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男,22岁。1977年11月7日初诊。
病史:1977年8月中旬突然寒战高热,头重头痛,恶心,医以外感温热治之,投以辛凉解表之剂。药后汗出淋漓,日晡热重,至鸡鸣时但汗不热,更医又以氯霉素治之罔效。9月初转院。按神经衰弱治疗,低热不退,午后热重,夜热尤甚。11月入我院就诊。
症见:鼻衄,肌衄,头晕,口唇焦干,身热灼手(体温40.2℃),烦躁乏力,面色白,舌红绛。苔黄燥,脉数,检查全身淋巴结增大,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克%,红细胞计数0.71×1012/L,血小板计数24×109/L;骨髓象:淋巴系统高度增生,以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占83.5%。红细胞、巨核细胞、粒细胞三系统受抑,西医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诊断:营分热毒。
辨证:热毒内盛,入营动血。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处方】 犀角(水牛角代,磨冲)9克 牡丹皮12克 赤芍15克 生地黄18克 生甘草12克 3剂。
9月12日二诊:鼻衄止,壮热稍退,尿量增多,肌肤甲错,脱屑,邪热虽衰,阳津不足,宗上方损益,日吃鲜梨1.5千克,另拟:犀角6克(磨冲),鲜生地黄汁30克(冷饮),生甘草12克,赤芍15克,牡丹皮12克,2剂。
9月14日三诊:身热退尽,斑疹隐匿,困倦乏力,舌红,无苔,脉细无力,复查血象:血红蛋白8克%,红细胞计数2.8×1012/L,白细胞计数10.1×109/L,血小板计数65×109/L,邪热除尽,气阴亏耗益显。治宜生津养阴,佐以益气,方用增液汤合生脉散加减:大生地黄15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太子参15克,石斛30克,黄精12克,山药20克。
上方共服17剂,诸症消失,康复出院,随访4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西医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根据诸症,冯师认为,本病属营分热毒证,法当凉血解毒,但医用辛凉解表,更医复药不对证,几经转折,病变加剧,故取犀角地黄汤,然犀角必须重用,鲜生地黄捣汁大量冷饮,取凉血之力方宏,否则病重药轻,恐难奏效,二诊见肌肤甲错,脱屑,乃示阴津大伤,故嘱日进鲜梨1.5千克,顾护阴液,后期,气阴未复,养阴益气不可忽视,故以增液汤合生脉散而收全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