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与泻皆由脾胃病变引起,虽为两种疾病,实系异病而同源。盖胃为水谷之海,主纳食物;脾主运化。华佗云:“脾主消磨水谷,闻声则动,动则胃磨而主化。”盖脾气宜升,胃气宜降,升降适宜则脾健胃和,自可腐熟水谷,吸收其精微,化为卫气营血,输布于周身,则身体健康,自无吐泻之虞。
吐泻之原因很多,范围亦较广泛,症状多端,总不离乎脾胃。盖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故燥火盛者必灼胃,胃灼则气逆上冲而为呕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因胃为戊土,凡暴吐之证,多属于火;亦有纳凉饮冷,形成寒盛迫胃之呕吐;或食异物使胃气上逆而呕吐;或多食生冷瓜果,致伤胃阳,阳伤则阴盛,而蓄水胃中,遇寒则凝聚稀而为饮,受热煎熬稠者为痰,痰饮蟠踞,阻胃通降,以致气逆上冲而为痰饮呕吐;或有胃阳衰竭,阴虚过甚,以致饮食入胃,蒸化无权,发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反胃症;或饮食不节,停聚胃中,形成伤食呕吐;更有脾土衰、肝木旺之肝木犯胃之呕吐,症状尤为复杂。
盖湿盛者必困脾,脾困则气机不宣,以致升降无权,不能分清降浊而生泄泻,故泄泻之属于湿者多见。因人体质不同,生活环境各异,所以有兼风、兼热、兼暑、兼寒之别,也有命火不足、脾土虚弱形成脾肾两亏之五更泻。
吐泻如同时发作多见于长夏季节。因长夏时暑湿交迫,脾虚之人每易湿阻气机,形成清浊混淆,立刻上吐下泻,即西医云急性胃肠炎者。治当和胃降逆,方用藿香正气散。若暑湿偏盛者加猪苓、泽泻、蚕沙,冲服六一散以渗湿祛暑。兼伤食者,加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砂仁等消食醒脾。
复有吐而不泻,名曰呕吐;泻而不吐,名曰泄泻。吐泻最能伤人正气,很快令人消瘦。其证颇为复杂,兹予分述,以便于临床治疗。
一、呕吐证治
呕吐可分三个类型,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者为哕。陈修园解释则有所不同,云:“呕者,口中吐水而无物者;吐者,口中出食而无水也;呕吐者,水食并出者也;哕者,口中有哕味者。”按陈修园将物分为水、食两型是为不必。盖胃为水谷之海,由胃反出之物,无非水谷而已。但其将声音换为“哕味”二字以论哕之因,较之前人只说哕之状却是又进一步。因呕、吐、哕的症状复杂,故张景岳将其分为虚实两型,较为扼要,在辨证论治时易于掌握。
(一)实证
1.胃火呕吐 脉洪数,舌苔淡黄或深黄,食入即吐,吐出哕臭,小便赤涩,喜冷恶热。治当清热养阴。方用陈皮、半夏、竹茹、栀子、川黄连、黄芩、枇杷叶、天花粉等。若食入即吐,服凉药无效,可加大黄、枳壳以开幽门。
2.食滞呕吐 脉沉滑,苔垢浊,胸腹胀满,吞酸嗳腐。当以消食醒脾。方用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砂仁、枳壳、鸡内金等。如欲吐不得者,可用鹅翎探吐以导之,为“因势而越之”之义。
3.痰饮呕恶 脉象浮滑,舌苔浊垢,头眩胸闷,呕吐频频。无论痰证,饮证,都当健脾为主,方用六君子汤。若痰盛,加胆南星、木香以调气化痰;饮盛,加苍术、木香以燥湿理气。
4.肝逆犯胃 胸痞满闷,吞酸嗳气,食入即吐。若胃阳盛而有火者,当用苦辛泄降,方用黄芩、黄连、川楝子、乌梅、干姜、云茯苓、厚朴;若胃衰而无火者,宜用苦辛酸热,方用乌梅丸出入;若胃阳衰而浊阴大逆呕吐者,以辛热通法,用半夏、厚朴、益智、姜汁、白术、云茯苓等;若因呕伤胃,寒郁化热,火灼胃津者,方以十味温胆汤出入。
5.呕吐不止,有升无降 当用降逆法。方用旋覆花、赭石、半夏、茯苓、陈皮等。
(二)虚证
1.脾胃阳虚 脉弱无力,面色苍白,运化无权,呕吐清水,完谷不化。治当健中止呕。方以六君子汤加减。
2.胃阳衰竭 脉象细微,气短体倦神疲,舌淡白,胸闷喜按。治以大半夏汤。
3.阴寒过盛 脉象沉迟,面白肢冷或腹中微痛,呕吐完谷清水。治宜理中汤出入。
4.肝旺胃虚 胸胁微胀,嗳气频频,呕吐酸水。治当柔肝养胃。方用人参、茯苓、半夏、白芍、粳米等。
二、泄泻证治
泄泻一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录,并将其分为五更泻、飧泄、溏泄、鹜泄、濡泄、滑泄。《难经》中亦有五更泻之记载。名称各异,系按症状而分。究其因,本病发生多由脾胃衰弱,或因外邪侵袭与饮食不节,以致阴阳失调、清浊不分而引起。治当健脾渗湿为主。经云:“治泄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至于升阳、益肾、消导、固涩、清热、温运等亦当辨证运用。
1.湿兼寒 脉迟溺清,大便清稀,泻如鸭粪,腹部喜按喜温,身冷不渴,或肠鸣切痛,颇似鹜泄。若泻下不禁,短气,脉迟微,微似滑泄,均属寒湿现象。用温中渗湿。方以理中汤加云茯苓、泽泻等。
2.湿兼热 脉数,胸闷身热,渴不多饮,舌苔黄腻,小便短赤,大便溏而秽臭,状若溏泄。治当清热渗湿。方用四苓散加滑石、玉米、蚕沙等。
3.湿邪自盛 胸闷不畅,脉缓,面色黄,肢体酸重,肠鸣泄泻,大便水样,颇似濡泄。治当健中渗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4.湿兼风 脉浮弦,泄下完谷,内夹泡沫,头眩肠鸣,类似飧泄。治当健脾渗湿祛风。方用胃苓汤加防风、荆芥等。
5.热泄 脉洪数,心烦身热,口渴多饮,小便赤涩,泄下秽臭,肛门灼热。治当清热救阴。方用葛根芩连汤与甘草芍药汤加减。
6.肾泄 脉细弱,下肢清冷,苔白便溏,每于天明时,腹痛洞泄两三次,日久不愈。治以温补下元。方用四神丸改汤剂,加益智、荜澄茄、熟附子等。
7.伤食泄泻 脉浮滑,苔浊垢,胸腹胀满,泻下腐臭,嗳气作酸,腹中痛泄交作,泻后痛减。治当消食醒脾。方用云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山楂肉、麦芽等。
总之,吐泻之治疗方法比较复杂。呕吐一症,除寒者温之、热者清之、逆者镇之、滞者消之、郁者疏之等一般治疗外,唯闭者通之一法颇难掌握。张仲景云:“病者欲吐者,不可下之。”又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既云不可下,又说大黄甘草汤主之,其意为何?盖此法较难,恐粗工偾事,故谆谆告诫。张仲景用意之深,世莫识之,唯朱震亨、李杲能知其意。朱震亨云:“治呕吐者,切不可下,逆之故也。”李杲云:“幽门不通,上冲吸门,用大黄甘草汤通其大便,使浊下行,则热降浊止,而吐亦自止。”故大黄甘草汤主之。二夫子道破张仲景之意,实启发后人良多。
再如泄泻一证,除一般治疗外,唯滑者涩之一法,颇难掌握。如涩之稍迟,元气易竭;涩之过早,恐留余邪。必须恰当其时,方可圆满收功。司命者必须仔细于临床,方可放矢而准的,收药到病除之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