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 醚
【临床特点】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工作场所中甲醚浓度较高时,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吸入后可引起咳嗽、胸闷、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性。
【处理措施】
1.个体防护
(1)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2)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3)眼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4)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5)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6)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急救措施 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掉污染衣服,清洗皮肤。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吸氧、镇静、止咳。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二、乙 醚
【临床特点】
乙醚中毒患者如有肯定的毒物接触史,要分析症状的特点,出现的时间和顺序是否符合某种毒物临床表现的规律性。要进一步根据主要症状,迅速进行重点而必要的体格检查,注意意识水平、呼吸、脉搏、血压情况,给予紧急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再进行系统而细致的补充检查。要注意呼吸有无蒜味,有无瞳孔缩小,肌纤维颤动、支气管分泌增多和肺水肿等。经过鉴别诊断排出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后,做出乙醚中毒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乙醚中毒时,应常规留取剩余的毒物或可能含毒的标本,如呕吐物、胃内容物、尿液、粪、血标本等。必要时进行毒物分析或细菌培养。毒物分析虽很重要,但不能等待检查结果报告后才开始治疗。对于慢性中毒,检查环境中和人体内毒物的存在,有助于确定诊断。
【处理措施】
1.预防措施 在使用乙醚时,如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一般不致引起中毒。若有大量乙醚蒸发逸出时,应注意防毒、防火和防爆。
2.急救措施
(1)口对口人工呼吸,用麻醉机等复苏器械,面罩下加压供氧,争取时间和条件从气管人工供氧呼吸,并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等,都为紧急必要的措施。为了使乙醚尽快的呼出,减轻延髓麻痹的程度,在用复苏器进行呼吸时,当吸气时关闭排气活门,使氧气充大呼吸囊,正压压气入氧气数次,然后将活门开放,挤出呼吸囊内的气体,可清除肺内的乙醚,降低血液内醚的浓度,有利于延髓麻痹的恢复。
(2)在抢救呼吸同时,应针对血压剧降,心肌缺氧,心搏无力,心律失常以及酸中毒等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应注意脑水肿及其他方面对症处理,并做好心搏骤停的抢救准备。
(3)吸入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或给吸入含二氧化碳的氧气。如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可注射阿托品等。有呼吸障碍时,酌用适量呼吸中枢兴奋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人工呼吸器正压给氧。如出现“乙醚惊厥”,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20ml葡萄糖溶液内由静脉缓慢注射,同时应用地西泮、短效巴比妥类等镇惊药物。如有肺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等,速作相应处理。其他为对症治疗,必要时换血。
(4)内服中毒时,口服或灌入适量蓖麻油,继之催吐,并用微温水洗胃,至无乙醚味为止。洗胃后可给牛奶、生蛋清等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其他参阅吸入中毒的对症处理。
3.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为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
三、氯甲基甲醚
【临床特点】
1.眼和咽喉刺激症状。
2.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处理措施】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防护:参见呼吸系统防护措施。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5)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急救处理 应迅速脱离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预防感染及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
3.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为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四、芥 子 气
【临床特点】
各种状态(蒸气、雾态和液态)的芥子气接触人体的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较大剂量芥子气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因此,芥子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呈多种多样,其主要表现如下。
1.皮肤损伤 皮肤接触芥子气时无明显刺激症状,经潜伏期(液态2~6h、蒸气6~12h)后,皮肤出现红斑,界限清楚有灼痛。再经18~24h,红斑区出现众多小水疱,后融合成大水疱,边缘充血水肿,疱液清亮呈琥珀黄色,后变浑浊,凝结成胶胨状,局部疼痛,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易致感染。芥子气液滴染毒皮肤可产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脱落也形成溃疡。经适当治疗,红斑在3~5d后变暗,形成暂时性色素沉着。浅水疱7~10d愈合,深水疱15~20d愈合。凝固性坏死经切痂植皮,1个月愈合。溃疡治疗不当或合并感染,则愈合时间常达数月。
2.眼损伤 眼对芥子气最敏感,根据芥子气状态不同、剂量不同,而出现不同临床表现,如不同程度的结膜炎和角膜炎,液滴溅入眼内可致结膜溃疡、角膜坏死穿孔和全眼球炎等,最后可导致眼球萎缩失明。
3.呼吸道损伤 轻度损伤有鼻、咽、喉的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发生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严重损伤主要表现为从上呼吸道到细支气管的黏膜坏死性炎症,黏膜坏死形成假膜性支气管炎,假膜脱落可阻塞小支气管,继发感染可致化脓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
4.消化道损伤 由误食污染水或食物引起。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溃疡,重者可致消化道穿孔。
5.全身吸收中毒 主要表现为早期中毒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造血功能抑制,肠黏膜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和全身代谢障碍。造血和免疫功能抑制可继发感染、出血和后期的贫血。肠道黏膜炎症产生血性腹泻,并发脱水和休克。实验室检查芥子气中毒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全身吸收中毒时,血和生化常规检查可判断中毒的程度和预后。
【处理措施】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防护:参见呼吸系统防护措施。
(3)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4)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5)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急救处理
(1)现场急救:对染毒部位进行消毒(消除毒剂)处理。
①皮肤。用军队配发的粉状消毒手套消毒。如无制式消毒手套,先用吸水物质吸去皮肤上毒液,后用下述消毒液局部处理,25%氯胺水溶液、5%二氯胺乙醇溶液或1∶5含氯石灰水溶液或洗消净等。消毒10min后以清水冲洗。无上述消毒液时也可用肥皂、洗衣粉、草木灰或其他碱性物质洗涤局部,或用大量清水冲洗也能减轻损伤。
②眼。以0.5%氯胺水溶液或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或以大量清水冲洗。
③呼吸道。以0.5%氯胺或2%碳酸氢钠溶液或大量清水漱口,灌洗鼻、咽部。
④消化道。以0.5%氯胺、2%碳酸氢钠溶液或1∶2 000锰酸钾水溶液或清水,反复灌洗10余次。晚期禁止洗胃,以防胃穿孔。
(2)后续治疗:芥子气中毒目前无特效抗毒药物,采用一般对症综合治疗。
①皮肤损伤。对红斑的处理与接触性皮炎相同,旨在减轻局部灼痛与后期的瘙痒,用抗炎消肿的霜剂如曲安西龙霜(醋酸去炎松霜)等涂敷即可。浅水疱治疗与一般热烧伤相同,旨在保护创面促进愈合,防止强烈理化刺激与感染。深水疱与凝固性坏死在一般外科处理后切痂植皮,以免遗留慢性皮炎或长期不愈。
②眼损伤。消毒冲洗结膜囊后以抗生素、激素类抗感染消炎,如双霉松眼药水点眼。有角膜损伤疼痛剧烈者以0.5%丁卡因(的卡因)或1%乙基咖啡(狄奥宁)点眼,以1%阿托品点眼扩瞳以免虹膜粘连。
③呼吸道损伤。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溶液,口服止喘化痰药物,全身及雾化吸入抗生素防治感染。有假膜形成时雾化吸入糜蛋白酶,促使假膜溶解咳出,如发生呼吸道梗阻,按常规处理。
④消化道损伤:洗胃后对症支持疗法。
⑤全身吸收中毒。a.中毒早期(30min以内)静脉缓慢注射25%硫代硫酸钠60ml。b.抗休克,维持液体、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c.选用适当抗生素防治感染。d.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输全血或根据病情予以成分输血,白细胞减少时注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计数低于1× 109/L时,皮下注射GM-CSF,剂量5~10μg/kg或非格司亭(人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非格司亭,G-CSF)剂量5~10μg/kg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1/d;至白细胞升至3×109/L以上为止;有出血倾向时适当使用巴曲酶(立止血)等止血药。
3.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
五、甲 醛
【临床特点】
甲醛中毒为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引起的以眼、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口服或皮肤接触也可引起相应损伤。
1.甲醛刺激反应 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胸部听诊及胸部X线无异常发现。
2.轻度中毒 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胸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除出现肺纹理增强外,无重要阳性发现。
3.中度中毒 根据下列表现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度中毒:①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胸部听诊有散在的干、湿性啰音。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加。②胸部X线检查有散在的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4.重度中毒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①喉头水肿及窒息;②肺水肿;③昏迷;④休克。
5.口服中毒 首先表现为口、咽、食管及胃部烧灼感,口腔黏膜糜烂,上腹剧痛,有血性呕吐物,伴腹泻、便血。严重者发生胃肠道糜烂、溃疡、穿孔,以及呼吸困难、休克和昏迷,肝肾功能损害。
6.皮肤损害 皮肤接触甲醛可引起刺激性和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粟粒至米粒大红色丘疹,周围皮肤潮红或轻度红肿,瘙痒明显。
【治疗措施】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2)眼防护:参见呼吸系统防护措施。
(3)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5)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内、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急救处理 无特殊解毒药,主要为对证和支持治疗。
(1)迅速脱离现场,静卧、保温。短期内吸入大量甲醛蒸气后,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h,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必要时吸氧,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给予止咳、解痉药物。
(2)注意观察,防止肺水肿。必要时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3)误服后尽快洗胃,洗胃后可给予3%碳酸铵或15%醋酸铵100ml,使甲醛变为毒性较小的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并口服牛奶或豆浆,以保护胃黏膜。
(4)皮肤和黏膜接触后,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
(5)过敏者可给予抗过敏药物。
(6)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预防感染。
3.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为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六、乙 醛
【临床特点】
1.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人体危害 低浓度引起眼、鼻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吸入尚有麻醉作用。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可致死。误服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麻醉作用及心、肝、肾损害。对皮肤有致敏性。反复接触蒸气引起皮炎、结膜炎。慢性中毒类似乙醇中毒。表现有体重减轻、贫血、谵妄、视听幻觉、智力丧失和精神障碍。
3.急性毒性 LD501 930mg/kg(大鼠经口);LC5037 000mg/m3,0.5h(大鼠吸入),此浓度使动物出现明显的兴奋症状;15min后即出现麻醉;存活者迅速恢复。动物尸检主要发现为肺水肿。猫接触2g/m3时则出现严重刺激症状,20g/m3浓度时,经1~2h,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4.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类似乙醇中毒。表现有体重减轻、贫血、谵妄、视听幻觉、智力丧失和精神障碍。
5.代谢 乙醛主要经呼吸道和胃肠道进入机体。吸入的乙醛蒸气40%~70%留在呼吸道,进入血液的乙醛在红细胞中的浓度约为血浆的10倍。体内乙醛主要经肝NAD依赖性醛脱氢酶氧化代谢成乙酸,进一步生成CO和水排出体外。乙醛也是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是乙醇经肝NAD依赖性醛脱氢酶氧化代谢形成的。
6.中毒机制 乙醛为乙醇在体内代谢的一种产物,可引起脸潮红、心悸及血压下降等不适症状。这些作用可由于同时接触二硫代秋兰姆(又称“Antabuse”,可做戒酒药及橡胶抗氧化药)、氰酰胺和二甲酰甲酰胺而加刷,乙醛为香烟雾中的成分之一,具有纤毛毒性,可减少肺巨噬细胞数。
7.刺激性 家兔经眼4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8.致畸性 高等动物致畸性实验结果阴性,但可引起植物及低等动物染色体畸变。
9.生殖毒性 小鼠静脉最低中毒剂量(TDL0),120mg/kg(孕后7~9d用药),胚泡置入后死亡率增高,对胎鼠有毒性。
【处理措施】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眼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5)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应急处理
(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现场。必要时吸氧,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给予止咳、解痉药。早期给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出现肺炎或肺水肿时应及早对症处理。
(2)误服后尽快以清水洗胃,洗胃后可给予3%碳酸铵或15%醋酸铵100ml,并口服牛奶或豆浆,以保护胃黏膜。
(3)皮肤和黏膜接触后,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更换被污染衣服。
(4)过敏者可给予抗过敏药。
3.灭火方法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
七、丙 酮
【临床特点】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
1.初期有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等表现。重症出现痉挛甚至昏迷。
2.口服后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酮症酸中毒。成年人误服20ml无影响,200ml可造成暂时性意识障碍。未见死亡报道。
3.丙酮对眼的刺激症状为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的浸润。
4.尿中有丙酮,血象没有明显变化。
【处理措施】
1.人身防护
(1)吸入: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应佩戴合适的呼吸器。
(2)皮肤: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冲洗器具。佩戴化学防溅眼镜,必要时可佩戴面罩。
2.急救措施 目前无特殊解毒药,对症及支持治疗。有酸中毒者应用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眼接触: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min。
(3)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min。
(4)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ml。
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3.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为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
八、甲 乙 酮
【临床特点】
1.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健康危害 对眼、鼻、喉、黏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2-己酮混合应用,能加强2-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3.毒性 属低毒类。
4.急性毒性 LD503 400mg/kg(大鼠经口);6 480mg/kg(兔经皮);LC5023 520mg/m3,8h(大鼠吸入);人吸入30g/m3,感到强烈气味和刺激;人吸入1g/m3,略有刺激。
5.刺激性 家兔经眼80mg,引起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3 780μg(24h),轻度刺激。
6.致突变性 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啤酒酵母菌33 800ppm。
7.生殖毒性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3 000ppm(7h),(孕6~15d),致颅面部(包括鼻、舌)发育异常,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致凝血异常。
【处理措施】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2)眼防护:必要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5)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3.灭火方法 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九、环 己 酮
【临床特点】
1.主要损害是急性神经系统兴奋作用,可有四肢瘫痪、体温下降、流涎、心率减慢。
2.对眼、鼻、咽部有刺激感。
【处理措施】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眼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5)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急救措施 主要是对症处理,皮肤黏膜接触者,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者饮足量温水,催吐。
3.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十、苯氯乙酮
【临床特点】
1.急性毒性 动物半致死剂量(LD50),127mg/kg(大鼠、食入);动物半致死浓度(LC50),59mg/m3(小鼠、吸入)。
2.中毒之症状 α-苯氯乙酮可经由吸入、皮肤接触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会胸部灼热感、呼吸困难、呕吐、发疹、灼伤、视物模糊。高浓度下可能引起急速而严重的中毒,甚至致命。
(1)吸入性中毒之症状:吸入α-苯氯乙酮会造成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咳嗽、流泪、延迟性的肺水肿。肺水肿的症状可能延迟12h产生。
(2)皮肤接触性中毒之症状:发疹、灼伤或刺激感。
(3)食入性中毒之症状:肠胃刺激感。
(4)眼接触性中毒之症状:灼热疼痛感,视物模糊并流泪。
【处理措施】
1.个人防护
(1)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9.5%者:①正压式全面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SCBA);②非气密式连身型化学防护衣(B级);③进火场消防衣(着火时);④化学安全护目镜;⑤护面罩;⑥防渗手套;⑦防护鞋(靴)。
(2)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19.5%者:①含有防有机蒸气及粉尘、燻烟、雾滴之化学滤罐全面型呼吸防护具;②非气密式连身防护衣(C级);③逃生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④化学防溅护目镜、护面罩;⑤防渗手套(耐化式);⑥防护鞋(靴)。
2.急救方式 α-苯氯乙酮中毒之抢救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而α-苯氯乙酮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将患者迅速搬离现场至通风处,检查患者之中毒症状,判断出中毒路径给予适当之救护。
(1)不管吸入性、接触性或食入性中毒之伤害,均可先给予100%氧气。
(2)若意识不清,则将患者置于复苏姿势,不可喂食。
(3)若无呼吸、心搏停止,立即施予心肺复苏术(CPR)。
(4)若患者有自发性呕吐,让患者向前倾或仰卧时头部侧倾,以减低吸入呕吐物造成呼吸道阻塞之危险。
(5)若患者食入或吸入性的中毒伤害,不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6)若患者接触到此物质,应立即使用肥皂和清水冲洗皮肤或眼,至少20min以上。
3.灭火方法 用化学干粉、二氧化碳、水雾、抗乙醇型泡沫灭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