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既能发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

既能发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暑月阴雨连绵为湿温发病季节,但医者往往疏忽,多误为感冒,以汗法治之,湿邪黏腻,焉能一汗而解。以上两例均为湿温之初误治,故致湿温之邪不解,病情加重,而见高热、神昏等症。嘱服3剂而告痊愈。患湿温多日,经多方医治未愈,而致病势危急,余诊时症见昏迷,烦躁不安,午后为甚,舌苔厚腻,六脉濡细,此为湿气蒸腾,内蒙心窍,治宜清热利湿,淡渗宣窍。

案例一

荣某某,男,50岁。

代诉:大雨后深入灾区检查,自觉头身困痛,微寒发热,午后较重,胸闷不欲食,前医诊为感冒,给西药治疗2天,服药后汗出热退,汗止热复,病情加重,求治于余,诊时体温38℃,午后39.5℃,胸闷不食,神昏耳聋,闭目不语,舌苔白腻,脉濡细,此乃湿温之证,邪在气分已涉及心营,遂用三仁汤宣畅气机,清热利湿,合清营汤以清心营之热邪。

【处方】 薏苡仁20克 杏仁10克 白蔻仁6克 滑石15克 通草10克 川厚朴10克 半夏10克 犀角(水牛角代)4克 连翘15克 金银花15克 竹叶10克

【用法】 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2剂,身热已退(午后体温37.5℃),神清。耳聋未复,动则汗出,苔尚腻,脉细弱,此湿温之邪已减,正气受损未复,故前方去犀角,加沙参15克,生龙骨、牡蛎各20克,炙甘草10克。

三诊:上药2剂,汗止,听觉恢复,苔白,脉细,改服六君子汤2剂而痊愈。

案例二

牛某某,男,36岁。

代诉:上月患病,发热恶寒,头身沉痛,午后热甚,胸闷不食,口黏不渴,前医用西药2天后,高热,神昏。速入南阳县某医院治疗20余日,每日服药4次,输液1 500~3 000毫升,输液时温度降,液停温度升,午后体温仍为40℃,少腹胀满,小便短少,数日不食,身重无力,不能步履,时有神昏、谵语。诊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而弱,此乃湿温之证,湿邪未解,气化复伤,故用三仁汤宣畅气机,清热利湿,合五芩散以振奋气化功能。

【处方】 薏苡仁20克 杏仁10克 白蔻仁6克 滑石15克 通草20克 半夏10克 川厚朴10克 桂枝10克 白术10克 云茯苓15克 泽泻10克 猪苓10克 竹叶10克

【用法】 水煎服。

二诊:患者已能骑自行车就诊,笑述服药5剂小便增多,微汗涔涔,肤热身困之感顿去,胸腹宽畅,日食4餐,惟动则汗出,午后低热(体温38℃),苔薄白,脉细缓,此时脾运已复,三焦气化已畅,湿温之邪将除。故前方去五苓散加沙参15克,生龙骨、牡蛎各20克。

三诊:上药3剂,诸症悉除,惟中气尚虚,服六君子5剂善后而愈。

按:凡暑月露雨之后,日气煦照,湿邪上蒸,人在湿浊蒸腾之中感而即病者为湿温。故暑月阴雨连绵为湿温发病季节,但医者往往疏忽,多误为感冒,以汗法治之,湿邪黏腻,焉能一汗而解。吴鞠通明确指出:“湿温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以上两例均为湿温之初误治,故致湿温之邪不解,病情加重,而见高热、神昏等症。故例一用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合清营汤兼清心热而取良效;例二因输液过多,中焦之湿邪未解,下焦之湿邪潴留症状又见,故用三仁汤清利中焦之湿热,又合五苓散以振奋气化功能,决渎下焦之湿故奏速效。

两例病因同为湿热,由于病理转归略有不同,故用药治疗上稍异。

案例三

彭某某,女,13岁。1958年12月24日初诊。

代诉:高热身重,胸腹闷胀十余日。

病史与症状:10月12日起恶寒发热,曾在某公社卫生院用中西药治疗,热势未减反而渐增,高热一直不退,身重痛,首如裹,胸闷腹胀,口苦纳呆,神疲倦怠,小便短赤,特前来我院求治。

诊查:体温40℃,表情淡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查肥达反应阳性。

诊断:湿温(肠伤寒)。

辨证:湿蕴热蒸,留恋气分,热盛劫阴。

【治则】 清热祛湿,疏利三焦。

【方药】 黄连乌梅汤加减。

【处方】 川黄连6克 黄芩9克 银柴胡13克 粉葛根20克 牡丹皮9克 乌梅10克 木通9克 麦冬12克 连翘12克 陈皮12克 青蒿13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10月27日二诊:上方服3剂,热势渐退(体温降至37.5℃),余症均减。拟上方加藿香6克,佩兰9克,增强芳香化浊之力,继服2剂。

10月29日三诊:热势已退(体温降至36.8℃),精神转佳,仍感胸闷,食欲欠佳,守方渐进2剂而告痊愈。

按:本病常发于夏季雨湿较盛季节,复因为感受湿热病邪。正如吴鞠通所说:“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也”。湿性黏滞,湿郁热蒸,不易骤化而留恋气分,阻滞中焦,故见以上诸症,治用黄连乌梅汤,方中黄连、黄芩、葛根为葛根芩连汤,能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连翘、银柴胡、青蒿辛凉芳香,疏郁透邪;陈皮畅利气机;木通清热利湿;辅以乌梅、麦冬以护阴,诸药共用即能清热解毒、理气利湿,又不伤阴,故能取效,余以此方治疗本病数十例,均可应手生效。今仅举一例以作介绍。

案例四

鲁某某,男,25岁。

患病已5天,恶寒头痛,胸脘痞闷,恶心,不欲饮食,口黏不渴,肢体重痛,身热不扬,午后较甚,面色淡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诊断:湿温证(湿热蕴蒸,热在气分)。

【治则】 清利湿热,佐以化浊。

【方药】 三仁汤加减。

【处方】 薏苡仁30克 杏仁10克 草豆蔻10克 滑石15克 白通草10克 川厚朴10克 淡竹叶10克 茯苓皮30克 荷叶30克

【用法】 水煎服。

二诊:连服3剂,自感诸症减轻大半,药已对证,继进3剂。

三诊:热势已退,头不疼痛,肢体也感轻快,但仍感有些脘痞。食欲欠佳。上方加佛手15克,麦芽15克,嘱服3剂,康复如故。追访月余,已能正常工作。

案例五

韩某某,男,22岁。

十多天来,下午即感身冷发热,入暮加重,头胀痛如帛裹,肢体困痛乏力,胸闷纳呆,渴不欲饮,小便短黄,大便溏泄,面色萎黄,精神疲倦,身体发育较差,舌质淡红微黯,舌苔白腻,脉濡数。

诊断:湿温证(湿重于热,邪在气分)。

【治则】 芳香化湿,佐以清热。

【方药】 藿朴夏芩汤加减。

【处方】 藿香10克 川厚朴10克 清半夏10克 白茯苓20克 杏仁10克 草豆蔻10克 薏苡仁30克 泽泻20克 连翘10克 滑石15克通草10克 石菖蒲10克

【用法】 水煎服。

上方连服6剂,诸症已经好转,嘱其按原方分量减半,再服2剂,清其余热,以善其后。

案例六

张某某,女,30岁。

发热五六天,夜晚较甚,头晕而痛,耳鸣,咽干,口渴而不欲多饮,心热烦躁,呕恶,腹胀满而痛,小便短黄。

检查:面色灰黄,舌尖红干,苔黄腻,脉濡而数。

诊断:湿温证。

辨证:热重于湿,邪热稽留于气分。

【治则】 清热化湿,宣气透邪。

【方药】 连朴饮加减。

【处方】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川厚朴10克 山栀子10克 草豆蔻10克 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 鲜芦根10克 佩兰叶15克

【用法】 水煎服。

二诊:上方连服3剂,诸症明显好转。后又接服9剂,体复健康。

案例七

王某某,女,40岁。

患者十余天来终日发热,汗出,午后较甚,头感沉痛,四肢倦怠,嗜卧懒动,食欲欠佳,小便短赤,大便溏泄,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诊断:湿温证。

辨证:湿热并重,邪在气分。

【治则】 清热化湿。

【方药】 黄芩滑石汤加减。

【处方】 黄芩10克 西滑石10克 白通草10克 白茯苓20克 川萆薢12克 生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 鲜芦根20克 杏仁10克 桔梗10克 佩兰叶15克 草豆蔻10克 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3剂后,热已尽退,头身自感舒适,但食欲仍不好,胸脘痞闷,此乃湿邪中阻,胃失和畅,上方加佛手花15克,川厚朴花10克。嘱服3剂而告痊愈。

案例八

张某某,男,26岁。1962年7月初诊。

患湿温多日,经多方医治未愈,而致病势危急,余诊时症见昏迷,烦躁不安,午后为甚,舌苔厚腻,六脉濡细,此为湿气蒸腾,内蒙心窍,治宜清热利湿,淡渗宣窍。三仁汤加味治之。

【处方】 杏仁12克 滑石15克 白蔻仁8克薏苡仁18克 通草6克 半夏6克 厚朴6克连翘12克 大腹皮10克 荷叶1片(引)

二诊:晚上服头煎,半夜服二煎,至鸡鸣时患者沉寂,唤之不应,灌水不咽,全家甚惊愕,忙料理后事,待至次日神反见清醒,家人又邀余诊视,脉静、热轻,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又服2剂而痊愈。

按:本例患者湿温多日未愈。因湿为阴邪,其来也渐,其去也迟,易进而难退,故湿温病难达速愈,加之前医误治,致使湿气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烦躁不安,遂用三仁汤加减,芳香宣窍,淡渗祛湿,药虽平淡,然辨证明达,用药如法,故能收之大效。

案例九:湿温(肠伤寒)

张某某,男,17岁。

患者恶寒发热40余日。于1961年9月10日,自感发热不适,3天后转恶寒壮热,体温达39℃、40℃,且无规律,曾到省某医院按“感冒、疟疾”给青霉素、链霉素、复方氨基比林、磺胺类药、吲哚美辛及伯氨喹、氯喹等,8天热退,半个月后因冒雨受凉以上诸症加剧。又服伯氨喹、氯喹4天不效,省某医院以高热待查收住院治疗,曾给抗生素、激素等静脉滴注14天,热势依然。于11月2日住中医病房治疗。

诊见:面色萎黄,下午2时开始恶寒,继之壮热汗出,体温39.8℃,持续至次晨6时热退,下午恶寒发热复作,伴口苦咽干,头痛,口渴不欲饮水,腹胀,神疲肢倦。舌质红,脉滑数,苔腻且干。

检查: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肥达反应(-),布氏凝集反应(-),细菌培养(-),狼疮细胞(-),疟原虫(-),白细胞计数7.5× 109/L,嗜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血沉22毫米/小时,骨髓细菌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综观诸症,缘由湿热蕴蒸,郁阻三焦,伏匿之邪移于少阳,逗留膜原,故寒热如疟,口苦咽干;湿热充斥阳明,故见壮热口渴,但不欲饮水,治宜清热除湿,疏利三焦之邪。

【处方】 青蒿50克 黄芩10克 清半夏12克 白薇15克 生石膏20克 知母12克 薏苡仁20克 竹茹15克 杏仁10克 川厚朴12克通草10克 甘草3克

【用法】 服上方5剂,恶寒已消,热势渐减,体温38.8℃,宗上方又服2剂,热势大减,发热时间缩短为1小时,体温37.5℃,头痛、口苦、咽干均消失。方见效机。毋庸更张。继宗上方去辛寒之石膏,继服7剂,诸症悉愈。于11月20日出院,惟其病久体虚,故嘱其返里饮食自养。3个月后询访患家,愈后从未复发,并体健如故。

按:患者为阳盛之体,加之当时阴雨连绵,太阴内伤,湿饮停聚,蕴而化热,复感寒邪,内外相引,而致是疾,湿热侵及少阳,逗留膜原,故重用青蒿,清透少阳募原湿热;伍以黄芩、白薇清热,调达少阳胆木之气,以透逗留之邪外达;配清半夏、厚朴、竹茹清热除湿,调理中焦气机;配薏苡仁、通草淡渗祛湿。诸药合用三焦疏利。由于湿热充斥阳明,故加石膏、知母;瘥后体虚调以食疗。另外,湿温病多发于暑湿之季,而本病见于暮秋。根据先医“有是证用是药”之原则,不为季节所限,亦是本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