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膀胱咳证(例)

膀胱咳证(例)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两案系膀胱咳证,故方中以黄芩、桑白皮、麦冬清肺热;当归、白芍养阴血;山茱萸、知母、枸杞子滋肾阴;石莲子、栀子清心火;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蜜炙则取效加倍,临证贵在辨证,立方遣药贵在恰中病机,此二例咳而溺证,均由认证准确,选药精专,故能速愈。

案例一:膀胱咳证

孟某某,女,66岁。1960年6月9日初诊。

咳而遗溺已2个月余,咳痰不多,不发热,颧红,舌尖红,苔薄黄,两尺脉有力,多次用链霉素等,不见好转,甚为苦恼。诊为膀胱咳证。以清热滋肾为法,自拟归芍汤加味治之。

【处方】 当归9克 白芍9克 知母12克枸杞子15克 麦冬12克 山茱萸10克 黄芩6克栀子12克 石莲子9克 炙桑白皮12克 炙款冬花15克 炙紫菀15克 甘草6克

6月11日复诊:咳嗽、遗溺大有好转,两尺脉有力,照原方2剂。

6月13日再诊,仅有早晚轻度咳嗽,但咳而不溺,舌尖红色已退,原方又服1剂,患者言共服5剂,痊愈如常。

案例二

刘某某,女,60岁。1962年11月8日初诊。

自述咳而遗溺3个月,服中药20多剂不见好转,整日身着湿裤,远道来诊,观其舌苔薄白,微黄,脉弦数,诊为膀胱咳证。以归芍汤治之。

【处方】 当归9克 白芍9克 知母12克枸杞子15克 麦冬12克 山茱萸10克 黄芩6克栀子12克 石莲子9克 炙桑白皮12克 炙款冬花15克 炙紫菀15克 玄参10克 甘草6克3剂。

二次来诊:仅早晚有时咳嗽,遗溺量少,嘱原方服3剂。

三次:咳而遗溺之证已除,嘱其不再服药,3个月后在市广场见其子,问其母病,言早已痊愈。虽感冒两次,咳而遗溺未曾复发。

按:咳虽属于肺,然其病机不独属肺。《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又曰:“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膀胱为寒水之腑,其所见之气是少阴火气,少阴热化太过,必伤寒水,水被热击,下泉之水欲静而不能,则膀胱失约,肾与肺以脉络相通,肺为水之上源,咳则气下,下泉之水必随咳嗽而出矣!此两案系膀胱咳证,故方中以黄芩、桑白皮、麦冬清肺热;当归、白芍养阴血;山茱萸、知母、枸杞子滋肾阴;石莲子、栀子清心火;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蜜炙则取效加倍,临证贵在辨证,立方遣药贵在恰中病机,此二例咳而溺证,均由认证准确,选药精专,故能速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