”如果是巧娘娘,所有的姑娘立即下跪,主事者焚烧黄裱并祈祷:“麻姐姐,麻姐姐,请你嘴里头莫要留言,舌头底下莫要压话,给黑眼的人指一条明路。请神灵上马归位。”仪式才算结束。
六、卜巧
当西和的姑娘们沉浸在古朴欢乐的乞巧气氛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时候,乞巧节的幸福时光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6天,随着最后一天的黎明霞光到来,农历七月七,有关这个节日的重头戏就要上演了。这一天要举行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照瓣卜巧、送巧等多项活动。似乎前面的所有活动都是为这一天准备的,毫无疑问,这将是乞巧节的高潮。清晨,姑娘们就要举行迎水仪式了,她们手提汲水的水罐,齐声唱着《迎水歌》。
唱:水神爷面前摆香案,迎上神水照花瓣。
水神爷出了南大门,你把神水赐两瓶。
水神爷打坐水晶宫,你把神水赐两桶。
唱罢,把献给水神的巧芽撕碎撒在泉中,将带来的所有盛水工具汲满,然后小心呵护着回到家中,这些用心迎来的水将用来“照花瓣”。在卜巧之前,姑娘们还要举行一个转饭仪式——她们先在庭院正中安置一张八仙桌,每个姑娘将精心制作的供饭陈列其上,以展示姑娘们独特巧思的茶饭手艺,两位姑娘站立两旁,负责传递,其他姑娘列队齐唱《转饭歌》,依次将供饭传到娘娘面前。
卜巧的方法有“针线卜巧”和“照瓣卜巧”两种,针线卜巧分为水面浮针和燃香穿针两种方法。
水面浮针卜巧是指七月初七祈神迎水仪式结束后,把迎来的神水盛在碗中放在院中阳光下曝晒,水面就会产生一层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薄膜。卜巧时,姑娘先准备数枚绣花针,在神案前焚香叩首、默默祈祷。然后走到院子中水碗前,将绣花针依次横着放入碗中,针若浮在水面,便为得巧。浮的数量越多,时间越长,证明得巧程度越高。“燃香穿针卜巧”是指卜巧者戴上针线,请女伴燃香一支,一起走到黑暗处,拿香的姑娘将香头红光吹亮,卜巧者借助这点亮光穿针引线,并要将红丝线缝在巧娘娘的衣角上,以期望自己永远心灵手巧。“照瓣卜巧”是指七月初七日晚上,用巧芽在水碗中的投影图案来卜问乞巧者的巧拙、祸福及命运的神秘活动,俗称“照花瓣”。卜巧伊始,所有的姑娘手端白釉碗分站神案两旁,先由主事者照例跪拜祭祀,并暗诵祈祷,“请巧娘娘给黑眼的阳人赐个好花瓣,指一条手巧路”。礼毕,大家用数板调齐唱《照花瓣歌》。
唱:我给巧娘娘点黄蜡,巧娘娘你把善心发。
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许心愿。
巧娘娘赐个花瓣儿,不巧了给个烂扇儿。
唱罢,由主事者把迎来的神水分别倒入每个姑娘的碗中,卜巧时,先把一支巧芽顶端的叶芽掐下,再把嫩茎掐成若干小段,分别一段一段地投入水碗中,再把碗端在灯光下,浮在水面的叶芽嫩茎在光的折射作用下,便会在碗底呈现不同的投影图案,由于投影大多呈现为各种花瓣状,故而俗称“照花瓣”。碗底投影隐含着不同的意义,用以卜知巧娘娘赐予的巧拙、祸福。如图案为针线之时,则寓示心灵手巧。
七、送巧
照瓣卜巧活动一结束,表示乞巧活动也将进入了尾声。深夜,主事者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分站在神案两旁,齐唱《送巧歌》
唱:白手帕绣的牡丹花,巧娘娘走家我咋家。
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桥拆了没渡船。
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走迟了天门关。
唱毕,主事者照例祭祀跪拜,礼毕,姑娘们再次齐唱《送巧歌》。
唱:巧娘娘穿的神仙衣,巧娘娘走家我送你。
巧娘娘影子出了门,巧娘娘先行我后行。
巧娘娘影子出了院,我送巧娘娘心里乱。
依照当地风俗,在哪里迎巧便在哪里送巧,于是,送巧的队伍出门后直向迎巧处走去,到达送巧地点后众人面对神像排队牵手,摆臂齐唱《送巧歌》。
唱:烧的长香点的蜡,喜鹊哥哥把桥搭。
喜鹊哥,喜鹊哥,你把巧娘娘送过河。
驾的云,打黄伞,你把巧娘娘送上天。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送上天。
姑娘们全体跪倒在地,主事者手执蜡烛,将巧娘娘像点燃,此时此刻姑娘们早已放声大哭,悲痛之声撕心裂肺,乞巧送巧情意悲壮。就这样一年一度的西和乞巧活动在历经七天八夜的欢歌狂舞之后,落下了帷幕。美丽善良、心灵手巧、善织聪慧的巧娘娘在把她的技艺留传给人间之后又重回到天宫。明年此时,她还会在人们的乞求下再度回到人间,回到陇上江南的漾水河畔……
这就是一直流传在西和的乞巧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舞美、工艺、音乐等方面融入了一些新时代的元素。它是集信仰崇拜、诗歌、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是西和女性总动员全体参与的活动。
作业:
1.乞巧活动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环节。
2.延伸阅读,整理乞巧活动每个环节的唱词。
3.我也说两句。
古风依存的婚丧礼仪
西和传统文化的沿袭包含有许多先秦文化和氐羌文化的影子,表现在西和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喜庆的婚礼 嫁娶是家家“过事情”的大事,显得格外隆重而繁复。一对青年男女(包括现在自由恋爱的),当谈婚论嫁放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就要进入程式化模式。首先要用双方的生辰八字“合婚”,若生辰八字合得来,男方父母就要“请媒”去女方提亲,提亲成功后,男方就托媒人与女家商议给多少彩礼,这就叫“言礼”。接下来当“送礼”了,女方收了彩礼,双方家长就得请阴阳先生定结婚的日子,这叫“择吉”。在选定日子的前一周(有的甚至更早),男女双方家里都搭棚、请总管、请厨师,让亲朋好友来家吃喝玩闹,以显示主家人气旺。来客随来随吃,称之为“流水席”,一般每桌都是“十全席”,来的客人越多,闹的时间越长,主家就越有面子,这就是“待客”。到正日子那天,按总管的安排,男家请一个有儿有女、家境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女人(称贵人)带新郎平辈兄弟两人,各背一大红箱子,还有新郎长、晚辈各一男子去新娘家“迎亲”。迎亲队伍一般为单数5人或7人(回去时加上新娘凑成双数),迎亲是婚礼的重要环节,讲究很多,一般要在箱内装九个“盘”(直径为6寸左右的圆蒸馍)和束衣(长寿多子者穿过的衣服),到了女方家,迎亲的队伍就进入正房,女方家准备了干粮(四凉四热的菜肴和馍馍)招待他们,新郎和新娘的兄弟各一人在司仪的指挥下开始祭天地祖先。先在庭屋门口正中摆几,几上有香蜡、供果,随着司仪那悠长的礼令,二人“焚香、敬蜡、跪拜、燃裱、化纸、敬茶、洒酒”,如此重复三次。然后用同样程式面对正房案桌上先人遗像(西和每家都在庭屋设中堂案桌供奉先人的牌位)祭拜先人。结束后二人对拜对饮,男方兄弟就把背来的箱子钥匙给女方兄弟(称“下马羊”),然后归座吃干粮。而女家打开箱子取出八个盘奉给先人,留一个在箱子里(这表示谦让,把送的礼返回一点),同时根据自己家境,往箱子里放衣物、钱财给自己出嫁的女儿压箱底。之后迎亲者与送亲的众人一起拥新娘出门,娘家人会在队伍前撒零钱以喻新娘“采金”而去会大福大贵。新娘直进洞房坐在新床子上,由迎亲贵人用擀面杖揭去红盖头和披在新娘身上的束衣,然后由伴娘伴着,任听屋外的猜拳喝令,喜声喧天,这叫“坐床”。在招待娘家吃干粮前,男方要给下马羊发红包,以求得开箱钥匙。开箱,把娘家的陪嫁拿出摆在新房的显眼处,这叫“亮箱”,吃完干粮送新娘家人休息至下午三点就开始拜堂并招待娘家人入正席,席毕放鞭炮送走娘家人,至晚,闹洞房,扫炕(由富贵的女人在炕上扫,并念念有词)。第二天早上新娘下厨做面条,称“试刀面”。也是这一天新娘的母亲要率亲友带上礼物去新郎家看女儿,其实也是顺便看男方家给女儿置办的家当。三天后回门新女婿携新娘拜见新娘家父母,至此,一个婚姻才算正式结缔。
隆重的丧葬 西和的丧葬与周边各县不同的是家祭与送葬的环节。家祭在西和主要是烧纸和转饭的仪式,是用来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答谢诸神的一种仪式,一般在出殡的前夜进行。烧纸分大烧纸和小烧纸两种,转饭也因此分为“小三献”和“大三献”(即十全席)两种。转饭的场面很大,司仪指挥杂务,打锣鼓家什,在灵堂之上念经。晚上举行家祭仪式时,在院子里事先摆放三张大团桌和一些供参加家祭人坐的小凳子,以及摆放瓜果点心的小方桌。供席之人(帮助转饭的人)要站在团桌两边,将大孝子所端供馔一一摆放在供桌上,在阴阳念经的过程中,司仪还要叫礼,由大孝子率众孝子(死者儿子)将茶饭果品一碗一碗地从左边转进灵堂,转一碗鸣炮一次,孝子们要行大礼叩首,并双手举茶、酒、烟、饭,伴着司仪“焚香、化裱、烧纸、敬茶、敬酒、敬烟、敬饭”的悠长叫礼声,完成每一项任务并随“敬”字作四次叩拜,之后孝子弓腰出灵堂,女眷入灵堂跪拜退出后,孝子再从右边将传进的饭菜转出来,由供席之人端入厨房。每碗饭菜如此反复,时间之长,弓腰负累之重会令孝子几天连腰都直不起来,也许这是孝子们表达最后孝敬的自罚方式吧。转饭的整个过程中,都伴着锁呐高响的《二十四孝》的曲子,转饭结束后孝子在司仪的引导下在团桌前行大礼,先在灵前向诸位师傅叩头道谢,再向前来参加家祭的亲友叩首道谢,这样家祭就算结束了。
送葬:总管安排厨房准备一锅联锅面片,这就是出殡前的暖丧饭(也有搅一锅糤饭的),凡去送丧的人,不管大人小孩每人都要吃一碗暖丧饭。然后,列队出殡,排在最前边的人打引魂幡,其次一队拿着亡者用品金银香斗、花圈等物和放炮、撒纸钱的人,再后是孝子在大门外化纸嚎哭举丧棒,用几丈白布,一边绾在棺材上,一边搭在所有孝子的肩上往前拉,叫做“扯纤”。再后就16名青壮年同时抬棺,鸣炮起丧,一片嚎啕。在送葬的路上,凡路过亲友家,亲友都在大门口置几,摆上饭菜、烟、酒、茶,送亡者最后一程。孝子们依然跟家祭时一样在司仪悠长的“上香、焚裱、化纸、敬茶、敬烟、敬酒、敬饭”的叫礼声中叩首长跪,这是孝子以最诚挚的行动感谢亲人对亡灵的重视,无论路遇多少送灵饭桌,都是同样程式。到了坟头,入土掩埋的仪式庄重肃穆,逝者入土安息……
作业:
对西和婚丧习俗我也说两句。
丰富绚烂的民间习俗
说春
春官说春 春官说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王室的一种迎春习俗,后演化为民间文娱活动。每年立春之前,西和城乡都活跃着很多春官,走村串户说春,春官说春属吟诵性唱腔。其音乐特点是字多腔少,一般无拖腔,节奏规整,旋律性不强,多为上下句。春官的传统唱词一般都比较高雅,艺术色彩较浓,春官唱词多数是口传心授,内容一般是提醒人们一年各节气实施不同农事家事的时间,也有讨口彩,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内容。也有为七十二行专唱的唱段。目前,西和春官能吟诵的唱词有几百首。
社火 “社”指土地神庙,“火”亦红火之意。社火最早用于祭祀、祈福活动,最后演变成中国民间传统庆典活动,具体形式因地域不同而异。西和的社火从正月初六正式开演直到正月十六倒灯结束,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最有名的是“北关的狮子南关的龙,老庄的老虎蹦进城;东关的船媳妇真惹人,大水街的秧歌唱的真”。
社火
社戏 在西和称“春台子”,是西和城乡最热闹的民俗娱事。每年农历三月,乡下的庙会就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到五月端阳结束,全县大大小小的庙会加在一起,大概有四十多台,其中影响较大的庙会有:农历三月十二的石堡法镜寺庙会、农历三月十五佛孔寺春台子庙会、三月二十八的县城北关东岳泰山庙会、四月初八的大柳凤凰山庙会、四月初八的南关福神爷庙会、五月端阳节的朝阳观庙会等。庙会的重头戏就是社戏,以前是乡村戏班子,包括皮影戏、木偶戏在内的,现在规模大的庙会,要请正规剧团来唱,剧种为秦腔和影子腔。早期庙会只是一种浓重的宗教祭祀和还愿活动,后来逐渐融入了民间娱乐和集市交易活动,出现了名副其实的“庙市”,人们农闲时去庙会拜神、听戏、购小商品以及吃西和小吃。每个人回来都会带一个“五谷”小包放在家里的高处,以佑全年五谷丰登。
唱西和山歌
西和山歌 西和山歌唱腔高亢、悠扬,略带沧桑感,唱词多是上下句,内容丰富多样,以男女爱情为主。丰富多彩的方言俚语、广阔的生活背景、独特的爱情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比喻是其唱词特点。西和山歌是西和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中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可消解疲劳,驱赶寂寞与恐惧,是他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一幅独特的民俗风情画卷。如“陕西赶场的麦客哥,麦场里见我的人来没”、““想背背子下四川,家里有个心不甘”、“小哥走了中坝场,去时麻黄上来糖”等都反映了出外谋生的场景,再比如“青丝帕子高纂纂(发髻),大襟衣裳花锁边”、“银耳坠子吊着呢,绣花裙子套着呢”、“黄铜罐儿银盖子,醋红膝裤绿带子”等句子,这是早期西和服饰特色的描述。“天下白雨河起浪,一有难过就想唱”、“城隍爷庙里还愿哩,唱着山歌行善哩”、“火盆抬到热炕上,烧茶罐罐我熬(方音an)上”(待客习俗)、“凤凰落到凤凰台,阿伯子(新郎的哥哥)抱妹下轿来”(婚俗)等等,无不展现出当地古老的民俗风情。杨克栋先生《仇池风》山歌集的出版,比较全面地收集了西和山歌,记录了西和山歌的独特艺术形式。
羊皮扇鼓
羊皮扇鼓 羊皮扇鼓又称单鼓、羊皮鼓、扇鼓,是流行于氐羌民族的一种带有隆重宗教色彩的民间舞蹈。一般是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桴,边敲边舞边唱。鼓为薄扇形,铁框,蒙羊革,柄上套环,故称“羊皮鼓”。又因形似薄扇,又曰“扇鼓”。羊皮扇鼓源于原始社会祈祷、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表现劳动人们欢快情绪的娱乐活动。西和县石峡镇和西高山乡的羊皮扇鼓传承悠久,延续时间长,形成一整套娱乐表演形式,成为健康向上的民族民间歌舞奇葩。近年来随着保护西和民间文化遗产力度加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在焕发异彩。
影子戏 影子戏又称灯调、皮影戏、梅花腔,是西和古老的地方综合表演戏种,与木偶戏同为姊妹艺术,有同工异曲之妙。其特点是“借灯显影,配声以演故事”。西和影子戏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末年,是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
作业:
1.西和的民间文娱活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你感兴趣的一种文娱活动作调查,然后给同学详细讲解。
3.写下你参加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的过程。了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形式,又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形成的风格独特、适宜山区演出的“山戏”影子腔。西和影子腔的唱腔接近道情(以管弦乐为主的陇东道乐)风格,俗称“灯调”。在唱腔末句或高潮时,一人唱,众人和,渲染气氛、增强效果,成为影子腔特有的艺术风格。影子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情节,用白色幕布和幕后灯光,由演员在幕后操作各式各样的皮制人,并配之以乐器,按所演剧目,伴之以唱腔、道白,把剧中人物有声有色地表现在幕布上,给人以形神兼备的美感。
风味绝佳的西和美食
你参加过西和人的婚礼吗?在喜庆的婚宴上你会见到久负盛名的十全宴。十全宴是西和家家“过事情”待客的标准宴。传统的西和十全宴是六个凉菜、六个热菜(行菜)和四个座菜、一个汤组成一席,最后主食吃馒头或者米饭。六个凉菜是按照三荤三素来配的。其中最具西和地方特色的有这样一些菜肴:
西和美食
西和三片
西和三片 名曰三片其实食材一般是胡萝卜、青笋(或qièlián)、木耳、猪耳肉、干豆腐片、青菜、蛋叶、金针菇等八种菜,颜色鲜艳,口感酸脆。
酸辣里脊 用上好的里脊骨挂芡油炸,炸至黄脆,做酸辣汁,浇上即可,色泽鲜亮,洁白如玉,口感酸辣酥脆。
红烧肘子 用上好的猪肘去毛洗净,在热锅里用蜂蜜跑皮,反切小方块而皮不切断,用以红辣子为主的调味品腌制,摆碗上笼蒸至脱脂。翻入盘子可食,红里透亮,肥而不腻,香辣诱人。
罐罐茶
酸辣肚丝汤 洗净鲜肚煮熟去腥,切丝,以香菜、干红椒等烹汤,下肚丝勾芡而成,汤白肚脆,酸辣爽口。酒席上有了如此美味,宾客们便可大快朵颐了。
罐罐茶 西和人的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是罐罐茶,热炕头上一架明光锃亮的铜火盆里燃上旺旺的炭火,煨一只一寸多高的小土茶罐,摆几个玲珑精致的茶盅,几碟小菜,一盘切成小片的锅盔,早餐就备齐了。西和罐罐茶有两种泡制方法:一是清茶,只需一撮青茶入罐煮水,火边煨开,清茶汁于盅里,即可饮用。这种茶在西和大部分人家饮用。二是油茶,主要是西和南部西高山周边地区人家的惯饮。油茶的烹制较难,事先要准备“油面”,即把核桃、杏仁碾碎与麦面加油合炒。烹茶时,先在火上把陶罐加热,再加少许植物油,油滚热后煎炒葱头、花椒、生姜和茶叶,炒香掺水,分三次滴水入罐,三声脆响之后香气扑鼻而来,然后用搅茶小棍挑一点油面放入罐中,煮沸清汁于杯,虽只有大半口茶,但得分三小口喝完,这样,才能从苦味中体会到核桃与杏仁的幽香,长期饮用真能上瘾。清早起床,一盅清茶入口,心清气爽;几杯油茶入胃,暖意融融,在幽微的茶香中开始一天的生活。
杠子面
杠子面 “不品杠子面,枉到西和来。”杠子面是西和最负盛名的小吃之一。外地人出差到这里,无论如何也要吃一盘杠子面。与手擀面不同的是,杠子面是人骑在杠子上用一根杠子擀轧出来的,集中体现了中国手工面“压”和“切”的功夫。偌大一团面经杠子反复压,最后成薄若纸张、亮能透光的一个长方形面片,用长约一尺五的宽刀切成宽细不同规格的面条,细的、韭叶的、宽的一溜溜码在案上,你不能不赞叹厨师技艺的妙绝。煮好后,一般用油泼辣子辅以韭菜和其他调料搅拌,口感酸辣爽滑,柔韧筋道,神奇独特的杠子面,在陇南八县一区可谓独领风骚。
西和锅盔
锅盔 锅盔是西和的另一种特色食品,这是一种又厚又大的饼子,直径约40厘米,厚8~10厘米,重4~5斤。其特点是厚、重、松、脆。西和锅盔外形呈扁圆形,表皮亮黄脆酥,黄而不焦,皮焦瓤虚,内瓤松软如蜂窝,透气性强,吃起来酥香适口,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作业:
1.最具西和特色的小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以上所列,你还知道有哪些西和美食。
3.回去将自己会做的美食给父母做一次。
洋芋角和洋芋饺饺 能有幸到西和人家做客的话,你还会吃到用洋芋馅做成的洋芋角和洋芋饺饺,洋芋角(即洋芋饺子)是将洋芋去皮,切丝剁碎做馅,加入葱末、花椒粉、盐搅拌,然后包成饺子煮着吃。洋芋饺饺(即洋芋包子)是将洋芋切碎加葱、姜末和调味料后用发酵好的面包成椭圆带一尖角形状,上笼蒸熟。用调好的蒜末、酱油、香醋、油辣椒等合成的汤汁蘸着食用,真是满口溢香啊!
独特的民间艺术和传人
古朴的手工麻纸 西高山乡朱刘河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民间造纸的传统工艺,他们按最原始的工艺流程生产着这种古纸。据学者考证,这种纯手工造纸工艺比东汉蔡伦造纸还要早100多年。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的牌位,造纸开始前,纸匠要先敬祖师爷。
新建麻纸厂
手工制作枸树皮麻纸,大致分为备料、原料加工、挑拣、蒸穰、碾穰、刀切、手搓,砸穰、淘穰、打捞、麻钱记数、榨水、上墙,撕下扎捆、刀切剪齐等几十道工序,有“造纸七十二道手,上墙还要吹一口”的民谚来形容造纸过程的繁复。
村民把收集回来的树皮进行初步筛选,浸泡,加上生石灰泡制约一天,然后放进一个口径二尺多深的大铁锅,倒上8担水,放上处理好的枸树皮后,用泥土将顶抹裹伞形围圈,蒸8个小时左右,再焖上2天让树皮熟透,生料就成成了熟料。树皮中的纤维被充分软化,达到做纸浆的要求,这些处理过的树皮放到活水中用脚不断地踩踏,洗掉石灰和其他杂质,在流水中浸泡3天后放到石碓上砸成穰,再用穰刀切碎,在一个大木杵的踏翻下把穰压成松散状。之后放入一个石槽中,用碗口粗的圆木尽量捣碎,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最终成型的麻纸是从一个深1.5米的纸巢里“捞”出来的。装满纸浆的纸巢上有一块长方形木架子,上面摆好竹帘,用两根小木棍将小竹帘卡住,这便是抄纸的主要模具。纸匠双手握住木架两端,先将竹帘的一端稍微倾斜插入纸浆槽中,挑起来后,再将另一端完全缓缓地沉入,大约五六秒钟后迅速将竹帘捞上来,一张纸就在竹帘上“飘”出来了。将竹帘反扣轻轻一揭,一张原始的纸就造好了,这样一层接一层,纸就垒在一起。
西和枸树皮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耐腐朽且环保等特点,适宜传统毛笔书画、书画装裱、裱褙糊垫,还有各种工艺纸活的制作、物品包装等。尤其适宜创作仿古书画,被誉为“西和宣纸”。
雅致古朴的民居 传统的西和房屋,以四合院为主。西和民居有两种构建模式:一种是真正的四合院,上房为大明柱的瓦房,布局是三厅两耳,地基要垫高,房屋要高出其他房屋,凸显主房的地位,屋内大热炕就占去小半间房,炕上炕柜、炕厢、铜火盆不可少,正中墙上必须有中堂对子,紧挨墙放长几(本地称之为吊桌),长几前摆连板大桌、太师椅。主房的两侧是厢房,都是三间的布局。主房的对面是倒房,是五间的布局。倒房角上往往有一道耳门,也叫二门,是进出院子的唯一通道。耳门外还有一座大门,门楣上挂匾额。从大门进去,迎面是一座照壁,上面有精美的砖雕装饰。
西和古民居
新民居
还有一种四合院,主房两侧是两面厢房,另一面不修房,只用围墙围住,目的是增加采光面积。现今的西和民居,多采用这种布局,只是主房仍用大瓦房,厢房已经改成钢筋水泥铸就的平顶房了。
作业:
1.西和麻纸的制作过程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十道工序。
2.延伸阅读:有机会找找西和最有代表性的宅院。
3.我来说两句。
乞巧歌传承人 乞巧在西和十几个乡镇都很盛行,虽然程式、唱腔基本相同,但各乡又有各自特点,每个乡镇都有乞巧的领头人和传承人。比如,长道镇的沈瑞娃,女,1936年生于石堡包集村,七八岁就参与乞巧活动,酷爱乞巧歌,一路走来,自己唱,指点年轻人唱,一生创作咏唱乞巧歌有几百首,全部收入《西和乞巧唱词集》中。姜席镇的董有儿,女,生于1935年,七岁开始学乞巧,当过多次巧头,并对年轻一代进行指点,擅长女红,她绣的裹肚、荷包、枕头、鞋垫,图案丰富,色彩和谐,构图精巧,精美绝伦。汉源镇南门外的曹心善,娘家在凤山村,是凤山村乞巧活动的见证人和传承人,女,1935年生,自幼参加到巧娘娘的歌舞行列中,与同村几个热衷于“巧娘娘”的妇女把凤山村的乞巧搞得如火如荼。
就这样的乞巧歌传唱人在西和各乡镇都有,她们虽已年迈,但乞巧的热情不减,每年乞巧节就是拄着拐杖也要参加。
影子腔传承人 马富奎,稍峪乡马河村人,今年近70岁,从祖业学艺,每年春节初一至初六在村里搭台演唱,不外出,自娱自乐,他的戏班子从旧社会成立,是西和县唯一唱影子腔的戏班子。
羊皮鼓传人 王忠孝,石峡镇人,今年五十多岁,自幼学艺,多才多艺,每年社火开始他都是十里八乡争相聘请的社火总导演,他的羊皮鼓上过中央电视台。
民间武师 王步高(1885—1960),号称铁拳深眼王,西和卢河乡草川村人,其祖父王珠儿在陇南武林界颇有名望,步高自幼习武,稍长投少林拳师邵银环门下学艺,得真传,轻功尤绝,步高身手敏捷,目光如炬,声同洪钟。民国十九年(1930年)吉鸿昌将军在天水举行“发扬国术,以武兴国”的武术比赛中获第二名,吉鸿昌亲自授奖。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步高又到秦州比赛,获第一名。
陇上名伶 魏启元(1908—1947),西和南关人,是当时陇南秦剧界宗匠魏葆的第三子,身颀而俊,艺精戏博。先习旦角,二闺阁、刀马诸旦,尽见功力,后易演须生,独出冠时,驰誉遐迩,素有魏八百之称(以其腹贮戏八百本也)。启元学于父而胜父,名振陇南。“福德班”解散后,于1941年受聘天水“红盛班”献艺数年,曾名噪陇上。启元凡饰人物,皆能见其性,细腻入微,人物内心活动表演尤精。魏启元在“红盛班”从艺数年,凡他登台,座无虚席。后因病返县,重振福德班。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盛夏六月,一代巨匠陨落,享年38岁。
纸扎艺师 姬小领,西和汉源镇人,今年60岁,从爷爷手里开始学纸扎。每年社火表演中的龙狮,祭祀用品,他扎的都是抢手货,他尤其擅长扎“巧娘娘”,七里八乡的姑娘们每年都会从他家把“巧娘娘”接回家,他们家传五代人。在他手上他破了家传——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他说只要爱学,他都教。
山歌王 周进选,十里乡小麦村人,今年80岁,自幼喜欢山歌,无论在田间还是在村头,在家里还是外头,他边干活边唱山歌。在仇池山歌大赛上获三等奖并在第三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山歌赛上获“山歌王”称号。
作业:
1.西和县民间艺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今传承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还了解到其他的民间艺术及传人还未被列入。
3.我也说两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