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疸(例)

黄疸(例)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地检查肝功能:黄疸指数80单位,谷丙转氨酶100U/L,尿三胆阳性,在郑州某医院视为“肝内阻塞性黄疸”“胰头癌待排”。患者因患急性黄疸性肝炎,于1962年8月25日收住专科医院传染病房,治疗1周后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加重,体温升至39℃,昏睡,神志不清,无尿。曾采用多种急救措施,均未能使患儿脱险,特邀中医救治。最后共治疗9个月,服药218剂,腹水全部消尽,腹围60cm,肝功能正常,黄疸指数4个单位,食睡均好,完全恢复健康。

案例一:阳黄(阻塞性黄疸)

高某某,男,48岁。1960年10月2日初诊。

主诉:巩膜黄染,大便灰白,伴右上腹胀闷不适。

病史:不明原因突发巩膜黄染,大便灰白,小便褐色,右上腹闷胀不适,食欲减退,在当地医院化验肝功能:黄疸指数100单位,谷丙转氨酶200U/L,尿三胆阳性,转郑州某医院做肝扫描、胆囊造影、胃肠钡剂检查以及腹部超声肿块探查等,均无特殊发现,查肝功能:黄疸指数110单位,谷丙转氨酶210U/L,诊为“肝内阻塞性黄疸”。西医保肝利胆消炎治疗半月未见好转,后转我院。

检查:巩膜及全身黄如橘色,皮肤瘙痒,心烦口渴,右胁隐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3日一行,色灰白,小便黄赤不利,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诊断:阳黄(阻塞性黄疸)。

辨证:湿热蕴蒸(热重于湿),肝胆郁滞,胆汁外溢。

【治则】 清热利湿通便,佐以疏通肝胆。

【处方】 茵陈60克 金钱草30克 郁金15克 滑石30克 丹参20克 枳壳10克 竹茹10克 黄连10克 栀子10克 大黄12克(后下)芒硝10克(冲) 3剂。

10月6日复诊:大便通畅,其色仍灰白,小便已利,胁痛减轻,饮食增加,腹仍胀,照上方加厚朴12克6剂。

10月13日三诊:大便转黄色,巩膜黄染已退,按原方继服6剂。

10月21日四诊:症状继续好转,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20单位,谷丙转氨酶60U/L,精神饮食均好,舌苔薄黄腻,脉弦,拟用原方去芒硝,减大黄为6克,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2克,续服6剂后化验正常,诸症尽除,病告痊愈,1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体健无恙。

案例二

刘某某,男,56岁。1955年6月2日初诊。

主诉:全身发黄,伴有胸胁胀闷不适。

病史:患者因生气后胸胁胀满,第2天发现巩膜发黄,小便呈褐色,大便灰白,皮肤瘙痒。在当地检查肝功能:黄疸指数80单位,谷丙转氨酶100U/L,尿三胆阳性,在郑州某医院视为“肝内阻塞性黄疸”“胰头癌待排”。建议手术探查,因患者拒绝手术而来我院。

检查:身目俱黄,黄而鲜明,头晕头沉,胸脘痞闷,四肢乏力,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胀便溏色灰白。舌苔腻,微黄,脉缓。

诊断:阳黄(阻塞性黄疸)。

辨证:湿热蕴蒸,湿重于热,肝胆郁滞,胆汁外溢。

【治则】 利湿化浊,清肝利胆。

【处方】 茵陈30克 金钱草30克 茯苓15克 泽泻15克 猪苓15克 丹参15克 郁金12克 半夏12克 白术12克 青皮、陈皮各10克枳壳10克 6剂。

6月9日二诊:药后黄疸明显消退。饮食仍差,右胁隐痛。守原方加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各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6剂。

6月16日三诊:诸症悉除,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6单位,谷丙转氨酶40U/L,患者畏其再发,复予原方6剂巩固疗效而收功。

按:阻塞性黄疸系属中医学黄疸病范畴,参合脉症实属阳黄,多由时邪外侵,饮食不节,或内伤不足,脾虚湿阻,蕴而化热等原因,致使肝胆失去条达疏泄之性,郁滞湿阻,胆汁外溢,浸入肌肤,下注膀胱而致身、目、小便俱黄。

上2例虽都属湿热蕴蒸,而例一则热重于湿,用茵陈蒿汤合六一散配芒硝、金钱草等增加清热利湿通便之力;用丹参、郁金、枳壳,活血行气解郁,因气行则湿行,故活血行气亦有加强祛湿之力,诸药配伍,热清湿除,胆腑通畅,则黄疸自消。例二则湿重于热,用茵陈五苓散合二陈汤,加强利湿化浊之力;配丹参、郁金、枳实疏通胆腑,湿去浊化,胆腑通畅,自无酿黄之理。

案例三:阳黄

刘某某,女,46岁。1970年4月22日初诊。

主诉:全身皮肤发黄1个月。

病史:初觉脘满胁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继而巩膜黄染,全身皮肤发黄,日甚一日,伴有口干不渴,午后低热,大便溏泻,每日2~4次,小便短赤,体困乏力,已闭经3年,白带多,腰酸困痛。

检查:脉象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而目及全身皮肤黄如橘色,触诊:肝大在剑突下2cm,体温38℃,黄疸指数50单位,谷丙转氨酶180U/L。

辨证:外感疫毒,湿热蕴蒸,郁于肝胆,胆汁疏泄失常,反入血液,浸淫皮肤,致成黄疸。

诊断:阳黄。

【治则】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处方】 茵陈、败酱草、金银花各30克 白术、泽泻、猪苓、栀子、黄柏、连翘、甘草各12克 茯苓15克

5月3日复诊:服6剂,大便成形,小便增多,饮食增加,脉象沉弦,舌质红,苔薄黄腻,继上方6剂。

5月9日三诊:黄疸渐退,身热全退,胁痛减轻,饮食复常,仍感头晕乏力,体温37℃,脉象沉缓,苔薄白腻,证属邪去正未复,依上方去栀子、金银花、连翘苦寒之品,加当归12克,白芍15克,以养血柔肝。

5月20日四诊:黄疸消失,检查肝功能正常,饮食、二便正常,白带止,头晕轻,肝在剑突下约1cm,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无力,病后虚弱,宜茵陈煮大枣调理善后。

【处方】 茵陈250克 大枣500克 白糖25克

【用法】 将茵陈煮后去渣,再煮大枣至汁尽,加白糖。每服10枚,1日3次,1个月后痊愈。

按:治阳黄首要清热利湿,热清湿易去,湿去热无所依,湿热去则肝胆免受郁蒸之害,故此为治疗阳黄之关键,茵陈煮大枣,虽为平淡之方,然一可利胆清热,又可健脾扶正,故为黄疸病善后常用之方,尤适合小儿,并具有廉、便、验的优点。

案例四:阳黄

崔某某,男,6岁。

患者因患急性黄疸性肝炎,于1962年8月25日收住专科医院传染病房,治疗1周后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加重,体温升至39℃,昏睡,神志不清,无尿。检查:肝下界在右胁下6cm,剑突下5cm,查肝功能:黄疸指数120单位,谷丙转氨酶600U/L,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经抢救2天,体温稍降,神志渐苏醒,但1周后病情又恶化,体温升至39.1℃,躁动不安,昏迷不食,无尿,经会诊诊断为“亚急性肝坏死”。曾采用多种急救措施,均未能使患儿脱险,特邀中医救治。

检查:小儿脉弦滑数,舌红,苔黄腻,一身黄染如橘色,闭目昏睡,神志不清,腹大如鼓(腹围106cm),下肢水肿,此乃属湿热蕴结肝胆,热盛于湿之阳黄证,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开窍,以茵陈蒿汤加减。

【处方】 茵陈60克 炒栀子12克 炒黄柏12克 大青根9克 马勃9克 金银花12克 连翘12克 石菖蒲9克 郁金9克 知母8克 甘草6克

上药服5剂,神志逐渐清醒,体温降至37.8℃,小便增多,但黄疸未退,食欲极差,精神不振。又继服10剂,体温降至正常,精神稍好,有饥饿感,并能进食,皮肤及巩膜黄染稍退,小便量增加,黄腻舌苔变薄,因腹水及下肢水肿未消,在原方基础上,清热解毒药减量,加理气及利尿药服之,药用:茵陈30克,黄柏10克,栀子9克,石菖蒲8克,郁金8克,木香6克,青木香9克,沉香6克,枳壳8克,五加皮12克,冬瓜皮15克,生桑白皮12克,茯苓皮12克,甘草6克。

上方略行加减,治疗2个月后,黄疸明显减退,腹胀减轻,睡眠、饮食有明显好转,能下床活动,但两腿发软,守前方加参芪各15克,约2个月,患儿可下床自由活动,皮肤及巩膜黄疸消失,下肢肿尽消,腹围虽减小,仍有少量腹水,处方改为健脾利湿益气之剂:党参16克,黄芪12克,防己12克,青木香6克,木香6克,沉香5克,冬瓜皮12克,茯苓皮12克,车前子15克(布包),生桑白皮12克,海金沙10克,醋鳖甲15克,甘草6克。

最后共治疗9个月,服药218剂,腹水全部消尽,腹围60cm,肝功能正常,黄疸指数4个单位,食睡均好,完全恢复健康。

1967年随访,肝病未犯,身体健康。1970年再次随访,患儿身高体健,已入高中攻读。

案例五

陈某某,男,14岁。1966年2月20日初诊。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本院。

住院1个月,症情不减,反而加重,每天发热,朝轻暮重,体温39.3℃,剧烈头痛,并伴有喷射样呕吐,神昏谵语,甚至昏迷,肝区及胃脘胀痛,动则尤甚,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小便短少黄赤,全身水肿,腹大如鼓(腹围112cm)。查肝功能:黄胆指数160单位,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600单位,血清胆红素直接与间接反应均阳性,会诊诊为“亚急性肝坏死”。建议转上级医院,家属恐有不测不便转院,特要求中医治疗。

患者口唇干燥,舌苔黄腻,中间稍黑,脉细数,此为湿热邪毒郁蒸肝胆,痰浊上蔽清窍所致,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开窍,力挽危局,茵陈蒿汤加减。

【处方】 茵陈60克 黄柏15克 栀子12克大青根15克 马勃15克 朱菖蒲10克 远志8克 川贝母8克 钩藤12克 白芷8克 菊花15克 藿香10克 龟甲15克 甘草6克

服药7剂后,神志清醒,体温正常,头痛呕吐明显减轻。又继服10剂,黄疸明显减退,小便增加,头痛呕吐均止,黄腻舌苔变薄,但腹围未减,仍右胁痛,下肢水肿未消,以清热利湿、行气消胀为法,药用:茵陈50克,黄柏15克,栀子12克,广木香6克,青木香6克,沉香8克,槟榔8克,枳壳8克,冬瓜皮15克,大腹皮20克,五加皮15克,茯苓皮15克,防己5克,海金沙12克,甘草6克。

依上方治疗1个月后,全身黄疸基本消失,腹水、肢肿均大减,后以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芪、丹参、鳖甲等药以善后。

前后共服中药100剂,患儿食睡正常,腹部平坦,腹水尽除。查肝功能:黄疸指数5单位,谷丙转氨酶54U/L,脑磷脂胆固醇絮状反应(-),痊愈出院。

1968年随访,患者身高体健,肝病未犯。

按:亚急性肝坏死属于中医学阳黄、急黄的范畴。初起证多属实热,若治疗不善,则病势发展迅急,虚实杂见,险象迭出,常可突然死亡,治疗本病,余认为清热解毒、清利二便应是其常法,然病程阶段不同,选法当有所侧重,不可偏执,如见高热昏迷,此时病机重点为热重于湿,治需大剂清热解毒之品以挫其邪势,俟热清毒解神清之后,视其水势之轻重,黄疸之深浅,再消息调理,水势较甚者,归以利水为先,水势较缓者,可于扶正之中佐以利水柔肝之品,此为治法之大要,急黄症情险恶,病程绵长,临证须有胆有识,危时能应变,缓时能守方,此亦为成功之诀。

案例六:急黄(亚急性肝坏死)

李某某,男,17岁。1963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恶心纳呆1个月,周身发黄3天。

病史:患者在1个月前感周身不适,头晕头痛,右前胸痛,伴有体倦乏力、食欲缺乏等。曾经各方治疗而未见好转,于3日前上述症状突然加剧而迅速出现黄疸,发热,小便不利,有烧灼感,如浓茶状,并伴有昏迷、谵语,大便时溏,一日二三次。西医诊断为亚急性肝坏死,邀中医会诊。

检查: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呈进行性加深,如橘皮色,意识不清,呈木僵状,并有谵语,呕恶,口渴,纳呆,体温37.3℃,肝大,其下界在右肋下3cm,脾下界在左肋下1cm,有明显压痛,但无明显腹水,肝功能检查: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9单位,硫酸锌浊度试验13单位,碘试验,黄疸指数60单位,总胆红素1.5毫克%,凡登白试验直接、间接试验均阳性,舌质红,无苔而光滑,脉弦滑而数。

诊断:急黄。

辨证:本证主要是热毒炽盛,故发病迅速;热毒迫使胆汁外溢于皮肤,故现黄疸,并迅速加深;病在肝胆,热郁气壅,故腹胀胁痛;毒热内陷心包,扰乱神明,故出现神昏谵语;毒热壅盛,不得发越,故发热,口渴,溲黄;热毒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故有纳呆,呕恶,便溏;脉滑数,舌质红为热毒内攻,伤及营血,综观诸症,乃为湿热蕴郁中焦,郁久化火,火毒入心,发为危候。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 《千金要方》之犀角散加减。

【处方】 犀角粉3克(水牛角代,冲服) 茵陈30克 牡丹皮10克 麦冬10克 石斛12克 玄参10克 白芍10克 金银花12克 生地黄10克郁金10克 石菖蒲6克 龙胆草6克 大枣5枚1剂。

4月10日下午二诊:上药服后全部吐出,此时病情迅速恶化,高热(体温40℃),神志模糊,时常哭笑,口唇及两手不自主地颤动,黄疸加深,在原方基础上,犀角增为6克,频服2剂。

4月13日三诊:上药服后未再呕吐,热势已减(体温37.6℃),神志转清,肢体、口唇已不颤动,稍能进食,尿量增加,皮肤、巩膜黄染未再加深,舌质仍红,苔黄燥,脉弦滑而数,仍进上方2剂。

4月15日四诊:上方进后,精神明显好转,饮食增加,腹胀减轻,小便量增多,大便如常,颜面、皮肤巩膜之黄染明显减退。舌质红绛而干,苔转薄白,脉细而弦。

症有所减,仍遵上方去石斛、大枣,加栀子。方为:犀角粉3克(冲服),茵陈30克,栀子6克,牡丹皮9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0克,石菖蒲6克,龙胆草6克,金银花12克,郁金10克,玄参10克,共进3剂。

4月18日五诊:患者明显好转,已能下床活动,自述上腹部仍感闷胀,但程度较前减轻,食欲转佳,二便正常,颜面、巩膜、皮肤仍有黄染,以上方减玄参、生地黄,加建曲10克,陈皮6克。

4月23日六诊:上药服5剂后,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但小便仍深黄,大便如酱色(无隐血),巩膜仍有黄染,脉弦数,舌质红,苔薄白,此时火毒入心、热入营血的情况已彻底改善,症状也由原来的高热、昏迷、震颤,转变为湿热郁蒸之黄疸,原方已不能胜任,必须改弦易辙,以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为治,方用: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柏5克,金银花12克,牡丹皮10克,龙胆草6克,郁金10克,六一散12克,陈皮6克,大枣3枚。

以此方加减又服20余剂。

5月12日再诊:服上药后,一切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检查已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出院后11个月随访复查,身体健康,已上班工作。

按:亚急性肝坏死,属中医学的急黄范畴,这在一千多年前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明确记载:“脾胃有热,谷气郁蒸,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倾刻,……身体面目发黄……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沈氏尊生》谓之:“天行疫疬”。说明本病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传变迅速,病情危重,如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治疗多采用《千金要方》之犀角散和黄连解毒汤、神犀丹之类,如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可转危为安。本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以大剂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为治方以犀角为主清血分之热毒,奏清心、安神、定惊之效;合菖蒲、郁金,开窍而醒神;再配以茵陈、玄参、麦冬、生地黄等清热育阴之品,使热毒燔灼营血之候速获改善,后又出现湿热内蕴之黄疸,方随证易,用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终获痊愈。

案例七:急黄(亚急性肝坏死)

刘某某,男,40岁。

患者于1971年3月20日左右,突发寒热,食欲减退,渐觉胁痛,面目及小便发黄,至某医院检查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而收住入院,经治3个月,病情未见好转,且又继续恶化,出现恶心呕吐,黄染加深,腹水,烦躁嗜睡,神志不清,时而昏迷,体温38℃,呼吸23次/分钟。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400U/L,黄疸指数90单位,凡登白间接、直接反应均呈阳性,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0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阳性,硫酸锌浊度试验26单位,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血清总蛋白7.47克%,清蛋白3.42克%,球蛋白4.06克%。又诊为“亚急性肝坏死伴肝昏迷”。经各种紧急处理,疗效不佳,病情险恶,危在顷刻,后经介绍,求治于余。

6月24日初诊:患者神志不清,时而躁动,时而昏迷,尿色深黄量少,大便秘结,巩膜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色不甚鲜,恶心呕吐,吐物为棕色液体,肝臭明显,腹水,胁痛,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

脉症合参,证属湿热并重之急黄,因湿热蕴结,熏蒸肝胆,毒滞肠胃,热扰清窍,故见神识昏蒙,遍身发黄,呕吐便结等症。法当清热解毒,化湿醒神,疏肝利胆,方拟温胆汤加味。

【处方】 陈皮9克 半夏9克 枳实12克竹茹15克 板蓝根20克 栀子12克 生地黄20克 生大黄20克(后下) 茵陈30克 郁金12克香附9克 青皮9克 藿香9克 大腹皮15克美人蕉根60克

【用法】 3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后,呕吐次数减少,神志稍清,余症如前,乃湿热尚重,拟上方去藿香,加菖蒲9克,煎服3剂。

三诊:神识较清,小便增加。大便正常,但头仍昏沉,精神委靡,黄染未退,纳差腹胀,舌苔黄腻,前方既效,宜守原方,重用茵陈、栀子,减大黄量为9克,又取6剂。

四诊:黄疸有减,神志清楚,腹胀已觉轻松,进流质食物较前增多,胁痛不甚。上方去香附、大黄,加车前子12克(另包),继进6剂。

五诊至八诊:身黄续退,腹水大减,精神转佳,能下床稍事活动,病情已趋稳定,守上方略有出入,每诊皆3剂。

九诊至十一诊: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11单位,谷丙转氨酶180U/L。腹水基本消失,脉弦细无力,病情继续好转,湿热毒邪消退大半,治宜扶正健脾为主,兼以疏肝理气。

【处方】 太子参15克 白术12克 陈皮9克半夏9克 郁金12克 川楝子12克 青皮9克茵陈30克 神曲15克 黑楂18克 生姜9克

十二诊:经原住医院检查,除黄疸指数8单位外,其余化验均属正常,惟脾胃之气尚未恢复,面色萎黄,食量有限,大便软不成形,故需调理脾胃肝胆,以善其后。

【处方】 党参12克 焦白术12克 茯苓15克 陈皮9克 茵陈20克 郁金9克 半夏9克砂仁9克 五味子12克 炒山药24克 薏苡仁18克 建曲12克

上方水煎服,间日1剂,10剂后,症状显著减轻,脾胃之气得复,经检查一切正常,精神转佳,胃和思食,休养4个月后正常上班。

按:亚急性肝坏死属中医学黄疸、瘟黄等范畴,发病急骤,蔓延亦烈,《诸病源候论·急黄候》认为:“脾胃有病,谷热郁蒸,又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病,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即说明急黄之发生原因及发病后的严重程度,本例在治疗过程中,既要疏肝利胆,又须调理脾胃之机,标本兼顾,多法合用,其始,因湿热毒邪蕴结,故投温胆汤合茵陈蒿汤加味治之,意在清热退黄,化湿开窍,疏肝和胃,凉血解毒,方中重用大黄,既可泻火凉血,以苏神志与退黄,又能荡涤肠结毒聚而除毒源,颇合病机,俟后神识清醒,热退便通,减大黄用量直至停用。患者腹水一症,亦无专执利水一途令其骤消,而是辅以利水之剂使之渐退,后期邪退大半,病情日渐转好,故宜扶正健脾之法,以调理善后,冀臻完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