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乳痈(例)

乳痈(例)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乃寒包火之候,遂疏方与服。此属产后体虚,风热之邪侵袭,邪气阻络,气血凝滞所致。妊娠期发生的称为内吹乳痈,哺乳期发生的称为外吹乳痈,两期以外男女老少均可发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本例患者产后气血正虚,复感风热之邪,热邪入里,郁阻乳络,脉络不通,乳汁壅聚而成。诸药配伍,共奏疏邪解表,调和肝胃,活血通乳散结之功。或因切开过早、过深,伤及乳络,气血不通,蕴热成痈,久久不能收口,应引为戒。

案例一:乳痈(急性乳腺炎)

李某某,女,26岁。

因天气较冷,洗澡着凉,下午即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右乳房红肿热痛,其势较甚,不能哺乳。于1976年11月10日邀余往诊。诊见脉浮紧而数,余症同上。此乃寒包火之候,遂疏方与服。

【处方】 羌活9克 白芷9克 荆芥9克 蒲公英30克 连翘15克 全瓜蒌30克 赤芍30克生甘草30克

【用法】 水煎服。

后3日往视之,上方服2剂,病若失。

按:患者正当哺乳之期,时值初冬,洗澡受凉,寒邪外束,阳气怫郁于内,郁而化热。此时表寒尚在,里热已起,故见上症。方中用荆芥、白芷、羌活,以解表寒,用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用瓜蒌以清热散结,尤妙在重用甘草、赤芍,凉血行血,清热解毒,可谓为本方中之上将。综观本方较为精当而严密,配伍巧妙,针对性强,故药仅2剂而病竟愈。

案例二:乳痈

师某某,女,30岁。1981年5月6日初诊。

患者产后半月,感受风热,头痛,憎寒发热,骨节酸痛。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处,皮色微红,肿胀,排乳不畅,触之无明显结块,有压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此属产后体虚,风热之邪侵袭,邪气阻络,气血凝滞所致。治宜解表散热,疏肝和胃,通乳散结。

【方药】 自拟瓜蒌通乳汤。

【处方】 羌活20克 独活10克 葛根10克柴胡10克 姜炭6克 全瓜蒌60克 漏芦30克鹿角霜30克 路路通10克 川芎10克 丝瓜络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外治:以冲和膏掺冰芷散敷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

二诊:上方服3剂。热退,肿消,痛止,乳通,病愈。2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按:乳痈一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时期不同,可分为外吹、内吹和不乳儿乳痈。妊娠期发生的称为内吹乳痈,哺乳期发生的称为外吹乳痈,两期以外男女老少均可发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本例患者产后气血正虚,复感风热之邪,热邪入里,郁阻乳络,脉络不通,乳汁壅聚而成。以瓜蒌通乳汤加减内服,冲和膏掺冰芷散外敷患处,收效迅捷。方中独活、羌活,疏风解表,葛根、柴胡、姜炭,疏肝和胃,重用瓜蒌、漏芦、鹿角霜、路路通,增强通乳散结之效,川芎、丝瓜络、桃仁、红花,行血中之气而活血通络。诸药配伍,共奏疏邪解表,调和肝胃,活血通乳散结之功。若产后瘀血不尽,可选加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坤草;结块坚硬,加三棱、莪术;痛甚者,加制乳香、没药;气滞重者,加青皮、郁金;大便不通,加炙大黄、火麻仁。总之,治以通为主,不可妄投寒凉。血遇寒则凝,临床上凡过用寒凉者,终至寒热消退,结块坚硬难消。或因切开过早、过深,伤及乳络,气血不通,蕴热成痈,久久不能收口,应引为戒。

附方:

(1)瓜蒌通乳汤

【处方】 全瓜蒌60克 丝瓜络10克 川芎10克 柴胡10克 葛根10克 独活10克 羌活10克 鹿角霜10克 漏芦10克 路路通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姜炭6克

(2)冲和膏

【处方】 白芷300克 炒赤芍200克 石菖蒲45克 炒紫荆皮150克 炒独活90克

【用法】 研末葱汤热酒调敷患处。

(3)冰芷散

【处方】 白芷2.7克 冰片0.3克

【用法】 焙干研细面撒患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