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位于胸腔两侧,左右各一,上连咽喉,器官与外界相通。在脏器里,肺的位置最高,故称“华盖”。两肺之间为纵隔,其间有心脏及神经、淋巴、血管等。
(一)肺主管人体一身之气,主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之气,呼出浊气,吸入清气,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即为此意。二是指肺主一身之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宗气,宗气积于胸中,贯注心肺,输布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组织得此气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三是肺气能助心行血。《内经》所说的“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就是指肺朝百脉,有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肺主气功能正常时,气机通畅、呼吸均匀、血行通调;若肺气虚则见气道不畅、呼吸不匀、咳喘、乏力、少气懒言等。
(二)肺能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所谓宣发,有宣布、发散之意,是指肺把宗气、血液、津液输布、发散到全身的功能,内而脏腑经络,外至肌肉皮毛,无所不到。正如《灵枢·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里所说“上焦开发”主要是指肺的宣发功能。所谓肃降,含有清肃下降之意。肺居上焦,主呼吸,其气机以下降为顺,只有肺气肃降,呼吸才能均匀平稳,不咳不喘,其次是肺为娇脏,不能容外邪如烟浊痰湿、风寒燥热等邪内侵,通过宣发肃降而将诸邪清肃于外。若肺失宣降则可致肺气上逆、肺气壅闭等,可见胸闷、咳嗽、喘息、痰多等症。所谓通调水道,是指肺有调节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水道是指水液排出的途径,如呼吸、汗液的蒸发、尿液排泄等。这一功能主要是由肺气的宣发肃降来完成的。宣发与肃降两种功能是互相依存、相反相成的。只有肺气宣发,津液才能疏散,灌溉周身;只有肺气肃降,废浊才会下降排出,所以称“肺为水之上源”。《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就是对这一代谢过程的概括。若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则可见鼻塞流涕、咳嗽气喘、胸闷、痰鸣,或见水肿、尿潴留等。
(三)肺主皮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皮肤、肌肉、汗孔、毛发等组织,是人体防卫外邪的屏障。所谓肺主皮毛,一是指肺主卫气,宣达于肌表,包围肌体,抗御外邪;二是肺朝百脉,输送水谷精微滋养皮毛腠理,使皮毛润泽、肌表固密;三是司汗腺开合,调节体温。汗孔,一名鬼门,又名玄门。肺司鬼门开合,开则肺气、汗液外泄,体内阳气亦随之外泄,以使过高之热降低;合则肺气内敛、鬼门关闭,减少阳气外泄,以增强抵御风寒湿燥诸邪侵袭之力。上三者正如《内经》所说的:“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之意。肺气盛则肌表固密、皮毛润泽、汗孔开合正常,抗病力强,不易受外邪侵袭;若肺卫之气不足,则皮肤干涩,肌表疏松,毛发憔悴,汗孔开合失司,易受外邪侵袭,甚则进而犯肺,而见发热、畏寒、咳嗽、喘促等。
(四)肺开窍于鼻
鼻是肺之门户,为气体出入之通道,主嗅觉,辨气味。这些功能的发挥与肺关系密切。肺功能正常则鼻腔通畅、滋润、呼吸自然、嗅觉灵敏,所以《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知香臭矣”。病理上,肺有病时则影响鼻的功能,如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常见鼻塞流涕、嗅觉减退;若肺热壅盛,热入气分,则见鼻燥、咳喘,甚则鼻翼扇动等。
(五)肺为声音之本
声音的发生与肺关系密切,声音虽出于喉,但其本在肺。肺气充盛则声音洪亮;肺气虚者声音低微;风寒犯肺常见声音嘶哑重浊;严重肺痨,可见声低,甚至失音,此称“金破不鸣”。
(六)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两者在生理上病理上互相影响,如肺气宣降正常,大肠之气亦通降,则传导化物正常,大便通畅;而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大便通畅,亦有助于肺气肃降。若肺失宣降,肺气不能下降,则见排便无力,津液不能下达则见大便燥结、排出困难;而大便燥结,积滞不通,又可影响肺气肃降,则见胸闷喘满等。
综上所述,肺有主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主皮毛的功能,有开窍于鼻、肺为声本的特点。中医所讲的肺,除具有呼吸功能外,还包括部分血液、体液代谢、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方面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