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常见病原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其他常见病原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幼儿病毒感染中,仅次于轮状病毒,占第二位。抗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提示有肺炎衣原体感染,但其确切的意义尚缺乏严格的临床评价。IgG类抗肺炎支原体抗体较IgA和IgM类抗体出现迟,其浓度峰值出现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发生后的第5周。少数情况下,肺炎支原体的急性感染并不伴有IgM和IgA类抗体的出现,唯有依靠IgG类抗体滴度的上升方可做出诊断。

一、腺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腺病毒(adenovirus)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人腺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60~90nm。为典型的20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有40多个血清型,其中3、4、7型最易暴发流行,可引起临床多种疾病。经上呼吸道、眼结膜和消化道感染,致鼻、咽、喉、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检测原理:固定在载玻片上的腺病毒感染细胞与稀释后的待测血清温育,如果血清中含有抗腺病毒的IgG、IgA、IgM类特异性抗体,即可与受染细胞核中的病毒抗原结合,在滴加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或抗人IgA、IgM)抗体后,即可在细胞膜片形成腺病毒抗原-抗腺病毒抗体(人Ig)-荧光素(F'ITC)标记抗人Ig抗体复合物,洗去未结合的无关成分,用荧光显微镜检查。

临床意义:腺病毒能够引起多种疾病,1~39型腺病毒感染约占呼吸道感染的6%。40、41型能引起胃肠炎。在幼儿病毒感染中,仅次于轮状病毒,占第二位。通过空气和污染物传播,在感染后头几天传染性最强。抗腺病毒不同血清型的抗体有交叉反应,故用3型腺病毒感染的细胞也适用于检测抗其他血清型的抗体。

二、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衣原体(chlamydiae)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类独立微生物,需在活细胞内繁殖,不能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生长。现有沙眼、肺炎、鹦鹉热和牲畜衣原体4个属。

1.间接ELISA法测定抗肺炎衣原体抗体 检测原理:包被抗原为分离纯化的肺炎衣原体抗原(感染CDC/CWL-029株的HL细胞裂解物),待测血清中的抗肺炎衣原体抗体可与之结合。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或IgA、IgM)作为第二抗体,在固相上形成肺炎衣原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人IgG、IgA或IgM)-酶标记抗人IgG(IgA、IgM)复合物,洗去未反应物,加入酶底物/色原产生呈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水平成正比。

2.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肺炎衣原体抗体 检测原理:固定在载片上的肺炎衣原体感染细胞与稀释后的血清温育,如果标本阳性,不同免疫球蛋白类别的特异性抗体与衣原体抗原结合,结合的抗体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或抗人IgA、IgM)抗体反应,洗涤后用荧光显微镜观测。

临床意义:肺炎衣原体可引起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占肺炎发病率的10%),心内膜炎,脑膜炎,结节性红斑,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抗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提示有肺炎衣原体感染,但其确切的意义尚缺乏严格的临床评价。

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种类似细菌但不具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直径50~300nm,能通过细菌滤器。支原体种类甚多,对人致病的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主要疾病有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间质性肺炎)、咽炎和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主要在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内增殖,经过10~20d的潜伏期,患者发生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和发热,常伴有无力和干咳。在年轻人和较大的儿童,有15%~2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检测原理:血清学检查早年应用冷凝集试验,患者血清在4℃可凝集人O型红细胞,滴度>128有诊断价值,但阳性率仅50%左右。目前多用ELISA法测定抗肺炎支原体抗体。

将待测血清加入已包被肺炎支原体抗原(常用Mac ATCC 15531株的去污剂提取物)的聚苯乙烯微孔板,如果血清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就会与固相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物质,加入酶标记抗人IgG、IgA或IgM抗体,与固相上的免疫复合物反应,洗去未参与反应的过剩酶标抗体,再加入酶底物/色原溶液呈色,颜色的深度与待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量成正比。

临床意义: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出现症状后的第7d即可检测到IgM类抗体,于第10~30d后IgM类抗体浓度即可达高峰,12~26周后IgM类抗体滴度逐渐降低直至检测不到。IgM类抗体多在初发感染时检测到,因此,高浓度的IgM类抗体多频繁地发现于年轻人身上。相反,年纪较大的人因为通常经历了重复感染,其IgM类抗体浓度常常很低或检测不到。

在初次感染肺炎支原体时,IgA类抗体在发生症状后的3周内出现,并达到峰值。但于发生症状的5周后该类抗体滴度即开始下降。

IgG类抗肺炎支原体抗体较IgA和IgM类抗体出现迟,其浓度峰值出现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发生后的第5周。少数情况下,肺炎支原体的急性感染并不伴有IgM和IgA类抗体的出现,唯有依靠IgG类抗体滴度的上升方可做出诊断。

(陈建魁 宋世平 金 欣 尹秀云)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检验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金欣,陈建魁,尹秀云.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401-3.

[4] Hsu LY,Ding Y,Phua J.Galactomannan testing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is useful 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hematology patients.BMC Infect Dis.2010,10(1):44.

[5] Busca A,Locatelli F,Barbui A,et al.Usefulness of Sequential Aspergillus galactomannan Antigen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Radiologic Evaluation 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 Proc.2006,38(5):1610-1613.

[6] Marr KA,Balajee SA,McLaughlin L,et al.Detection of galactomannan antigenemia by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variables that affect performance.Infect Dis,2004,190(3):641-649.

[7] 何 维.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8] 陈尉峰.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9] Wadlin JK,Hanko R,Stewart J.Comparison of three commercial systems for identification of yeasts commonly isolated in the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J Clin Microbiol.1999,37(6):1967-1970.

[10]Jegorov A,Hajduccch M,Sulc M.Nonribosomal cyclic peptides:specific markers of fungal infections.Mass Spectrom.2006,41(5):563-576.

[11]王端礼,李若瑜,王爱平.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37.

[12]陈建魁,尹秀云,高峰.山东“10·21”辐射事故2例放射病病人真菌感染的实验鉴定和动态观察.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4):299-301.

[1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21-834.

[14]Paugam A,Baixench MT,Lebuisson A,et al.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value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galactomannan for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Pathol Biol(Paris).2010,58(1):100-103.

[15]叶应妩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