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惊风(例)

惊风(例)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月2日下午6点,恰逢犬吠,遂即惊恐不安,哭闹不眠。至晚9点,体温高达38.7℃,且时有抽搐。现将14验穴介绍如下,以供临床验用。病史:自1969年4月以来,患儿出现阵发性摇头,身颤,手足瘛疭,间断发作,持续月余,1日发作达10余次。此乃脾虚木旺,虚风内动所致。脾气虚衰,中阳不达四末,故四肢欠温。脉症合参,此为久泻伤脾,脾肾阳衰,虚风内动之慢脾风证。

案例一:急惊风

李某某,男,5个月。于1967年3月20日初诊。

外受风寒,突然发热。

证候:体质白胖,两目往右斜视,山根青黑,吐涎,抽搐口噤,1天发作数次,过后如常。

诊治: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效果不佳。延予诊治,拟以钱乙之泻青丸改为汤剂,息风清肝,活血解郁。

【处方】 羌活、防风、当归、川芎、龙胆草、栀子、木通各3克 酒炒大黄5克 赤茯苓4克

【用法】 水煎频服。

1剂知,2剂已。

按:惊风一证,有因风生热者,有因热生风者。因风生热者,乃外入之风,风胜则热竭,散其风而热自解,所谓火郁发之,此风为本,热为标;因热生风者,乃内动之风,热胜则风旋,清其热而风自息。所谓热者寒之,此热为本,风为标。医家因风热二字义未发明,模棱施治,是以多误。

此例患儿,因外受风邪,郁而化热,小儿稚阳不受火迫,故投以羌活、防风,疏散表邪;川芎、当归,活血,此为取“治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之意,龙胆草、栀子、大黄,清肝火而疏滞;木通、赤茯苓,导湿热下行。俾使风邪得疏,火热得清,则抽搐得止矣。

案例二:急惊风

王某某,男,3岁。1976年8月4日初诊。

8月2日下午6点,恰逢犬吠,遂即惊恐不安,哭闹不眠。至晚9点,体温高达38.7℃,且时有抽搐。某医院按高热惊厥施治,给退热药不瘥。

次日邀余诊治,症如上述。两手指纹青紫,左甚于右。此乃急惊风。治宜清热镇痉。

点刺14验穴。

二诊:体温降至36.8℃,神爽抽止。复点刺1次,以资巩固。1周后追访,未见复发。

按:盖小儿脏腑柔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偶受惊恐,伤及心神,遂致神志不宁,惊惕不安,抽搐,发热。余取祖传14验穴点刺,收效迅捷。现将14验穴介绍如下,以供临床验用。

附14穴:十指桡侧爪甲角后一分许各1穴,印堂、素髎、人中、承浆4穴,合为14穴。

用于惊、风、发热等症。

案例三:慢惊风

李某某,女,4个月。

病史:自1969年4月以来,患儿出现阵发性摇头,身颤,手足瘛疭,间断发作,持续月余,1日发作达10余次。后经市某医院诊断为“低钙性惊厥”,给予钙剂等西药治疗,症状不解,发作反而较前频繁,故来院求诊。

诊见:形神疲惫,面色青黄,四肢欠温,发作时摇头,身颤,手足瘛疭。舌淡、苔白,脉虚数无力,指纹青紫隐隐。此乃脾虚木旺,虚风内动所致。急施以补脾益胃,平肝息风之法。方用缓肝理脾汤。

【处方】 党参3克 茯苓3克 炒白术3克炒山药4克 陈皮3克 钩藤2克 蝉蜕1克 石菖蒲3克 炙甘草1克

【用法】 1剂。水煎去渣,每次服2小匙,日服5次。

服后病有转机,守前方继服10剂而获痊愈。

按:《内经》云:“风胜则动”,动则摇也。患儿素体禀赋不足,加之饮食失于调养,脾气虚衰,化生气血之源亏乏,筋脉失养,以致虚风内动而发慢惊风。神者,水谷之精也。脾气不足,不能化气生精,故神疲乏力。肝主青色,脾主黄色,脾虚木旺故面部出现肝脾之本色。脾气虚衰,中阳不达四末,故四肢欠温。舌脉、指纹均为脾虚木旺之征。方中施以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补脾益胃固其本;钩藤、蝉蜕,平肝镇惊救其急;石菖蒲、陈皮,醒神开窍,利气化痰;炙甘草健脾和中。诸药相合,共奏抑肝健脾,养血柔痉之效。

案例四:慢脾风

王某某,女,7个月。1981年7月就诊。

患儿泄泻月余,经本市数家医院治疗未愈,求治于余。

症见面色白,体倦昏睡,两目下陷,四肢不温,时有惊搐,大便清稀如水,每日6~7次。舌淡、苔白,脉微欲绝。脉症合参,此为久泻伤脾,脾肾阳衰,虚风内动之慢脾风证。治宜回阳扶脾,涩肠止泻。方用固真汤加减。

【处方】 人参3克 灶心土4克 炒白术4克茯苓4克 炙甘草2克 煨诃子肉3克 干姜2克 肉桂1克 罂粟壳1克 升麻0.5克 鸡内金2克

【用法】 3剂。水煎频服。

二诊:经服上药,患儿泄泻大见好转,神复脉起,药中病机。

照上方再服3剂。

三诊:大便转稠,小便清长,脉有数意。仍用上方加黄芩2克,以制其温燥。又服3剂而尽收全功。

按:此例慢脾风证,由于久泻伤脾,脾阳衰败,生化无源,血不充脉而见面色白;脾损及肾,肾阳亏虚,脾肾阳衰,则下利澄清,四肢厥冷;土虚木贼,而生虚风。故方用人参补元扶脾;干姜、肉桂,温肾暖中;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诃子肉、罂粟壳,收涩固肠;升麻升阳益脾。诸药相伍,阳气回,阴寒散,则脾复健运,肾有所司,故仅服药9剂,久泻获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