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只是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随心所欲地吃,而是要“心中有数”地吃。
(1)根据血糖水平吃:糖尿病患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有所控制地吃水果。血糖高时就要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甜的香蕉、荔枝、柿子等,而可以适量吃些西瓜。西瓜虽然很甜,含糖量也不低,但西瓜中含量较多的是果糖,而不是葡萄糖。果糖不是血糖的组成成分,在代谢过程早期不需要胰岛素的帮助,所以进食一定量的西瓜不一定会影响血糖。总之,水果对重症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未能良好控制的患者禁忌食用。如果平均血糖值在8毫摩尔/升以下,可以适量吃一些含糖量不高的水果。
(2)适宜糖尿病患者选食的种类:糖尿病患者宜选吃葡萄糖量较低的水果,如含糖量在4%~7%的西瓜、草莓、白兰瓜;含糖量在5%~10%的鸭梨、李子、樱桃、桃、菠萝;含糖量在9%~13%的苹果、杏、柚子。部分含糖量低又可作为水果食用的黄瓜、西红柿、水红萝卜等可适当多吃些,还可补充维生素C。尽量少吃或不吃甘蔗、榴莲等,也不要吃含糖量较高的(超过14%)的水果,如柿子、香蕉、鲜枣、龙眼等。
(3)合理控制数量:糖尿病患者进食水果的数量要得到合理控制。控制数量可因人而异,但都要求小量试吃。在吃水果前及吃水果后2小时查血糖、尿糖,如果上升太高时,则应减少水果食用数量;如无明显升高,可试着加量。如食用水果量较多,应与食物进行等热量替换。例如,要进食1千克西瓜,就应减少吃50克主食;如要吃200克梨、桃或苹果,就要减少吃25克主食。如此替换后,身体摄入的总热量无明显变化。这种吃水果的方法值得提倡,因为这么做既不会影响血糖、尿糖的变化,又补充了身体需要的水果中的有用物质,如维生素C、矿物质和纤维素等。一般情况下患者每日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约90千卡热量)。
(4)要掌握进食时间:糖尿病患者掌握进食水果的时间主要是防止水果与进餐的糖同时增加。吃水果要在两顿正餐中间,最好选择在下午15:00~16:00时,此时体内血糖降到最低,摄入葡萄糖对患者影响最小。注意每吃一份水果,应在饮食里减少糖类20克及蛋白质1克。否则两种食物的糖同时进入体内,可使餐后血糖更高,加重患者胰岛B细胞的负担,使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困难。
以下几句吃水果的顺口溜可供糖尿病患者参考:血糖过高不吃,血糖稳定再吃;餐前餐后不吃,两餐之间可吃,不“交换”不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