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尿病患者应预防昏迷

糖尿病患者应预防昏迷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主要是受到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糖代谢紊乱加重的结果。本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如血乳酸超过25毫摩尔/升时,患者几乎全部死亡。糖尿病患者发生乳酸酸中毒昏迷,主要是因为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苯乙双胍(降糖灵)后易引起昏迷。另外,在糖尿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或休克时,乳酸酸中毒昏迷的发生率也较高,此时病情严重,常导致死亡。

重症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昏迷。常见的昏迷有以下几种。

(1)低血糖昏迷:这种昏迷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患者血糖浓度过低,大脑功能严重紊乱,突然昏倒在地,失去知觉。血糖过低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者进食量过少,或运动量过度而造成的。人的脑组织只能利用葡萄糖供给能量,对于低血糖非常敏感。当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时,患者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果血糖更低或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就会进入昏迷。如果昏迷超过6小时,则脑组织就会出现不可逆损害。为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疗中,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用药要根据降糖程度调节,不可过量,进食不可过少,尤其在运动时不可饥饿。进食不足时要减药量,运动量大时要适当多进食,血糖降低后要减药量。总之,要把进食、用药、运动互相调节好,才可避免昏迷。患者还可随身带糖块,一旦遇到昏迷症状时,及时含服,就可以避免发生低血糖昏迷。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酸中毒可使人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出现倦怠、头痛、头晕、嗜睡,严重时致昏迷,失去知觉。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主要是受到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糖代谢紊乱加重的结果。所以,遇到感染、创伤等情况时,要及时处理,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并及时查尿酮体。

(3)乳酸酸中毒昏迷: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乳酸大部分在肝脏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小部分经肾脏排出体外,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当体内血乳酸产生过多,转化及排泄不及时时,乳酸在血中堆积,超过2毫摩尔/升时,为高乳酸血症;超过5毫摩尔/升时,可发生乳酸中毒症,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深大、休克,甚至昏迷等症状。本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如血乳酸超过25毫摩尔/升时,患者几乎全部死亡。糖尿病患者发生乳酸酸中毒昏迷,主要是因为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苯乙双胍(降糖灵)后易引起昏迷。另外,在糖尿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或休克时,乳酸酸中毒昏迷的发生率也较高,此时病情严重,常导致死亡。

(4)非酮症高张性昏迷:此种患者多数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因而在病情发展初期并没有引起注意,只是出现嗜睡、昏迷,经检查才知道已患有较严重的糖尿病。这是由于患者遇到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或用利尿药治疗、摄食糖过多、呕吐、腹泻后诱发。此病死亡率较高,可在发病后24~48小时死亡。

糖尿病患者宜懂得糖尿病是可以发生昏迷的,而且还很危险。医师和患者家属都应注意,患者出现昏迷后应检查血糖、血生化指标、血酮体、血浆渗透压、尿酮体等,以尽早发现昏迷的原因,及早对症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