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脓灸治疗虚劳血亏(再生障碍性贫血)

化脓灸治疗虚劳血亏(再生障碍性贫血)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后在本县及新乡市医院、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宜健脾和胃,补气生血。用直接艾灸及化脓灸以激发机体血液再生功能。根据自觉症状消失和灸后8个月多次检查,认为虚劳血亏证痊愈。化脓灸也叫瘢痕灸。

马某某,男,44岁。

1955年7月,渐感行走时心悸气促,食欲欠佳,颜面及下肢水肿,经常头晕,视物模糊,继之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先后在本县及新乡市医院、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曾住院用西药、中药治疗达5个月,诸症不减,查周围血常规:血红蛋白0.16,红细胞计数0.81× 1012/L,白细胞计数2.4×109/L,血小板计数80× 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降低。骨髓象:有核细胞数减少。无奈于10月15日出院。

1956年10月中旬到我院求治。患者皮肤苍白,眼睑、口唇、指甲均无血色,肝脾未能及。颜面及下肢水肿,四肢有散在性紫斑,自感视物模糊,心悸乏力。查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润,脉象虚芤。诊为虚劳血亏之证。治宜健脾和胃,补气生血。用直接艾灸及化脓灸以激发机体血液再生功能。

取穴:

(1)足三里、上巨虚、丰隆等穴区,促进脾胃运化,生血养血。

(2)曲池、肘髎、手五里、手三里、手上廉区,增益胃肠功能,生血养血。

(3)水分、下脘、滑肉门、天枢、膏肓俞、气海等穴区,健脾利湿,消减水肿。

(4)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等穴区,以健脾疏肝,益气生血。

直接艾灸方法:8天为1个疗程。按一、二、三、四组顺序施灸,每组穴连灸2天,每天艾灸1次,每次每穴连灸7壮。每壮艾炷如雀粪大,上尖底平(底边约0.3mm),直接艾灸皮肤。如第1天灸两侧足三里;第2天灸两侧足三里下方一横指处;第3天灸两曲池穴;第4天灸两曲池与手三里的中点处;第5天灸水分穴;第6天灸水分穴与两滑肉门的中点处;第7天灸6~11胸椎两侧横开一横指半处各4个点。其他各个疗程,仿此移位灸治。本例前4个疗程,每灸8天,停灸14天。后2个疗程,每灸8天,停灸22天,共灸6个疗程,为期5个月。两侧足三里区灸24个点;两曲池穴区灸24个点;水分区灸23个点,6~11胸椎两侧区灸96个点。共计灸167个点。

1957年3月13日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协助检查,四肢已无水肿,下肢仍有出血紫斑,两眼模糊减轻,眼底近黄斑处有一出血点,腹背及肢体有艾灸瘢痂。血压125/80mmHg。血红蛋白0.27,红细胞计数1.18×1012/L,白细胞计数2.25×109/L,血小板计数200×109/L,网织红细胞0.036。4月27日复查:血红蛋白0.4,红细胞计数1.43×1012/L,白细胞计数2.45×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网织红细胞0.036,骨髓细胞接近正常值。10月1日查血蛋红白0.57,红细胞计数2.03×1012/L,白细胞计数4.9×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网织红细胞0.037。骨髓象检查报告:骨髓细胞增生旺盛,尤以红细胞系统多染阶段为明显;粒细胞系统除分叶阶段稍低外,其他阶段比例大致正常。根据自觉症状消失和灸后8个月多次检查,认为虚劳血亏证痊愈。

现患者年已70岁,仍身体健康。

按:本病虚劳血亏,运用以上穴位共起健运脾胃,疏利肝胆,改善体质,补气生血作用。化脓灸也叫瘢痕灸。利用灸后结痂处红晕经久不退,作用较针治强且持久,所以在施灸后数月仍能逐渐好转,其他如配方恰切等,均为本病治愈之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