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通量分型方法

高通量分型方法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高通量分型的液体操作分为96孔板、384孔板,甚至是1 536孔板等大批量模式。高通量方法的第二个要求是能获得足够量的DNA模板。除了极少的一两种方法外,几乎所有的分型方法都是基于PCR扩增基础上的,导致在数以千计的检测中DNA被大量消耗,使得DNA模板量成为高通量分析的一个制约因素,非PCR方法因此成为高通量分型的另一种选择。

对于高通量操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从样本制备到分型结果判断都要实现自动化,因此诸如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等传统的分型方法完全不适用于高通量分型分析。目前,高通量分型的液体操作分为96孔板、384孔板,甚至是1 536孔板等大批量模式。

高通量方法的第二个要求是能获得足够量的DNA模板。除了极少的一两种方法外,几乎所有的分型方法都是基于PCR扩增基础上的,导致在数以千计的检测中DNA被大量消耗,使得DNA模板量成为高通量分析的一个制约因素,非PCR方法因此成为高通量分型的另一种选择。

选择高通量方法的第三个标准是结果精确度,以及对于任一给定的分析所需消耗的时间和体力。技术人员对整个流程中每个细节进行优化所耗费的时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缺少的或不正确的基因型结果,哪怕是只占样本总体的一小部分(<10%),也会导致分型分析所需时间翻倍。个别样本要么必须在从原始孔板出发,对第二步进行重新分析,要么就对同一来源样本重复一次。因此,设置和处理单一样本所耗费的平均时间需要作为重要一点来考虑。

第四个方面是分析成本,简单计算每个分析所耗费的成本并无意义,因为总体成本还必须考虑购买和维护用于样本存储、移液操作、热循环等的硬件设备以及分型软件的费用。一些方法耗费相对低的基础装备成本,较高的设施成本和低的分型成本,然而另外一些方法则恰恰相反,它们耗费较高的装备成本,较低的设施成本,而分型成本相对也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