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消耗葡萄糖,降低血糖,有时也会引起血糖过低而发生低血糖。为了防止运动时及运动后出现低血糖,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这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不要在饭前空腹参加运动,本来体内血糖较低,再运动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2)避开药物作用高峰:避免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发挥作用最强时运动。如在注射短效胰岛素和用降糖药后1小时左右不要参加运动,因为运动即消耗葡萄糖又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加大了药物降糖作用,易发生低血糖。
(3)选择适当注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尽量不要在大腿、上肢等运动时强烈用力的部位。
(4)调整药量:从事中度以上的运动且运动持续时间长时,可适当减少运动前胰岛素(尤其是短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
(5)适时补给食物:如果参加运动的时间较长,可在运动前及运动中间适当进食,也可避免发生低血糖。
(6)监测血糖:有条件的话,可在运动前后用血糖仪各测一次血糖。
(7)防止运动后低血糖:因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如郊游、爬山等运动降糖作用持久,故在运动后1~2小时以内还有发生降糖的可能,所以要在运动结束后适当加大饭量。
(8)学会低血糖自救:运动中出现低血糖时要采取自救措施。比如在运动中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现象,就是低血糖征兆,此时应采取以下自救措施:①立即停止运动,并服下随身携带的糖果等食物。一般吃一块糖,再休息10分钟左右即可缓解。②若10分钟后症状未能缓解,可再服糖果等食物,并设法去医院检查治疗。③若有条件,运动前可准备胰高血糖素针剂,并随身携带,出现低血糖时自己注射或由他人按照说明书注射,对缓解低血糖有良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