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原尿除不含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和血浆相同。成人每天生成的原尿约180L。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靠滤过膜完成,滤过膜具有分子大小的筛网选择性屏障和电荷选择性屏障作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中分子以上的蛋白质绝大部分不能通过滤过膜,少量微量蛋白可以选择性被滤过。
2.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肾小管分为:①近曲小管,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蛋白质,Na+,K+,Cl-,HCO-3等绝大部分在此段重吸收;②髓襻:具有“逆流倍增”的功能,在尿液的浓缩稀释功能中起重要作用;③远曲小管:它和集合管继续重吸收部分水和钠,参与机体的体液酸碱调节。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功能 肾小管与集合管分别通过H+-Na+交换,K+-Na+交换,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实现泌H+、泌K+、泌NH3的排泄功能,并达到重吸收NaHCO3的作用。
4.肾功能的调节 有自身调节、肾神经调节、球管反馈和血管活性物质调节。
(1)自身调节:当肾的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10.7~24kPa),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
(2)肾神经调节:刺激肾神经可引起入球、出球小动脉收缩,但对入球小动脉作用更为明显,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
(3)球管反馈(TGF):到达远端肾小管起始段NaCl发生改变,被致密斑感受,引起该肾单位血管阻力发生变化,以便对更远端的肾小管做更精细调节。
(4)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调节作用。重吸收水分和无机离子的调节功能,如保钠排钾。
5.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测定
(1)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CCr):较早反映肾功能的损伤和估计肾小球损害程度。参考值为80~120ml/min。
(2)血清肌酐:测定方法有碱性苦味酸法和肌酐酶法。参考值:Jaffé反应动力学法、酶法:成人男性53~108μmol/L,女性44~97μmol/L,儿童18~53μmol/L。Jaffé反应终点法:成人44~133μmol/L,儿童27~62μmol/L。
(3)尿素测定:血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称为非蛋白氮(NPN)组分,NPN中,血尿素氮(BUN)含量最多。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终产物之一,肝内生成的尿素进入血循环后主要通过肾排泄,GFR减低时尿素排出受阻,血中尿素浓度即升高。
尿素测定方法有二乙酰-肟显色法和酶偶联速率法(尿素酶法),参考值:尿素酶法:Surea 1.8~7.1mmol/L,Uurea 250~570mmol/24h。
(4)尿酸的测定:测定方法为酶偶联测定法,参考值为:男性180~440μmol/L,女性120~320μmol/L。尿酸(UA)上升可见于:①GFR减退,但血中浓度变化不一定与肾损伤程度平行。②痛风。③核酸代谢亢进,见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④高血压、子痫等肾血流量减少的病变,因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清UA升高,但此时SCr常无变化。⑤其他:慢性铅中毒,氯仿及四氯化碳中毒。血清UA减低见于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Fancoi综合征、严重贫血等。
6.各试验的灵敏性、特异性 肾小球滤过率可作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标志,临床上主要以某种某些物质的肾清除率来表示。主要有:①菊粉清除率;②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内生肌酐清除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不如菊粉清除率准确,但由于其测定方法较简单,无副作用,临床较为常用。
7.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查 酚红排泄率可作为判断近端小管排泄功能的粗略指标。该试验由于方法学不灵敏,目前多数医院已经淘汰。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近端肾小管功能的试验。
8.肾浓缩稀释试验 参考值:24h尿量为1 000~2 000ml,日间与夜间尿量之比≥2∶1,夜间尿比重(SG)>1.020。肾浓缩减退时,尿浓缩试验异常为肾小管功能开始受损的最早期表现,尿稀释试验异常见于肾小球病变或肾血流量减少,在肾炎少尿、水肿时更为显著,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晚期,高血压肾病失代偿期。
9.尿渗量与血浆渗量 渗量测定目前普遍采用冰点下降法。参考值:尿渗量Uosm:600~1 000mmol/L,平均800mmol/L,血浆渗量(Posm):275~305mmol/L,平均300mmol/L,Uosm/Posm:(3~4.5)∶1。
Uosm为300mmol/L时,为等渗尿;Uosm<200mmol/L,为低渗尿,提示浓缩功能严重收损。Uosm/Posm直接反映重吸收后尿液中溶质的浓缩倍数,此值越高,说明尿浓缩倍数越大,提示远端肾单位对水的回吸收能力越强;此值减低,说明肾浓缩功能减退。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时此值≤1.2,尿Na+>20mmol/ L;肾功能衰竭时此值≤1;而小球损伤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此值>1.2,尿Na+<20mmol/L。
10.自由水清除率 自由水清除率(CH2O)指单位时间内,使尿液达到等渗时需从尿液中减去或加入纯水的量。CH2O正值表示肾稀释能力,负值代表肾浓缩能力。CH2O持续接近0表示肾不能浓缩或稀释尿液,排出等渗尿,是肾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不全早期。CH2O测定有助于鉴别非少尿性肾功能不全和肾外因素的氮质血症,前者CH2O接近于0,而后者正常。
11.尿微量白蛋白及转铁蛋白
(1)尿微量白蛋白(mAlb):指尿中白蛋白(Alb)排出量在30~300mg/24h范围内,即已超出正常上限(30mg/24h)但尚未达临床蛋白尿水平的中间阶段。mAlb对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是高血压性肾损伤的早期标志,可作为妊娠诱发高血压肾损伤的监测。
(2)转铁蛋白(Tf):肾小球损伤发生时尿中Tf排出增加。尿中Tf浓度与Alb相比很低,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首选mAlb。
12.尿中有关酶学检查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肾损伤和抗生素肾毒性反应的良好指标;尿NAG、β-葡萄糖苷酶(GRS)在诊断尿路感染时价值高;肾移植排斥反应时,溶菌酶(LYS)、GRS、NAG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LDH、ALP、GRS可诊断、鉴别诊断肾良性和恶性肿瘤。
13.尿低分子量蛋白 在尿蛋白中把分子量低于50ku的一组标记称为低分子量蛋白(LMWP),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时,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障碍,尿中低分子量蛋白质排泄增加,称肾小管性蛋白尿。
(1)α1-微球蛋白(Uα1m):是LMWP中首选指标,肾小管吸收功能损伤时Uα1m即增加。
(2)尿β2-微球蛋白(U-β2m):主要用于肾小管损伤的监测,肾前性因素增高可见于自身免疫病(SLE、干燥综合征等)、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消化系及呼吸系恶性肿瘤)。
(3)其他小分子蛋白、溶菌酶、尿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