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用中成药治痔疮

如何用中成药治痔疮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防止药物污染内裤,可将配备的无纺胶布贴于内裤上。适用于内外痔,痔漏,肠风下血,直肠炎,肛窦炎及内痔手术止血等。早晚或大便后塞于肛门内,1次1粒,1日2次,或遵医嘱。适用于治疗各期内痔出血,可作为治疗痔疮的辅助药物。用药期间,宜戒酒及煎炸之食物。适用于痔疮便血,发炎肿痛。孕妇忌服,3岁以下儿童慎用。饭后服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克,1日2次;内痔、混合痔7天为1个疗程;肛瘘21天为1个疗程。

(1)消痔软膏:处方由熊胆粉、地榆、冰片组成。每支装2.5克或5克。用药前用温水清洗局部,将药膏均匀涂覆患处,每次2.5克,每日2次,外用清洁纱布覆盖。具有消肿、止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炎性、血栓性外痔,内痔(Ⅰ期、Ⅱ期)属风热瘀阻或湿热壅滞证。孕妇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处方由麝香、牛黄、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炉甘石组成。每支10克。外用,1日2次,早晚各1次,用前洗净肛门。用于外痔和肛裂时,可将药膏直接涂敷患处;用于内痔、混合痔时,将注入器套在药膏管口上,拧紧后,将注入器插入肛门内,挤入适量药膏后,弃去注入器。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功效。适用于痔疮肿痛,肛裂疼痛。

(3)肛泰软膏:处方由盐酸小檗碱、地榆炭、五倍子、人工麝香、冰片组成。辅料为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每支装10克。外用,1日1~2次,早晚或便后使用。使用时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将药管上的盖掀下,用盖上的尖端刺破管口,套上配备的保洁头,插入肛门内适量给药或外涂于患部,用药后用纸巾擦净保洁头,套上护盖,以备下次使用。为防止药物污染内裤,可将配备的无纺胶布贴于内裤上。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4)黑宝熊胆痔灵膏:处方由熊胆、冰片、炉甘石(煅)、珍珠母、胆糖膏、蛋黄油、凡士林组成。铝塑复合软管包装,每小盒1管,每管10克。外用,洗净肛门,涂布于肛门内外,1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止痒,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内外痔,痔漏,肠风下血,直肠炎,肛窦炎及内痔手术止血等。孕妇慎用。

(5)九华膏:滑石粉、硼砂、川贝母、龙骨、冰片、银朱。每支10克。每日早晚或大便后敷用或注入肛门内。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适用于发炎肿痛的外痔、内痔嵌顿、直肠炎、肛窦炎及内痔术后(压缩法、结扎法、枯痔法等)。忌食辛辣食物。有排便感。

(6)马应龙麝香痔疮栓:麝香酮、人工牛黄、珍珠、冰片、三七、五倍子、炉甘石、颠茄流浸膏。每枚0.33克。早晚或大便后塞于肛门内,1次1粒,1日2次,或遵医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类痔疮、肛裂。孕妇禁用。

(7)复方消痔栓:处方由五倍子、大黄、青果核(炭)、白螺蛳壳(煅)、冰片组成。每粒重2克。肛门直肠给药。1次1粒,1日1~2次。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各期内痔出血,可作为治疗痔疮的辅助药物。孕妇禁用。

(8)化痔栓:处方由苦参、冰片、五倍子等组成。每枚1.4克。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入1粒,严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收敛的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肿痛、肛门坠胀及肛裂等。用药期间,宜戒酒及煎炸之食物。本品在高温下受热易融化变形,但稍有变形、变软并不影响疗效,仍可将药栓冷冻后再撕开使用。

(9)肛泰栓:处方由人工麝香、冰片等组成。每粒重1克。直肠给药,1次1粒,1日1~2次,早晚或便后使用。使用时先将配备的指套戴在食指上,撕开栓剂包装,取出栓剂,轻轻塞入肛门内约2厘米处。适用于各种痔疮。孕妇禁用。

(10)九华痔疮栓:处方由大黄、浙贝母、侧柏叶(炒)、厚朴、白及、冰片、紫草组成。每粒2.1克。大便后或临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然后将药栓塞入肛门内。1次1粒,每日1次,痔疮严重或出血量较多者,早晚各塞1粒。具有消肿化瘀,生肌止血,清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痔疮、肛裂等肛门疾患。孕妇禁用。

(11)痔疮外洗药:芒硝、花椒、防风、黄连、鱼腥草、五倍子、甘草组成。每袋装50克。用时装入布袋,煎水熏洗。具有祛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痔疮,肛门痛痒。孕妇及妇女月经期不宜使用。

(12)脏连丸:处方由黄芩、槐角、地榆、生地黄、阿胶、当归、荆芥、黄连、猪大肠等组成。大蜜丸每丸重9克。口服,水蜜丸1次6~9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肠热便血,肛门灼热,痔疮肿痛以及内痔及肛裂出血,症见排便时或排便后,血液由肛门流出,早期仅带几条血丝或几滴血,以后逐渐加重及大量出血。孕妇禁用。

(13)槐角地榆丸:处方由槐角(炒)、白芍(酒炒)、炒枳壳、荆芥、地榆炭、椿皮(炒)、栀子(炒)、黄芩、生地黄组成。每丸重10克。口服,1次1丸,1日2次。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大肠积热,痔疮肿痛。孕妇慎用。

(14)痔疮内消丸(舒痔丸):处方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黄、胡黄连、牡丹皮、大黄、当归等组成。每次服15~20粒,每日2次。具有清热消肿、凉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痔疮肿痛、肛门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

(15)化痔丸:处方由盐霜柏(盐肤木)、白茅根、九里明(千里光)、田七、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等组成。每基片重0.26克,药用聚酯瓶,每瓶装54片。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具有清热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孕妇禁用。

(16)地榆槐角丸:处方由地榆(炭)、槐角(蜜炙)、槐花(炒)、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麸炒)组成。每丸重9克。口服,1次1丸,1日2次。具有疏风润燥,凉血泻热的功效。适用于痔疮便血,发炎肿痛。孕妇忌服,3岁以下儿童慎用。

(17)三七化痔丸:盐肤木、岗稔子、勒苋菜、千里光、白茅根、三七组成。每瓶30克。口服,1次3克(约2/5瓶盖),1日2~3次。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外痔清肠解毒;内痔出血脱肛,消肿止痛,收缩脱肛。

(18)痔瘘舒丸:处方由大黄、僵蚕、水蛭、全蝎等组成。每袋5克。饭后服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克,1日2次;内痔、混合痔7天为1个疗程;肛瘘21天为1个疗程。儿童患者用量酌减、或遵医嘱。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血,化瘀散结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壅滞之Ⅰ期、Ⅱ期内痔、混合痔及肛瘘。忌食辛辣食品及饮烈性酒。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忌用。急性血栓性外痔、急性肛周脓肿不属本品适用范围。

(19)痔康片:处方由槐花、地榆炭、金银花、黄芩、大黄等组成。每片0.3克。每次服3片,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轻度内痔属风热及湿热下注所致的少量便血、肛门肿痛、下坠感。部分患者服用此药后有轻度腹泻,减少服药量即可缓解。孕妇禁用。

(20)肛泰片:处方由地榆(炭)、盐酸小檗碱、五倍子、盐酸罂粟碱、冰片组成。每片0.5克,每盒4片。洗净脐部(神阙穴)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无纺胶布与PVC片分离,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牢固;1次1片,1日1次。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等。切忌口服。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敏性体质者慎用。

(21)痔速宁片:处方由白蔹、槐花、五倍子、黑豆、猪胆膏(相当于胆汁)组成。每板12片。口服。具有解毒消炎,止血止痛,退肿通便,收缩痔核的功效。适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等。宜戒饮酒及煎炸、辛辣刺激食物。

(22)强力痔根断:处方由胶原蛋白、芦丁、狭叶番泻果实干浸膏组成。每片片芯重265毫克。口服,1次2片,1日3次。疗程应不少于14天,如需长期服用,应不少于6个月,但每连服14天后可间隔1个月再服。适用于痔疮及其相关症状,如瘙痒、灼痛。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脱肛患者及孕妇忌服。有时会出现轻度腹泻。

(23)九味痔疮胶囊:处方由三月泡、地榆、虎杖、黄连、柳寄生、无花果叶、大黄、菊花、鸡子白组成。每粒装0.4克。口服,1次5~6粒,1日3次;或遵医嘱。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内痔出血,外痔肿痛。孕妇忌服。

(24)鳖甲消痔胶囊:黄柏、地榆、槐角、栀子、忍冬藤、土大黄、鳖甲、地瓜藤。每粒装0.4克。口服,1次3粒,1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内痔出血,外痔肿痛,肛周瘙痒。用药期间,宜戒饮酒及食用辛辣之品。孕妇忌服。

(25)痔炎消颗粒:处方由火麻仁、紫珠叶、金银花、地榆、槐花、白茅根、白芍、茵陈、枳壳、三七组成。每袋10克。口服,1次10~20克,1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止血,止痛,消肿的功效。适用于痔疮发炎肿痛。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禁用;失血过多,身体虚弱者禁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