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癥瘕(子宫肌瘤)
邢某某,女,43岁。
病史:1976年初,患子宫肌瘤。经行先后无定期数月,小腹胀大,隐痛不适,到某医学院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瘤体有鸡蛋大,建议手术。因不愿手术而来此就医。
现症:患者面色青黄,食欲欠佳,情性急躁易怒,胸闷胁痛,小腹胀痛。舌尖有瘀点,两脉沉弦紧。
诊断:癥瘕。
辨证:肝郁气滞,气血搏结。
【治则】 疏肝理气行滞,化瘀散结。
【方药】 大七气汤加减。
【处方】 当归12克 白芍10克 熟地黄12克 藿香10克 木香5克 柴胡12克 香附10克三棱10克 莪术10克 延胡索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益智仁10克 肉桂5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3剂,患者自觉胸胁、小腹胀痛减轻。嘱其守方续服,并配服消积核桃仁,以增强疗效。
三诊:患者连用上药月余,食欲增进,胸胁、小腹胀痛消失。停用上药,改用化积调经丸,连服30天。
四诊:患者来诉,经前医学院妇科检查,子宫肌瘤完全消失。
按:大七气汤是《医宗金鉴》治疗癥瘕之方。原方为藿香、益智仁、三棱、莪术、青皮、陈皮、肉桂、木香、桔梗、甘草。
临证又据病情加入疏肝解郁之柴胡;行气导滞之醋香附;扶正固本之当归、熟地黄、白芍。并配以消积核桃仁软坚散结,消积化癥。共奏扶正祛邪,引气化瘀之功。后期以化积调经丸理气活血,调和善后,则病获痊愈。
附方:
(1)消积核桃仁
【处方】 三棱15克 莪术15克 大黄15克芒硝15克 核桃100个
【用法】 先将核桃砸开缝,然后把核桃和上四味药同时放入大沙锅内,加水煎煮1小时,把核桃捞出凉干即成。每次吃3~4个,日用2~3次。
(2)化积调经丸
【处方】 三棱15克 莪术15克 延胡索10克 五灵脂10克 木香10克 香附10克 巴豆霜6克
【用法】 共为细末,醋糊为丸,如黄豆大。每日早饭前服1~2丸。
以上3方,药理作用类同,但在应用时,要灵活掌握,病情复杂者先用汤药,而后再用丸药以善其后。对检查有子宫肌瘤但临床其他症状较轻的患者,仅用化积调经丸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案例二:癥积
王某某,女,46岁。1969年就诊。
患者诉说冬季正值经期受风寒而患病。初经水时断时续,而后渐闭,腹痛时轻时重,少腹积块逐渐长大,形如怀子,时已8年。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畏做手术而求治于余。诊时面黯、消瘦、腹痛、纳减,午后发热。舌质黯红,边面有瘀点。脉沉涩,触诊肿块10cm×7cm,坚硬而痛。此病乃瘀久,根深蒂固。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寒热并用,缓下其症。
【处方】 桂枝10克 茯苓15克 牡丹皮15克 桃仁10克 赤芍10克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五灵脂10克 蒲黄10克 黄连10克 干姜10克 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39剂后腹痛已止。前方去五灵脂、蒲黄,加党参15克,鳖甲20克。嘱其再服。
三诊:服上药30剂后,近半月来下少量瘀血小块。瘀久血凝,脉络阻闭,只宜缓图,不可急取。前方加牡蛎、瓦楞子各20克,助软坚消块之力。
四诊:又服40剂,肿块已软,不断下紫黑色瘀血条块。癥块已化,胃气已复,瘀血将去。前方加大黄、厚朴、枳实各10克。嘱其再服。
五诊:服药10剂,喜见正常经色,面色有华,精神爽快,瘀血已去,新血已生,癥块已消,气机已通,但脉细弱。改服八珍汤20剂,双补气血而痊愈。追访12年未复发。
案例三
李某某,女,67岁。1980年10月初诊。
左腹肿块年余,近来疼痛加剧。经南阳地区某医院检查,诊为“肾前肿瘤”,肿块23cm×12cm×8cm(与左肾连)。后经某军区医院检查,结果相同。约其手术,患者畏手术而求服中药。求诊时面色淡黄,倦怠神疲,痛点不移,触诊坚硬不动,有压痛。舌质紫黯,脉沉细。此乃情志所伤,寒温不节,脾失健运,湿浊阻滞经络,气血凝滞成块。治宜健脾化浊,祛瘀消症。用桂枝茯苓丸合和中丸治疗。
【处方】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5克桂枝10克 桃仁10克 半夏20克 陈皮10克赤芍10克 川楝子10克 延胡索10克 黄连10克 甘草6克
二诊:服上药6剂后腹痛已止,饮食增加,上方继服。
三诊:又服6剂,肿块已软,精神好转,已能抱孩子活动。效不更方,嘱其再服。
四诊:又服9剂,肿块已消,面色红润有华。观其舌紫黯已退,质红、苔薄白,诊其脉细弱而缓。癥积已去,胃气已复,再服八珍汤,双补气血以善其后。迫访1年无异常变化,已参加家务劳动。
按:仲景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景岳曰:“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也。”由此可知,癥积一证非一日之积,乃日久而成也。此病多因起居失宜,寒温不调,寒气侵袭,脏腑气血失和。复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凝聚成痰。若风寒痰食诸邪与气血互结,壅滞脉络,日渐增大,乃成本病。法宜行气消积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兼顾脾胃。例二时久瘀重,故重用活血化瘀之药,调和气血,以攻其邪,缓下其症。用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而收效。例三脾失健运,湿浊阻滞经络而成。宜健脾化浊以祛瘀消癥。故用桂枝茯苓丸合和中丸而收功。两案用药略异。
案例四
张某某,女,47岁。1976年5月12日初诊。
自述腰酸腹痛已4年。近1年来,饮食量减,形体消瘦,少腹左侧疼痛阵作,病逐渐加剧。经某医院妇科检查,诊为“左侧卵巢囊肿”。因惧手术治疗,特求余诊治。患者左下腹痛,小腹坠胀,身无寒热,触之痛处有一拳头大之肿块,稍硬。常感头晕心悸,且目眶青紫,面黯不泽,形体消瘦,食欲欠佳,心烦失眠,善太息,四肢困乏无力。舌尚正常,脉弦细而数。
病史:10年前曾产一女孩,后未避孕并无再孕。近半年来,月经超前,经期6天以上,且色紫有块,腰痛不舒。
综其脉症,此为癥瘕。由精血素亏,血不养肝,肝气凝瘀,久而成积。病情虚实夹杂,若仅用攻破,恐伤正气;倘专事补,则积必不除。审度再三,宜拟且攻且补之剂。法用健脾益肾,理气化瘀,消癥破积。
【处方】 桑寄生30克 菟丝子30克 川续断15克 炒白芍15克 焦白术12克 制香附12克刘寄奴12克 五灵脂9克 茯苓9克 枳壳9克三棱6克
【用法】 5剂。水煎服。
19日二诊:上药服后,腹痛减轻,腰部亦觉舒适,余症无大变化。因苦于头晕失眠,拟前方加珍珠母30克。5剂。水煎服。
25日三诊:左下腹持续隐痛,自扪癥块较前柔和,失眠及头晕亦明显减轻。拟上方减珍珠母量为15克,另加红花12克以助化瘀之力。继进15剂。
6月13日四诊:腹痛大减,癥块缩至核桃大小,质地已软,头晕已除,脉弱无力。照前方去红花,加党参12克。再进6剂。
6月24日五诊:腹痛基本消失,时有轻微发作,癥块未触及,5日前月经来潮,量虽多但无瘀血块,经色正常。前方去三棱、五灵脂、枳壳,加山药20克,陈皮9克,重在补脾肾以滋化源。继进6剂。并嘱其药讫,再做一次妇科检查。
7月10日六诊:河南省某医院诊断结果:“左侧卵巢囊肿已消失”。为巩固疗效,拟补法以善后。处以:
【处方】 桑寄生30克 川续断9克 白芍9克 党参9克 焦白术9克 茯苓15克 山药24克 陈皮9克 当归9克 炙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间日1剂,缓图调理。6剂后诸症悉除。
按:本案由于脏腑失调,肾气亏虚,气血不和,邪滞少腹,聚而成块。且由迁延过久,正气已虚。究其本病确属本虚标实,故治宜攻补兼施。初投补脾肾,理气血之剂,以寓补于攻,后俟癥积渐去,方于四五诊中加入党参、山药等扶正之品,以寓攻于补。最后,专议补益,以收全功。《沈氏尊生书》曾对癥积治法,有过精辟的论述,书云:“故治积聚者计,惟有补益攻伐相间而进,方为正治。病深者伐其大半即止,然后俟脾土健运,症积自消。”本案治疗立法即遵此宗旨。
案例五
刘某某,女,35岁。
初诊(1975年10月25日):半年前发现少腹内有一硬块,经某医院诊为“子宫肌瘤”。因惧怕手术,方邀余诊治。
现症:面色萎黄,胸胁胀满,胃纳不佳,肢体无力,月经不调,少腹刺痛,触之肿块坚硬,如鸡蛋大小,推之能移,局部发凉。舌质紫斑、舌苔白,脉象沉迟而涩。
此系寒邪容于胞宫,气血瘀滞,凝聚成块,治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温通行气。
【处方】 桃仁15克 红花12克 赤芍12克三棱12克 莪术12克 鳖甲30克 大黄12克肉桂9克 延胡索12克 炒干漆12克 青皮12克 枳实15克 牡蛎30克
【用法】 水煎服。
10月29日二诊:服药3剂,胀满减轻,舌、脉同前。原方续服。
11月4日三诊:上方又服6剂,少腹积块变小,按之较软,刺痛减轻,惟患处仍凉,食欲好转,舌质紫见轻,脉象沉迟无力。按上方加香附15克,吴茱萸9克。水煎服。
11月16日四诊:上方服8剂后,少腹积块已消,刺痛减退,诸症悉除。后以香砂六君子丸健脾扶正以善其后。
按:本案癥瘕为寒邪客于胞宫、瘀血留结不散所致。故投大七气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化裁,以温通散结、破血化癥。俾使结散瘤开,诸症悉除。
案例六
冯某某,女,40岁。1979年4月2日初诊。
自述少腹痛1年余。初时每值经期痛甚,经后缓解;3个月前月经闭止,少腹疼痛无定时,少腹之块状物日渐增大,现如童拳,聚而不散。询患者,时有胁胀脘闷,常不思食;病前有暴受风寒史,且因家事不睦,而经常郁闷太息。察其面色萎黄,且有黯斑;形体消瘦,步履缓慢。诊其舌虽淡而瘀点密布,脉弦细且有艰涩之意。遂综其因、症、舌、脉,断为癥瘕。治当温通肝瘀之法,以达破癥之的。仿温经汤合四逆散之意化裁。
【处方】 当归12克 白芍15克 桂枝12克半夏9克 吴茱萸12克 党参12克 延胡索12克 醋柴胡9克 枳壳9克 桃仁泥9克 川牛膝9克 青皮6克 甘草3克
【用法】 3剂。水煎服。
4月7日二诊:胁胀脘闷舒缓,少腹疼痛有减,自觉癥块有欲散之象。原方去柴胡加三棱9克。6剂。
4月15日三诊:痛、胀、郁、闷悉除,癥块消散,惟消瘦、倦怠、纳少依然。当夹正固本以调理之。遂处:早晨空腹香砂养胃丸9克,下午服逍遥丸9克。连服半月。并嘱其调情志、节饮食、适寒温。后逐渐康复。
较:是患肝木素不条畅,又为暴寒所袭,寒邪循经入胞,气血凝滞,则结癥块。故其治,一以温经汤之意逐其胞寒,一以四逆散加味疏其郁滞,阴霾散,郁滞通,癥自消矣。
案例七:癥瘕(子宫颈癌)
宋某某,女,43岁。1969年初诊。
自述身体素健,惟感月经不甚规则,白带多,色黄白有恶臭气。1962年经省某医院妇产科赴厂普查妇女病时疑为“宫颈癌”,后赴该院进一步检查,发现宫颈口有菜花样肿物堵塞,后经取样涂片,诊为“子宫颈癌”,遂住院放疗。3个月后症状控制,病情稳定而出院。7年后(1969年)阴道再次出血不止,伴白带量多奇臭,食欲极低,恶心呕吐,吐出物夹有血丝样物,身体明显消瘦。随赴某医院检查,诊为“宫颈癌胃转移晚期”,并建议用中药治疗。
诊见:患者身体羸瘦,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四肢乏力。舌质淡,脉微欲绝。其他症状同前,综其脉症,属正虚邪实。症之既久不可速已,邪虽实可图缓攻,而脾胃败,生机微,命在旦夕,必须立挽。治当扶正健脾为主,适予攻毒止痛为辅。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 党参20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甘草6克 木香3克 砂仁6克 厚朴9克 陈皮9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半枝莲30克 乌贼骨15克 蜈蚣3条 三七粉6克
【用法】 5剂。水煎服。另每晚冲服麝香0.1克。
二诊:患者精神稍好转,脉较有力,呕吐减轻,能进少量流食。以其气血耗伤较甚,仍以扶正为主,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处方】 党参20克 白术12克 甘草6克当归20克 熟地黄15克 白芍15克 黄芪20克砂仁9克 陈皮9克 山楂9克 麦芽9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蜈蚣3条 乌贼骨20克 田三七10克(冲)
【用法】 15剂。水煎服。
三诊:饮食增加,胃痛稍减,面渐红润,阴道仍出血。按上方加白及10克,仙鹤草15克。续服20剂。
四诊:自诉近日过食辛辣而致咽干口渴,手足发热,胃区隐痛,呕吐带血丝,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拟滋阴清热之剂治之。
【处方】 沙参15克 麦冬10克 天冬10克芦根15克 生地黄20克 阿胶10克 白芍10克 女贞子20克 墨旱莲20克 甘草6克 半枝莲20克 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 8剂。煎服。
五诊:服后热解便通,但仍胃区痛,呕吐物带血丝。观其衰象减,正气复,惟标实不减。治宜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攻补兼施。
【处方】 党参20克 茯苓10克 白术10克甘草6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丹参30克蒲黄15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半枝莲30克 蜈蚣3条 山慈姑30克
【用法】 共30剂。
六诊:胃痛明显减轻,呕吐已止,上方减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继服3个月。半年后随访,阴道出血已止,胃痛消失,饮食正常,已返工作岗位。仍以上方增减治疗3年,彻底治愈。1981年10月26日随访,身体健康,无复发征,赴省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外诊无明显癌症指征。
按:子宫颈癌,属中医学癥瘕范畴,缘由正气内虚,邪毒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胞宫,日久痰湿凝结,气滞血瘀,癥块形成。在具体治疗上当辨证正邪孰轻孰重。本例初期正气衰弱,故重在扶正,待正气已复,又宜攻邪为重。运用上法共治愈2例,拟作临床研究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