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身屈曲模式如何改善

全身屈曲模式如何改善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手康复强调手康复治疗师的专业化,治疗师作为团队的成员在条件允许时,应与手术医师进行一对一的合作。手外伤后的功能障碍一般是由于瘢痕挛缩、肌肉萎缩、肌肉瘫痪、关节粘连僵硬、肌腱粘连、神经损伤造成的手动作和感觉障碍等导致。手康复由专业的手康复治疗师在骨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外伤后常出现感觉过敏,可用脱敏疗法。

人类的手功能是建立在长期的反复应用和训练基础之上,一个4岁儿童的步态与成年人可以完全一样,而其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可能远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对手外伤后的康复需要进行长期、全面、艰苦的努力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手的功能。手康复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即在考虑手术方案和治疗手法的局部因素的同时,考虑一切对患者重要的因素,除科学系统的康复技术之外,患者的信心、勇气和决心也是决定康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现代手康复强调手康复治疗师的专业化,治疗师作为团队的成员在条件允许时,应与手术医师进行一对一的合作。医师术前听取治疗师的意见,治疗师观看手术过程,治疗师对训练做系统记录并与医师交流,互相给予建议。患者的训练以天或周而不是以分或小时计算,治疗师仅制订训练计划或作业活动,并定期检查以保证计划的执行,而不是一直陪伴,强调每天“24h”的康复而不是每天半小时到医院做一次训练。鼓励新患者与老患者结伴以便交流经验,创造优美的生活和训练环境对患者进行精神和躯体上的最大支持。强调患者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患者要有决心做得好,并相信自己能做得好。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随时改变治疗目标,使之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避免专注于专业性的目标而忽略大局。

手外伤后的功能障碍一般是由于瘢痕挛缩、肌肉萎缩、肌肉瘫痪、关节粘连僵硬、肌腱粘连、神经损伤造成的手动作和感觉障碍等导致。手康复的治疗目标应包括以下各项: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预防和减轻水肿,帮助组织愈合,减轻疼痛,帮助放松,预防肌肉的误用失用和过度使用,避免关节损害,使高敏感区域脱敏,感觉再教育,再发展运动和感觉功能等。手康复由专业的手康复治疗师在骨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常用技术包括作业疗法、生物反馈、理疗和矫形器的应用、感觉再教育等。以下简单举例说明手康复的程序和技术。

(一)屈肌腱修补术后的康复治疗

1.术后1~2周

(1)动力夹板固定,腕屈曲30°,掌指关节屈曲70°,橡皮筋牵引各指末节或指甲,指间关节自然伸展。

(2)掌指关节固定,轻柔地进行远端及近端指关节的被动屈曲,不可进行主动屈曲。

2.术后3周

(1)动力夹板如前,但撤掉掌指关节的固定,使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均处于可动状态。治疗时,要放松橡皮筋,轻轻地无阻力地主动屈指。

(2)稍强一些被动屈曲指间关节。

(3)掌指关节屈曲位时,轻柔地被动伸展指间关节。

(4)指间关节屈曲,轻柔地被动伸展掌指关节。

(5)以上两种活动均要求腕关节70°屈曲。

3.术后4周

(1)改用腕部支具加指端牵引,治疗时应去掉橡皮筋牵引。

(2)主动无阻力地屈曲、伸展。

(3)腕关节的主动运动,但不可同时伸腕、伸指。

(4)腕屈曲70°时,被动伸展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4.术后5周

(1)若有屈曲挛缩,应去掉夹板。

(2)主动伸展。

(3)轻柔地抗阻屈曲。

(4)腕处于0°,轻微地被动伸展掌指关节和指关节。

5.术后6周

(1)较强地主动屈曲。

(2)较强地被动伸腕、伸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6.术后7周以后 在手术后期,可配戴防止屈曲挛缩的夹板。此时应着重进行增加手部功能的训练,可运用作业治疗活动。

(二)手外伤后的感觉训练

手外伤所致损伤的神经,经修补后并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它表现在修补远端的少数小神经纤维和感觉器的功能异常,可出现感觉定位和定性的改变。进行感觉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功能性的感觉、触觉水平尽可能达到最高程度的恢复。感觉训练常常需要视觉的帮助,运用各种方法对感受器重复地进行刺激,使患者大脑建立新的信息接受及处理系统。具体过程是通过视觉或记忆刺激的感受,注意体会刺激的性质和程度,以及不同刺激的不同感受,经过闭眼-睁眼-闭眼的训练顺序为患者提供感觉信息,从而进行高级皮质中枢重新整合的作用。手的感觉恢复顺序是痛觉、温觉、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振动觉、辨别觉。手外伤后早期可进行痛、温等保护觉及振动觉训练,另外还应进行刺激定位训练。手外伤后常出现感觉过敏,可用脱敏疗法。将患手置于细沙粒中,反复抽出、插入,进行摩擦,至皮肤麻木无感觉。适应了上述刺激后,增加刺激的强度,例如将手放入粗一些的沙粒中摩擦,进而放入大米、绿豆、黄豆、花生米中,按照刺激由弱至强的顺序,进行脱敏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