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吞服或误服强酸或强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可引起急性腐蚀性食管炎和急性腐蚀性胃炎,常伴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强酸可使蛋白质或角质溶解或组织灼伤,使口腔、食管和胃的黏膜出现腐蚀性病变,甚至引起穿孔。强碱与组织接触后,迅速吸收组织内水分,并与组织蛋白结合为胶冻样碱性蛋白盐,造成严重的组织坏死和溃疡。食管、胃病变的程度与腐蚀剂浓度、接触时间长短、胃内有无食物等因素有关。后期可出现食管瘢痕性狭窄和幽门梗阻。
一、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为口腔、胸骨后至上腹部剧烈的疼痛和烧灼感,常伴恶心、呕吐。
2.黏膜严重损伤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喉头水肿可致呼吸困难。
4.可伴有全身症状,如虚脱或休克及并发感染的症状。
二、诊断要点
1.病史。迅速了解所吞服或误服腐蚀剂的名称、数量和接受医治的时间。
2.口腔黏膜腐蚀,早期为黏膜灼伤,随即形成不同色泽的结痂,周围黏膜水肿。
3.急性期禁止做内镜或X线钡剂检查,以免造成穿孔。急性期数周后(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短于3~4周),如患者有吞咽困难等症状,可小心地进行内镜或X线钡剂检查,了解食管、胃黏膜损伤情况及有无消化道狭窄。
4.注意消化道外症状,如虚脱或休克,局部并发的感染症状,并注意尿量,以确定有无引起肾小管损害和肾衰竭。
三、治疗措施
1.用清水冲洗口腔局部灼伤,涂4%氢化可的松软膏2~3d。若无消化道穿孔症状,应立即给患者饮用牛奶以稀释腐蚀剂。
2.一般禁止催吐、洗胃、插入胃管,以免引起消化道穿孔。但口服酸或碱后能迅速就诊,估计消化道灼伤尚不致太深时,可谨慎洗胃。通常使用较软的洗胃管,轻轻插入,用手工洗胃。洗胃前先吸尽毒物,灌入适量牛奶或蛋清以吸附毒物,保护消化道黏膜。洗胃液一般采用清水或清洗盐水。不必顾虑酸、碱可吸水放热加重灼伤的理论,因为洗胃液速进速出,实际温度不会太高。反复洗直至洗胃液无酸、碱气味为止。洗胃后必须保留胃管,可及时吸出坏死组织,达到适当减压,防止穿孔及毒物吸收;监护有无消化道大出血;病情稳定后还能经胃管做鼻饲以维持营养;又能起防止食管狭窄的作用;也可为将来必须做食管扩张术时保持一条方便之路。此管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此管通常插2~3个月,直至能正常进食,食管及胃不会再挛缩狭窄为止。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休克、抗渗出、抗毒血症、增加机体应激功能等作用,对减轻化学灼伤及瘢痕形成,对保护重要脏器起重要作用。必须早期、足量、短程使用。使用不当有碍灼伤愈合,易致继发感染、发生应激溃疡、引起严重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4.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悬液10ml,3~4/d,一般不用弱酸或弱碱去中和强碱或强酸,以免酸碱反应产生的热量加重对黏膜的损害。
5.有剧痛者,酌用哌替啶(度冷丁)等止痛药。如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应做气管切开和吸氧。
6.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7.急性期需禁食,以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休克者,应给予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治疗。
8.食管或胃穿孔并发弥漫性纵隔炎、腹膜炎者,应立即手术修补。
9.急性期后,疑有食管狭窄者,可做食管吞钡摄片或内镜检查,了解狭窄情况,局限性狭窄者,可考虑在内镜下做扩张术,多发性狭窄则以手术为佳。
10.并发幽门梗阻者,可先做气囊扩张,无效者宜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