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宁夏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模式研究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俞世伟一、宁夏青年大学生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心理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宁夏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模式研究_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宁夏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俞世伟

一、宁夏青年大学生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心理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思想,人的认知和心理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它源于缤纷、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那么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心理也正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自然也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宁夏青年大学生(80后、90后)在不断成长中也目睹了大到我们整个中国社会,小到我们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胎换骨的巨变,也感受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时代的变迁。当各种“声音”悄然走进宁夏高校校园里的时候,这一方净土沸腾了,宁夏青年大学生这个高智商群体的心理开始发生了变化,表现出更多新的特点。宁夏、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变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里、头脑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上。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宁夏青年学子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将成为日后宁夏发展的主力军,关注宁夏的发展首先就要关注宁夏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有人说时代的特点决定了一代人的全貌,当代的宁夏青年大学生同宁夏的社会一样正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替的特殊时期,因而高校思想文化教育不仅要关注青年大学生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心理特点,还要基于这些特点及宁夏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之上探究宁夏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模式。宁夏青年大学生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个性鲜明

个性,即个体独特的社会性,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独特社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转型,宁夏青年大学生逐渐学会利用自身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一定的判断,从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上有所独立选择、独立思考,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鲜明的行为方式、强大的内心感受。主要表现在以下。

1.追求时尚

“社会时尚”被称为时代的“晴雨表”,它与我们整个时代、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已经不再是以前象牙塔里或故纸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他们处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中,借助现代发达的科技及多元的大众传媒接受并吸收新的信息、思想,并通过模仿他们经过筛选而认可的东西,在校园这块领土上成为时尚的缔造者,引领时尚的风潮,让时尚元素走进宁夏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中。首先,在服饰上。当代青年大学生们紧跟时代的步伐追逐并且引领着着装的潮流。从欧美的哈伦装到日韩的混搭装,从国际最新潮流到异国怀旧风尚,无一不显示了青年大学生在服饰上的追随与创新。其次,在语言上。当代青年大学生更是流行语的主要创始者。从港台闽语通俗化到欧美英语的直译化,从网络语言的空前流行到手机、微博文化的兴起都有他们发挥的空间。再次,在生活方式上。当代青年大学生更乐于接受西方的“超前消费”“张扬个性”“自由空间”等新的思潮。最后,在价值判断与理想信念上。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体所受文化熏陶的不同,宁夏青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更趋于价值多元化和价值动态化。只要一种价值观对他们产生事实、价值上认同,他们便很快会认同。青年大学生在追逐、感受社会时尚的同时也在不断认识、理解、评价社会时尚。因而,高校思想文化教育更应在关注这一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思路、新方法来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2.现实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时,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们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流动加速,使信息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和利用,全球化发展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宁夏也迅速涌入了这一发展大潮,中阿经贸论坛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美丽的“塞上江南”正在热情洋溢的走向世界。在这种形势下,宁夏青年大学生成了一个跃跃欲试的群体,他们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对信息的接收快,较少盲从,大多数大学生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因而能够对宁夏的发展作出较理性、辩证的分析,批判性思维增强,而且青年大学生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确认,已不再接受前辈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模式,而是在艰难地探索和尝试中,依靠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坐标,这主要表现在对所学知识和接触到的价值观的接受以及最终内化都会进行三种反思:第一,事实性或知识性思考,即对接触的价值观是否具有“可信度”与“效度”的思考;第二,价值性思考,即对要接受教化的内容是否具有价值意义的分析。比如学这些知识理论对我有何意义,对谁有用?对谁无用?应当用心去学,还是为获得及格成绩而去学?第三,逻辑性思考,即对所接受的教化和接触的理念是否符合规律性、合乎理性的思考,也就是这些知识或理论符合“逻辑内涵”吗?符合科学要求么?当这些价值观与青年大学生发生意义的时候它将改变他们的态度,大学生才会去主动的接受这些价值观,进而外化去影响他们自己的行为。总之,今天的大学生讲实效重现实,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有时带有一定的庸俗性,如有些青年过分看重关系、享受、金钱、地位和眼前利益,他们欣赏高尚但不想拥有高尚,赞誉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为英雄模范,少了一点人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二)理念新颖

人类文明的源泉来自创新,人类生活的本质在于创新,人类社会的未来属于创新,宁夏的快速发展需要创新。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凭借正规的教育和发达、开放的媒体,使他们比其父辈更见多识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并且善于从互联网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如中南大学大三学生刘路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从而成为最年轻的大学教授。近年宁夏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环境不断出现一些新气象,走进宁夏的各高校随处可见学生自己创建的各种社团,涉及文艺、学术、健身等多个领域,各种创业团队更是蓬勃发展。自治区政府近年来也十分重视宁夏青年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给予了实质性支持:建立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每年立项20~40个项目。“十一五”期间共立项建设250个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织了60场次汇报会,通过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在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意的设计和发明。在自治区的引导下,各高校形成了重学生创新、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但部分青年大学生缺乏实践意识的现状依然不容忽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践出真知,一些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创新的实践意识不强,很少付诸实践或者根本不愿意付诸实践。应该说,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探索激情,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但是一些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却不愿冒风险,缺少探索的自觉性、主动性,遇到相关问题不敢标新立异,不会另辟蹊径,只是按原来的思路来运作。由于创新的实践意识不强,那么就会缺乏创新的实践活动,这样,大学生就不可能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变成内在的科学智慧,最终只能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储存器,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另外,部分大学生有创新的热情但由于缺乏创新的内在毅力,一遇到挫折就会放弃。

(三)独立意识增强

一位日本心理学教授指出,青年期以前的自我,是“被走出来的自我”,进入青年后期以后,就产生了“离乳”(即试图脱离父母长辈的扶持)的倾向,想按照主观意愿“创造出真正的自我”。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晚期(18~25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信念逐渐萌现。再加上现代大学生活使得在校大学生获得了相对于过去较为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他们的“成人感”迅速增强,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自己已经完全长大成人了,开始具备自主自立的强烈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强化了宁夏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高考制度的改革、就业难问题等各种社会矛盾和体制变革迫使他们去思索,去体验,去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敢于迎接挑战,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独立意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他们开始深入地了解自己,即自我体验、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希望了解自己,强烈关心在才能与品德上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迫切。对个性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渴望表现出标新立异的鲜明个性,希望自己能够主宰、决定自己的一切,自己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从而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因此,他们大多不乐于高等学校管理部门、大学班主任老师或家长为他们设计好的成才模式和发展道路,试图摆脱所谓“独裁专制、家长式”的束缚,对“出自好心”的包办代替和别人的“指手画脚”特别反感,更喜欢“给我一片蓝天,我会给你一个惊喜”的自主环境。很多青年大学生通过创业试图以“智力换资本”,一来摆脱自己对家庭的经济依赖,二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常常因自身素质、能力和经验不足,大多时候还是依赖家庭。社会的独立是以经济的独立为基础,因而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经济上想独立但又想依赖家庭并不得不依赖的心理冲突。另外,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少大学生感到迷茫,许多事情还得靠父母做主,在情感上对父母还是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情感体验强

情感和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体验,是由客观现实引起的主观体验,以需要为中介。步入大学以后,一方面学生的生理特征有了变化,身体素质好,喜欢运动,有活力,因此对生活有激情;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性逐渐增强,大学生最富有激情、热情、感情,因而客观事物作用于个体会产生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体验,因此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自信心

心理学指出:人的智力、生理及其他情感因素的作用都要在有自信心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当代青年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关注,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大多数从小接受的是“赏识教育”,每当成功地完成一件事就会受到父母、老师及周围人的肯定及赞赏,这使他们内心从小就具有很强的自信心。进入大学之后更是充满朝气和激情,充满自信和勇气,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保持着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迫不及待地想在各种场合展示自我,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使他们自信又脆弱,承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

2.富有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

宁夏青年大学生由于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和“挑战”四个字,如学习上要竞争,选学生干部要竞争,奖学金和各种表彰要竞争,工作岗位要竞争等等。为了在这些竞争中处于优势,大学生们有强烈的提高自我和表现自我的欲望,为此他们开始了更多地尝试和挑战。由于他们正处于智力发展水平最高,身体素质最好的年龄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非常强,因而青年大学生们喜欢面对挑战,甚至去追寻挑战。通过竞争、挑战他们得到了锻炼也得到了回报。如学生干部们普遍表示当上学生干部不仅是对自己的挑战,而且是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获得奖学金和各类奖励证书的同学表示竞争和挑战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也缓解了在经济上的压力,最重要的是展示了自己作为大学生的价值。

3.重视人际交往和团队意识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在校青年大学生们在走上社会之前都希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他们有融入集体的强烈愿望。希望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社团之间甚至异性之间,在不同地域背景、不同方言习俗、不同性格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得到真挚的友情和美好的爱情,即友情求其诚,爱情求其纯。宁夏高校青年大学生中回族大学生占很大的比例,回族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对这部分回族精英的思想、心理产生着巨大影响。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教义指出“人要扬善抑恶,和衷共济”因而回族青年大学生讲究与人为善,注重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同学、师生关系时性格外向、开朗,比较质朴,能接纳他人,在同学中具有很高的威信。此外,回族能将自己纳入大群体之中,很好地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并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他人、谋求和谐的人际状态,这不仅是回族青年大学生与生俱有的一种强烈的团队意识,更有利于他们适应社会,与他人共处。

(五)自尊心强

自尊心是一个人价值的内在感受。当对自己感到不满意时,人们总是尽力隐藏失败的感受,并且努力去补偿。人通常用自己获得的成就来消除对自己的不满。一个人越成功,人们就会越愿意为他出力,他也就越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因而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就会越强。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特别关注社会期望,因为社会期望是个人对社会认可的依赖,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认知反应问题,与自尊直接相关。大学生作为高深知识的掌握者备受社会的期望和关注,身为未来的高知阶层,想当然地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智商、较好的能力,大学生们也希望在社会的发展中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宁夏回族青年大学生大多受本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比较敏感、感情外露、敢于直言、率真;尤其是不甘落后,当处于逆境或遇到不顺的事情时,能够奋发图强通过努力来改变现状,找到自尊。

二、宁夏青年大学生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认知特点

现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或90年代初,这一时期几乎与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间段相契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社会处于深刻转型时期。而现实社会的发展背景,必然给在此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打上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特烙印,这使得宁夏青年大学生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认知特点。

(一)自我判断与自我加工能力增强

1.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现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特点,而这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如今的社会较之以往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尤其是继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我们很难再找到所谓的“信息真空”。再加之广播、电视、报纸的“三面夹击”,大学生基本处于信息无缝式覆盖之中。信息在公开化、透明化的同时,亦越发呈现出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度呈几何式增长态势的特点。广泛甚至芜杂的信息,不仅使正处于心智发展高峰期的大学生获取了多元化的知识,也使他们自我判断与自我加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需要从庞杂的信息中,根据自身以往的情感体验去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识真伪。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并进而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当课堂教育所输出的认知与大学生以往的情感体验相左时,学生就会自动将认知方式从以外部权威为主切换到以内部理性为主。在自我判断、自我加工的过程中,自主意识得到不断地强化。

其次,我国的人口政策为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提供了现实条件。1980年,根据我国当时的人口现状和对未来人口增长的预期,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新修改的《宪法》。现在的大学生多出生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因而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一出生就是家人的掌上明珠,父母甚至祖父母皆以他们为中心,这使得独生子女中的大多数都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此,我们暂且抛开这种意识对学生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谈,而仅关注受此意识主导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学家霍妮提出,社会环境在人格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她认为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决定了儿童的性格并进而决定其认知方式、认知特点。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长辈的过分关注中独自长大,成长过程中兄弟姐妹的缺失,让他们在生活、学习、认知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产生独立辨析事实、谨慎以求精确的认知方式。这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群体的自主意识明显强于以非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群体。

2.有自身的是非观

是非观,简言之就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正”“反”的判断和取舍。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是非观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来自课堂教学直接灌输的是非观,这种是非观是建立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之上、符合绝大多数人道德评判标准并且绝大多数人也已接受的是非观。二是主体将所灌输的是非观和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任意性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内容获得对主体确定的意义,并进而产生自身的是非观。前者是将观念直接“移植”到主体的认识之中,而后者是主体对所“移植”观念的能动地反应、判断、加工,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

对于学生主体而言,是非观想让主体接受、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是非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评判标准。一是事实认同,一是价值认同。事实认同要求客观事物必须是真实的,价值认同则强调客观事物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事实认同、价值认同是每个人思想、理念及行为产生的前提,缺一不可。当课堂所灌输的是非观在主体的判断、加工过程中,被发现与主体以往的经验、知识、甚至情感体验不同或者相悖时,主体就不会产生事实认同,这样的灌输也就失去了被接受的基本依据,而在如今大学课堂中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所以现在的青年大学生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对所教化的内容知而不行、言而不信的现象。这是因为教师所给予教化的内容,没有兼顾事实认同与价值认同的统一,以致学生在接受并内化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作出判断,形成自身的是非观。所以,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大都不会仅一味地接受课堂所灌输的是非观,而是更多地表现为有自身的是非观。

3.独特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也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既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对人的自我观念和行为起到决定作用,指引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自身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自身价值的认识、衡量所基于的出发点。然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独特性,独特性表现在其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究其原因,简单的概括为两点。

首先,归因于社会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极快的时代,时代不同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对于一个个体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无法估量的,大学生是最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个群体,所以他们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次,从生理和心理上而言,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置身于社会文化里培养起来的,它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甚至地域、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都是处在一个成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逐渐成熟,大学生的自我修养、道德水平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所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应该将自我认知与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而坚定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

(二)认知行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青年大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通常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究其原因,这又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大背景分不开。

1.个人主义倾向逐渐加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成长为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这根神经的统一支配和调节,涌动在青年大学生身上的血液其节奏必然与时代脉搏的跳动相吻合,因而每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他们成长的这个时代的特色。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这里,我们先将改革开放之初的大学生与现在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做一个比较。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可以说是“言不及利”,而现在的价值观念则变为“注重实惠”;当时的社会评价模式以“好人规范”为主,发展到现在人们更多地从“能人效应”的角度进行社会评价;在行为选择上从原来的“谦恭藏拙”发展到现在的“实现自我”。这些变化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过程、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念,表现在大学生的认知行为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个人主义倾向逐渐加重,认知行为的目的性、功利性明显增强。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在认识和审视问题时,更多地会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更注重强调个人利益,更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再加上近几年我国的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都在无形中增强了高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因而学生在衡量行为的结果时很容易与物质利益的变化挂钩,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多从自我立场出发,而很少从他人或社会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

2.具有较强的个性心理

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在认知行为上表现出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个性心理,表现在认知风格上就是自我型的认知风格。这种类型的学生通常不会按部就班,更倾向于创造和提出计划,做事情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并体现自己的观点,喜欢自己做出决定,而对于执行由场景建构好的任务他们通常不太喜欢。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人格发展的特点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态度与认知风格。我们仍以恢复高考之初的大学生与现在大学生做个比较。恢复高考之初的大学生,他们多数处于个性相对禁锢的状态,当时他们所能接受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教育理念相对陈旧,看问题的视角比较单一,再加上政治化的意识为主导,所以导致当时的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服从型、接受型较强的个性心理。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则要幸福地多。他们成长的年代是一个个性解放、信息多元化且高度发达的年代,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理念新颖,他们看问题的视角丰富、多位,且他们的情感体认较之以前大大增强。这些都造就了青年大学生自我型、创造型的个性心理。

(三)对于各种信息的认知有较强的好奇心

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了信息飞速发展时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通过各种传媒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多。对于大学生而言,大量的信息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也使生活阅历不深的他们存在诸多的迷茫与困惑。我们必须理智地认识到,面对广泛的信息,当代大学生有不断获取各种信息的强烈好奇心与冲动。但涵盖面广又不断更新的信息也冲淡了他们对问题深入分析的兴趣,对信息的汲取通常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很难通过问题的现象去剖析并把握问题的实质。

1.广泛涉猎各种信息

广泛涉猎各种信息,得益于信息体系的日益健全与发达。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是多元且立体的,信息覆盖面是广泛甚至“无孔不入”的。从自己村中的奇闻逸事到半个地球外的连天战火,从天文知识到地球奥秘甚至太空探险,只要你想知道,世界动态就尽在掌握。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信息的获取由以往单一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的方式过渡为网络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新渠道,了解世界最新动态就只需动动手指而已。面对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再加上“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的地球村的理念,使得当代大学生可以更便利、更自由地通过信息的联通与世界进行沟通。资源的极大丰富也使这一代大学生在知识信息占有和视野开拓方面具有空前的优势,所以广泛涉猎信息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相对较为普遍的能力。

2.缺乏深入分析能力

当代大学生有不断获取各种信息的强烈好奇心与冲动,但却缺乏对问题深入分析的能力,他们更多地表现为在认识和行动上不断追求和尝试新鲜内容的刺激。认知心理学情景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与学习具有情景性的本质。根据这一理论,人的一生都在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的社会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绝不仅仅是外部教学的结果,亦是周围环境影响的产物。当代大学生受当代新潮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他们的偶像早已从上一辈人心中“舍己为人”的雷锋变成了无所不能、拯救人类的“蜘蛛侠”。在外国人“三片”(即芯片、薯片、好莱坞大片)的包围下,尤其是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对问题和信息都缺乏深入分析的兴趣和能力,更多地表现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当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并且他们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作为老师,应当帮助他们回归现实、融入大众,利用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心态开放的优点来激发他们对生活、学习的激情,培养他们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知具有敏锐性

敏锐性就是对于事物的反映能力,分析和认知事物本质的能力,未雨绸缪地分析发生在萌芽状态的、具有影响的事物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而大学生由于之前的十几年一直处在学习过程中,所以在认知上,他们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敏锐性。这种敏锐性一是来自多年学习过程中的惯性使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神经触角始终处于张开状态,一旦与自身发生意义关系的信息或知识出现,它们就会迅速捕捉,并根据需要进行自我加工与自我判断,所以我们通常会感觉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这与认知的敏锐性是密不可分的。二是大学生所处的大学校园,其文化氛围始终是开放、前沿、多元的,许多先进、前沿的思想、信息汇聚于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培养了学生认知的敏锐性。由此推而广之,大学生所处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也使得大学生认知的敏锐性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一些新的社会思潮及其观念都会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这要求教师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印证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分析社会上的某些消极现象,强调学生的知行统一,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道德人格。

三、现实社会发展中转变宁夏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精髓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师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加以传授,而不断重复人类已发现和形成的知识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接纳知识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有着严重的弊病,即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派只注重人的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即简单的刺激—反应系统。正是这种教育模式的长期实施出现了与当代大学生心理与认知方面的冲突,日益凸显出了它的局限性。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长大,在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己奋斗的市场社会中生活;在竞争大潮中承受谋生、就业的风险压力。从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阅历上看,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程度高,接受到的信息量大且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他们特别注重自我感受,善于独立思考,希望在平等交流中追求真理,喜欢在对社会的现实思考中选择真知。他们往往追求一种自我支配,自主决策,自立自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他们的需求越来越现实,价值观也越来越多样化,成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交往需求更加广泛。这样一些特点使得他们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接受,在现实社会发展中转变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和平衡发展

1.促进每一个青年大学生都能够得到普遍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的教育方式是所谓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只注重量而忽视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越来越消极,甚至厌恶学习。在教育内容方面则过于抽象和宽泛,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这种抽象宽泛的教育内容很难被大学生接受和内化,只将这种学习当成一种不得不执行的任务。教学过程中也如前面所说的缺乏感情的投入,只注重学生外在的表现。考试是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途径,这种方式只能鼓励部分学生上进,对于那些成绩较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抛弃和埋没。新的教育模式应该追求教育内容真实、有价值且贴近生活实际,既能传承我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又有创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中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弄清楚他们最为关心,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之为切入点才能设置出受欢迎的教育内容。在教育方式上摒弃单一的认知式教育和教育过程程式化,教育意识政治化,教育结果宣传化。做到情感体认与理论认知的统一,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情境设计的统一。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因此教育者应该给予每个学生以能力上的肯定,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他们有一颗自信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在尊重、理解、关怀、激励的基础上展开工作,对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双方在情感上产生互动,思想上产生共鸣。当然其中的关键是教师能掌握每个学生的优势,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普遍发展。

2.促进每个青年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个性鲜明。尤其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90后大学生,他们追求时尚,有着独特的审美观,观点新颖,性格独立,很少受道德和舆论的牵绊,生活在社会转型浪潮下的他们更注重现实的价值观。怎样通过教育来全面发展他们的个性是对新的教育模式的一个考验。我们常常自问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不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笨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想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教育模式上。有人对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做了一个对比,他指出,美国学生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观点,而在中国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允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绝不敢这样做。结果使中国的大学生与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我们的教育中过于注重问题答案的标准化,以统一抹杀了多样,使学生依赖性增强,不愿动脑思考。可是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像我们证明着一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所以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才能促进青年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造就创新型的人才。

3.促进青年大学生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我们的青年大学生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发展上存在着偏颇。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智力水平高的道德低下,身体棒的不一定有知识,总之我们的教育并没有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应试教育只注重考分的传统使学校只重视专业课教育。但是知识人并不等于文化人,在我国道德问题日益暴露的今天,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青年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一个群体,对于他们考核的重点应该在于能力素质的培养。能力素质不但包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在于技能的悟得和道德修养,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缺一不可。所以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工夫,才能促进青年大学生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使青年大学生习以知识且突破束缚

1.拓展青年大学生的知识面

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知识面是宽是窄,标准何在呢?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认为一个学历高的人知识面就宽,反之则窄。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我们发现了知识面宽窄是没有一个标准的,我们只能说相对宽一些或相对窄一些。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对社会中的关系必然有牵连,要使自己的言语达到彼此交流沟通的目的就必须掌握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来自于书本更来自于社交活动。我们常将那些只读书本知识却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称为“书呆子”,我想这更多的责任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应该更注重实际生活,大力倡导大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参加各项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充分地运用网络教学,向学生提出生活中的热议话题,使青年学生成为知识面宽广的社会适应型人才。

2.突破原有学习理念的束缚

杨振宁教授曾指出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学生只宜于考试,不宜于做研究工作,因为研究工作所要走的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按人家指出的路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你要去找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顺应和整合知识的过程比同化和记忆事实的过程更为重要,它会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知识的性质是不确定的,对真理的解释也是开放性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从不同角度组织信息片段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中有自我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是一种含有事实判断的融通性的体验,更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融通性的情感体验。因此,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学生是各门知识的阅读者、思考者、发现者、理解者、创新者与实践者,即将知识内化为个人思想智慧和信念的自我发展者。

(三)促进青年大学生由内化、认知向信念之升华

1.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往往是自主性和创造性都严重缺乏的群体,因此转变现有教育模式,随时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以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去开启学生思维之门,以真实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去引导他们认知和内化理论观点,以重在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堂情境设计来促进他们思想上的升华。这样才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及时的思考,无形中便突出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使青年大学生将知识的内化升华到人生信念

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它首先是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其次它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某种意义。概括起来说就是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性。事实认同与价值认同是每个思想理念与行为产生的前提。但是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了知识对于学生的价值,这也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

因此,只有设置有针对性和价值性的教育内容,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接受知识并且内化知识。然而真正促使内化向信仰转化的关键却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用真诚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投入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认知到的东西。一旦他们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达到高度的吻合,这种认知就会上升为一种人生信念,这种信念会变成我们行为的驱动力。

(四)促进青年大学生领悟角色向适应力提升

1.培养大学生的角色领悟力

当前我国社会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加上社会的腐败,教育体制僵化且与实际生活脱节,教育无用论的传播,大学生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出现了失误。自1998年我国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规模招生,并将高等教育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后,各地高校的师资,设施等软、硬件条件均得不到适应性的提升,于是便形成了高校的“超负荷”,这种状态使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低就业率导致青年大学生很难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角色,常常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社会反馈给大学生的信息也是:能力低,学历高,手低眼高等,大学生不务实似乎成了众人皆知的“事实”。大学生的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上大学和大学生的未来何在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新的思想文化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形成积极的角色体验。

2.促使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之后,就要使自己适应这种角色。这种由领悟到适应的过程即心理学中所说的积极地角色认同过程,它是个体与社会的一种互动过程。首先,在社会生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对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有何责任,他人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期望,自己作为大学生的目标何在等的知觉。其次,在学习与社交的过程中是否感到了高兴、自豪等积极地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大学生角色认知走向适应的关键环节。再次,当我们对作为大学生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时就会主动地接纳和维护这个角色,进而会考虑他人及社会对这个角色群体的期望。最后,是角色的适应,当我们融入了这个角色并且认同它时,我们就会有该角色下应有的行为,即言行一致。这样便弥补了我们传统教育中学生“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的缺陷。

(五)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与抵制诱惑之毅力

1.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心理问题多发的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生理发育成熟加剧了心理的急剧变化。随着各项生理机能的成熟,引发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这种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节奏的不同步,使得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大学生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陷入了焦虑状态。另一方面是学校和家庭的不当教育方式加重了学生的挫败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找出学生生活中和心理上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同时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挫折是生活的调味剂,没有困难的人生并不完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辛酸史与学生分享,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正如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教育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育过程中任务难度体现为“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生活亦如此,无论遇到多少问题只要我们肯动脑,多动手就能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独立性。

2.增强大学生抵制诱惑的毅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和功利的价值观渗透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大学生一般在20岁左右,这一年龄的性格,思维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浓郁的个性色彩和随意性,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容易产生理想化和形式化。随着大学校园里追求时尚潮流的日渐成风,大学生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例如一位女大学生要求网友为自己买iphone,竟然以自己作为交换的条件,这种以出卖灵魂来满足虚荣的事件已不在少数。青年学生的这种行为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各种诱惑面前毫无抵制的毅力。除此之外,网络庸俗文化及垃圾信息日益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对其思想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鉴于以上种种不良诱惑,学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设置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突出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传授的问题,还要唤起学生情感上的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加以印证,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与社会的结合点,在磨炼意志的过程中逐步的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毅力。

四、转变宁夏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模式

(一)学之谋、学之道、学之术三者的有机联系

依据科学主义的理念,把握德、智性特点,在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充分贯彻“何以为生”与“为何而生”的平衡教育理念,构成了现代青年大学生教育的深刻主题。这种教育是一种素质能力的培养,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了价值意义;这种教育是一种真实的教育,使他们在实践中具有求真、求实的人格育华;这种教育应该是对人全面发展的设计,使他们深深明确了“我能够”与“我应该”的平衡德智发展关系。

学之谋、学之道和学之术作为一个系统的结构,全面的揭示了对青年素质能力培养的功能,培养出信仰坚定、能力见长、价值多元、思维通达、适宜时势的人才。使我们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有本质的把握,更有助于我们对他们未来人格和能力素质规律的全面掌握。

1.学之谋:即谋划学习,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谋能力之育化

从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提出了他们能力培养中的一个转变和应具备的能力,显示了与他们同一心理与心理年龄相吻合的甄别力、选择力与自控力的培养。主要由认知式的知识之知向思维能力的育化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青年大学生三种能力的育化。

一是甄别力:主要包括明是非,知善恶,辨真伪,识美丑。

二是选择力:其中包括选择可变之事做,同时还要适应不可变之事。

三是自控力:包含控制诱惑的牵引和保持意志的韧力。

2.学之道:即遵何而学?解决所学知识或内容的结构特点之问题——依规律所遵守

从育化青年大学生能力与人格的内容结构出发,涵盖了他们精神成人的德智全面要素,使他们具备德智平衡发展的基础,创新学习的基本途径方法,体验亲情、友情、爱情及人情的感恩之情,领悟角色使然的人格魅力,育华坚韧、节制的意志品格,构成了每一个个体全面发展的诸多匹配要素之道。

3.学之术:即以何种方法来学习——谋方法之科学

从方法论的视角,提出了符合现代青年大学生完成全面学习并获得科学认识的四种方法。因习而知反映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宽泛知识基础;因悟而知反映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悟的作用与功效,体现了他们的亲知能力;因疑而知反映并适应了他们敏锐好奇的审视能力;因过而知反映了他们对自身成功与失败的反省能力,在理性与实践的成败对比之中,获得切己的真知。

所以,学之谋、学之道、学之术从培育青年大学生德智平衡的结构要素出发,结合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使其内化所学知识理念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诸功能要素,是对目前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设计的科学创新。极为重要的是这一科学设计体系,历经了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青年大学生的充分认同,取得了优良教学成效,这一科学设计在他们日后步入社会的生命实践中,获得了其能力全方位提升的理性直到意义。

(二)完成两种转化

1.程式化教材体系向能力体系转化

第一,对青少年完成德智平衡教育。人生德智需双修。人生论“智”,总离不开小至自我大至社会的生存实践环境,在践行中我们成就知识、本领和智性,并以我们行为结果所显示出的高效能令我们激奋,且满足我们的需要并再次激起新的需要,使我们在这样一个辉煌的世界中倍感自己的伟大;人生论“德”,却离不开我们对自身思想、理念以及行为的思考与感悟,我与他人之德境,我与自然之德境,我与人格之德境,无一不规定着“智”之方向,从整体性与根本性上思考德智之关系平衡,是人类及其行为科学的最高原则所在。所以,人只有灵秀之智,不足以构成有益人生;人只有仰慕之德,也不足以构成生存之绩效,只有秉承德性之崇高,与灵性之智慧的统一才会有辉煌人生。这种德智双修结构之型,构成了人生价值实现的合理基础。无此基础,偏智,不可得方向之正也;而偏德,不可得绩效之足也,平衡是也。

第二,对青少年完成情感体验教育。人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示的,而不是靠概念来完成的。尽管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概念的意义,但难于对青年大学生具有实际的情感奖酬和心理意义,尤其是大学课程道德教育就更是如此,以致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世界的依托和确证流于空泛,同时也常常因为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其实,这一教学现象就本质上讲,割裂了人们知觉和认识所包含的认知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的统一关系,进而也就割裂了认知接受态度中知、情、意、行的结构统一。

一般说来,大学生对道德内容的接受意愿,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能不能接受,其二是愿不愿意接受。其中,“能不能”接受取决于他们的智力因素水平,加之当代大学生又具有信息量大、个性多元化、理念新颖、视角多位等特点,因此,在“能不能”认知的环节上不存在大的问题,通常我们的教材也是能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知识水平。与此相比,“愿不愿”的问题却构成了我们课程道德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和难点。究其根本,无外乎两个本质因素:一为脱离生活实际;二为难以产生与生活实践给予体验一致的情感确证。因为情绪活动与认知活动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对事物本身反映,而是对事物与人自身关系的反映。换言之,情绪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而是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因此,在以上两个本质因素的作用下,在大学课程德育实践过程中,无疑会在学生认知并内化心理机制产生分离。

根据以上分析,需要我们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育,要求我们依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景,使受教育者亲身经历并启动心智去感受、参与、领悟和内省,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接受、理解、内化课程内容,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内化的过程。这是一种体验式的思想教育,是一种变“书本化”为“生活化”“人本化”的教育。它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达到知、情、意三者的统一,最终实现其道德行为的提高。

第三,对青少年完成学习创新教育。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无论如何离不开对知识、技能以及品德的学习。人生三大功课就在于知识之知、技能之知和德性之知,简言之,即习、悟、修。但学习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我们不断去掌握新知识体系,而是在掌握中不断超越与创新,学习的要旨不在于已知,而在于不断在已知中向前并不受其束缚。所以,在生命的学习中,阻碍我们的不是那些未知的体系,而是那些已知的体系。有人饱读诗书,却不能森罗万象;有人略通文墨,却能脱口成章。此中主要差别,在于前者长于求知,而不谙于致用;后者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以最少的知识,作最大的创新思维。认真思考一下,世界的悲剧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缺乏想象力。更大的悲剧在于我们的教育常常使我们失去了对已知领域的怀疑和对未知领域的假设能力。

创新之学习,其形为流畅性、独特性和发散性;而创新之学习,其质则为创新之人格具备。

优良的创新人格要素,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释放源,因此,悉心关注自身创造性人格的发育状态,自觉地剔除有碍于开拓、创新的不利因素,对于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创造性人格,就是人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拥有进取向上的探索精神和不断更新的生活态度。为此,创造技法很多,但青年在学习中,应依据这种创造性人格,主动自觉地去完成以下创造性的自觉意识。

一是打破知觉背景,即着重研究怎样向新的方向发展,或使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出现新的推延。

二是打破认知背景,即着重研究怎样向新的方向发展,或使解决问题的方式出现新的转机。

三是对复杂性事物的局部性理解,即对复杂事物的应变自如的能力。

四是长时期无限制的反应选择。即容纳事物的尽可能发展,使有益于创造性发展的条件尽可能地成熟。

五是推延评价。先驱避理性的、逻辑的干预。动员最活跃、最广泛、最无羁的创意展示出来。

六是运用广泛的策略。不排斥各种相关信息的启示,力争通过比较、归纳,提出接近完善的思路来。

七是摆脱行动方案。可以检阅一下既定方案、既定规则、规定步骤是否合乎创新要求,这种摆脱不是指永久的行为态势,而是一种为矫正行动方案,使之有利于创造性发挥所采取的手段。

八是创造性地理解,即采用多数人的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而不应囿于一己之见,这将有助于在比较中深入地理解新信息的价值所在,并从中发现可供利用的机遇和优势。

第四,对青少年完成行为规范教育。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应深深地感悟到我们的需求满足是通过社会的形式才能完成,通过自我对社会所需的角色扮演才能获得,所以,角色包含着规范要求,规范要求又包含着“应该”对“能够”的制约。“能够”表示认知和操作能力及范围和程度,“应该”表示道德规范的要求。人应该做的事肯定是他能够做的事,但人能够做的事却未必是应该做的。人若不受“应该”的束缚,就存在其“能够”的范围内无所不为。使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能够”的达及范围与程度更为广泛有力。为此,在“能够”中国应有规范限定,在“应该”中会有角色要求,这不仅仅是人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体生命存在与发展不得不取得的社会形式。人所有的本性都想放纵,而所有的社会都将有制约。放纵,于自然天性而来;制约,自社会需要而设。

很显然,自然之道需要人自觉遵守,此乃人生命存在于发展之律意义所在,社会之规需要人们遵守。所以,人类因德智而精要,因规则而美丽,为我们世界的和谐,为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青年大学生需要在“我能够”的魔欲支配下达到“我应该”的规范之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年大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起来。

第五,对青少年完成意志升华教育。个体生命的实践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同,难以离开对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及升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并能主动支配行为使之符合于目的和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这不仅包含了认同,还包含了他对行为付出的高度自觉性。

二是我们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有对自己行为作出决定和采取决策的意志品质。果断,坚决的决断,是生命实践中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既不失时,又不失误;犹豫不决,踌躇不前不该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所该具有的成功品质,如果青年大学生犹豫不决将很难在学业和事业中取得成功。

三是坚忍的意志培养,即一种为实现既定目标而继续努力拼搏的意志品质。坚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并能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克服种种困难,这表现出一个生命个体的可贵品质。因为每个人可能都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但未必个个都具备克服困难的毅力。

四是自制力及其培养。自制力是生命个体能调整自身行为方向的意志品格。其实,“富贵不能淫”要比“贫贱不能移”更值得敬重,因其自制力的强度系数更高。人生“由凡入圣容易”,而“因圣入凡难”亦是这个道理,对当代青年来讲,这一立足品质更为重要,它涵盖着坚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克制自己情感、情绪的牵引,完善自我的定力所在。

2.知识理论体系向信念信仰体系转化

第一,补充社会实践教学形式。现今的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高校对于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最大的失误是与生活世界相脱离,尤其是与转型期的生活世界相脱离。这种失误不仅难以使青年大学生认识已有的生活和创制新的生活,而且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正逐渐失去生命力。例如:中国的家庭教育、自发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着严重的分离局面。学校进行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育,家庭和社会现实进行的是注重私利、从个人出发的教育;学校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理想的人生观教育,家庭和社会现实却给予的是注重实惠、注重功利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校进行的是坚持原则、捍卫真理的教育,家庭和现实则给予的是注重关系、明哲保身的教育;学校进行的是执著的人生观教育,家庭和现实则是玩世不恭的教育。

著名的教育学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因为没有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教育对象是不会把任何认识上升为信念的。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大学生一直是被视为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无条件认同者和遵从者,他们既无权质疑,更无权尝试提出新的道德行为取向。而就实践过程来看,我们的受教育者所表现出的“知而不行”“言而不信”的现象严重,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于: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形式上是书本对书本;内容上是“应该”对“应该”,缺乏实证这些理论教育的有效实践途径和体认。

实践出真知,但就学习来讲,虽然每一种学习都源于实践,但必须分清每种学习由时间而伴随的特点所在。知识的学习,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它重在习得和理解;技能的学习,解决能不能的问题,重在实践操作和训练;道德的学习,解决信不信的问题,重在能否有相应的情感体验。而我们的课程道德教育实践,在与实践的关系上常处于分离状态,尤其是在教师的说教与学生对这一说教在实践上的情感体验之间,更是如此。

第二,强化情感体验。我们传统的约束性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情感与价值相分离的道德教育模式,缺乏支撑价值规范的情感体验,缺乏亲近感和亲切感的教育,因而也缺乏自身魅力和吸引力。道德教育不道德,终将使道德教育对体验者缺乏实际的生活价值,使他们失去兴趣,对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构成伤害。事实证明,真正唤起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才能使体验者带来情感上的愉悦感,并以这种体验确证他所接受的规范,进而把持信念、自觉行为,直至真正建立起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

青年大学生的课程道德教育实践中,教师与他所讲的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游离可能性,即讲授者在讲台上所讲的道德知识,课程只是口头上的,他自己可以没有相应的体验,甚至自我也未必相信,但可以是“滔滔不绝”并要求学生相信和践行。这使得学生在意愿和生活逻辑中遭遇两难。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换这种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超越时时处处由一方来“明辨是非”的道德教育,把源于生活的道德实践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引入课程道德教育,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实践证明,实践者真正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易入其脑、浸其心,一旦与他所接受的道德规范教育达到确证,才能成为其德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提升其道德境界。“只有当人内心体验某种价值,或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的实存性。心理生物学家认为,带有强烈情感内容的体验,与其随之而来的是神经元受到强烈的刺激,刺激的强度导致有关神经元在很长时间里对相似的刺激变得更为敏感和更易于产生响应。”很明显,切己的领悟有赖于体验活动的强烈个人色彩,是个人化的经验。因此,重视青年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活动,才能使当代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适合青年大学生,从而对其产生影响,成就其良好的心性品质。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地处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偏远省区。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是处于滞后状态的。然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并不意味宁夏的一切社会文化事业都乏善可陈,无足轻重。事实上,在整体的社会综合实力与发达省份相比有差距的现实条件下,由于有关政策和措施得力,经过奋力拼搏,偏远省区在一些特殊领域是可以“一枝独秀”、走在全国前列的。也就是说,比拼综合实力,拿团体冠军,西部偏远省区可能暂时还不具备相应条件。然而,经过精心策划和认真的准备与劳作,集中优势兵力拿下一、二个单项锦标,则是完全有可能的。新世纪以来,宁夏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处于奋力追赶先进省区的状态,而宁夏的文学艺术事业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独领风骚的喜人景象。文学艺术家们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风潮的推动下,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以旺盛的精神状态,情绪饱满地投身于各自的艺术创作领域,挥洒勤奋耕耘的汗水。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宁夏的文学艺术创作已经结出了相当丰硕的果实。这些优秀成果不仅在宁夏、在西部地区,获得了很高评价,即使在人才荟萃、佳作迭出的中国文坛和艺坛,也赢得了由衷的喝彩和真诚的掌声。应该说,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宁夏现象”已经形成。因此,梳理十余年来宁夏文学艺术创作所取得的不俗业绩,总结宁夏文学艺术事业逐渐繁盛的原因,瞻望宁夏文学艺术事业的未来走向,便成为摆在宁夏文艺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不容回避的艺术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