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某,女,13岁。
初诊(1978年10月14日):7个多月前发现背部右侧生一肿块,如鸽蛋大,较硬且痛,皮色不红,伴有低热。在当地诊疗,曾用中药及青霉素、链霉素等药,肿块渐大(大如鸡蛋),变软,周围漫肿。经当地医院手术,流出淡黄色稀薄脓液500毫升,并内服消炎片,肌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外敷黄色纱条等,术口久不愈合。1个多月前右前胸外侧又长一如楝子样大肿块,皮色无红肿,不痛,10多天前自行溃破,流出少许淡黄稀脓。在郑州市某医院经胸部X线检查,诊为“胸壁结核”。建议手术,患家惧怕手术,而来我院诊疗。
现症: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身体消瘦,步履艰难。舌质淡,舌苔白厚,脉细数无力。右肩胛下有一5cm×2cm大小的溃疡面,周围皮肤肿胀,有压痛。其间有一0.3cm×0.3cm大小的疮口,其色紫黯,流黄色带臭味稀脓,从疮口用探针向前外方探进8厘米,呼吸时疮口有响声。右侧第四、五胸肋关节外方另有一1cm×0.5cm大小的暗红色疮口,上有少许分泌物,疮口周围组织有肿胀压痛感。前后两疮口探针试探互不相通。1978年9月18日胸部X线检查:右肺野外带下1/3处自第8肋间以下密度均匀一致增高,肋膈角消失。
诊断:胁肋疽。
辨证:气血双亏,痰湿阻于胁肋。
【治则】 益气养血,温化痰湿。
【方药】 养荣汤加减。
【处方】 党参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黄芪15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陈皮10克肉桂6克 五味子9克 远志10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胸背两疮口上红升丹药捻,每3天1次。
用上法治疗10天,至10月24日,患者精神好转,饭量增加,午后潮热停止,两疮口颜色由黯紫转红润,分泌物明显减少。至11月4日,胸前疮口愈合,后背疮口分泌物明显减少。至11月22日,后背疮口愈合。舌苔薄白,脉沉缓,较前有力。改服人参养荣丸,每日2次,每次1丸,巩固疗效。至11月28日,患者面色红润,体重增加2.5千克,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仍用人参养荣丸。至1979年1月22日胸部X线片与治疗前胸片对比:两侧肺野清晰,右肺外带下1/3处原“密度均匀一致增高”之阴影完全消失,并示右肋膈角较钝。
按:胸壁结核属中医学“胁肋疽”范畴。为肺肾阴虚,痰湿阻于胁肋而发病。初起不红不肿,肤色如常,压之较硬,根盘较大,色暗无光,隐隐作痛,难消难溃,溃之难收。日久则耗气伤血,致成难证。本例素体虚弱,正气不足,痰湿阴邪,逆于腠理,气滞血凝;加之误治失治,阴极生阳,寒化为热,故皮肉俱腐,色变紫黯。久则气血大伤,新肉迟迟不生,致疮色暗如冻僵之体,此属于阴证。治应急投大补气血、温化痰湿之剂,后用人参养荣丸扶正祛邪、温化痰湿。外用红升丹药捻,以祛腐生新,促使疮口愈合而告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