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因素包括:①耐药基因发生突变使耐药谱增大;②细菌间遗传物质相互交换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转移;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导致选择性压力增加。因此,细菌耐药性的控制应针对这些因素开展工作。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尽管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复杂,但多数是细菌在接触抗菌药过程中诱导产生的(即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如能了解各类抗菌药的特性、各类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掌握指征、减少抗菌药的使用率,以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及给药方案,细菌耐药性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1.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性 用抗菌药物前应进行病原学的检查,有条件时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参考。
2.掌握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要避免剂量过大造成药物浪费和毒性反应的出现,又要注意由于剂量不足而致病情迁延、转为慢性或复发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疗程应尽量缩短,一般疗程7~10d,如3d无效应更换药品;一种抗菌药可以控制的感染则不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可用窄谱抗菌药物则不用广谱抗菌药。
3.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用药,避免滥用 联合用药应有明确指征,一般以2~3种为宜,最好不同时使用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原虫药和抗结核药,否则既无助于感染的解决,更增加不良反应;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利福平等)应用时须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
(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多重耐药病原菌的交叉感染,医院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予隔离。尤其与病人接触较多的医生、护士和护工等,应定期检查带菌情况,发现感染立即调离病房并及时彻底消毒,以免造成感染的传播。
(三)加强药政管理
控制新抗菌药物的审批标准,加强抗菌药物的质量监督。对农牧业使用抗菌药物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预防使用和非医疗的农、林、牧、副、渔以及饲料的使用;应尽量避免用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或用于牲畜的治疗,以避免对医用抗菌药产生耐药性。细菌耐药性一旦产生后,并非一定稳固,有的抗菌药物在停用一段时期后敏感性又可能逐渐恢复(如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因此,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可能对于防止或减少细菌耐药性有一定作用。
(四)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耐药性监测
各级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对临床常见病菌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资料,供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参考。
(五)加强新药研发
克服细菌耐药性策略之一是开发新的抗菌药物。针对细菌各种不同的耐药机制研制对耐药菌有效的抗生素是抗菌药物研发的方向。对于由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导致的耐药,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发新的稳定性高的药物及酶抑制药;对于由细胞外排系统引起的耐药,可以克隆外排基因,提高阻遏蛋白水平,调控外排基因的表达,或者设计相应的阻断剂,封闭基因;对于细菌生物膜所致的耐药机制,开发能够抑制生物膜形成或对已形成的生物膜有破坏作用的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