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行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媒体产业发展迅速,从种类到内容,城市居民对媒体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内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拥有报纸2119种、杂志9038种、图书出版社568家、音像出版社290多家、新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69家(播出广播节目1789套,电视节目2322套)、新闻网站150多家。可以看到传统的四大媒体中,21个城市的居民呈现了基本一致的媒介接触习惯,居民中接触电视和报纸的比例最高,接触杂志和广播的比例相对较低。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居民中接触互联网的比例已经超过广播和杂志。相对于传统媒体较为稳定的接触习惯和接触率而言,互联网的受众数量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结果就是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居民互联网的接触比例将在大大超过报纸和杂志。
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在2009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闻出版业大步前行,逆势上扬。目前,第一批101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单位转制工作按要求基本完成,103家高校出版社和268家地方出版社产业化工作全面完成。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
2009年的中国电影呈现出强劲态势:票房突破62亿、产量创新高、档期运作大热……乘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东风,许多国产影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赢。电影产业链条运作更加顺畅,银行资本的强势注入、制片团队的多级分化整合、院线经营的优化重组,特别是3D电影带来的整个产业链条的齐头并进,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同时,也开启了无限的未来发展空间。
动漫行业的发展也格外引人注目:全国各地的展会不断,中央与各地方共举办了近50次动漫展会;动画片产量直线升高,从2008年的13万分钟达到2009年的17万分钟322部;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为代表,中央与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扶持与管理政策;动漫产品“走出去”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案例,网络游戏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却异常火爆,目前已经达到250多亿的市场规模。
整个广告市场普遍呈下滑趋势,处于一个低调探索、少说多做的氛围之中。中国广告业在压力重重、探索求变中,走出一波“先抑后扬”的态势,总投放同比增长13.5%,突破5000亿大关至5075.18亿元人民币,实现营业额(刊例价计算)稳居全球第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会展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期,经济效益逐步攀升。200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迎来了历史上最长的“十一黄金周”,这给中国旅游业复苏带来了机遇。旅游业成功抓住了这次机会,一举摆脱了一年多来的低迷局面。
2009年,越来越多的演出品牌出现在中国演出市场上;传统戏剧以青春路线东山再起,散发年轻光彩;非主流类演出市场亮点频现;受2008年小剧场话剧备受青睐的影响,2009年话剧市场集聚能量;“艺术航母”国家大剧院备受瞩目,呈现众多高质量演出。
2009年,中国节庆产业在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等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以文化活动为核心的节庆活动和促进城市发展的主题思想深入人心。中国不同地域的城市都在以节庆文化活动为抓手,塑造、铸造并创造节庆品牌。这些节庆活动以其自身展现出的个性化、开放性、互动性魅力,在生动演绎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重塑着城市文化结构,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艺术品作为国际高端消费品,对其进行的投资和收藏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势关联度越来越高,艺术品金融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2003年以来,艺术市场从原来的收藏性市场逐渐转型为投资性市场,来自金融、房地产、能源及大宗商品领域的“新钱”涌入,艺术品市场资金大大增量,资金结构变化巨大。
教育培训业逐渐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宏观政策的扶持使得教育培训业成为文化产业领域内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各个细分市场日臻成熟,各个领袖培训机构风生水起,教育培训业无疑成为金融危机的寒冬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缕曙光。
2009年对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同样对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并不强大的中国体育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北京地区。北京文化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仅2009年上半年,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03.8亿元,高于全市GDP现价增速4.4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1.8%。文化创意产业五大领域收入持续增长,功能区产业发展各具特色,但企业效益下滑,部分领域仍在低位运行值得关注。
东北地区。2009年,辽宁省的演艺市场已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沈阳经济区八市已形成演艺市场一体化,实现演艺资源的优势整合与优势互补,提升八城市在国内外演艺市场的竞争力。歌舞产业是吉林省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吉林省文化厅厅长林君强调着力发展吉林歌舞产业,把歌舞产业培育为吉林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以冰雪为媒介,以文化为灵魂”成为黑龙江省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在第25届国际冰雪节上,黑龙江省巧打文化牌,给冰雪赋予创意文化的灵魂,围绕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观光、冰雪体育等开展了百余项活动,将文化味十足的冰灯雪雕推向世界。
华北地区。河北省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山西省文化产业最为突出的是以晋商为主题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山西至今仍拥有保存完好的、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还有堪称民居艺术瑰宝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巨商豪宅。天津市积极借鉴上海的经验,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工业遗存和风貌建筑,大力建设创意产业园或集聚区。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不仅具有发展文化产业悠久的历史资源,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文化遗存。
(三)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文化产业注入发展动力。2007年,商务部、外交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从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等方面为文化企业提供政策支持。2009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千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同年7月22日,国务院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思想和八大重点工作,标志着国家层面正式将文化产业提升至“战略性产业”层面加以培育,标志着国家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实现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及进行文化输出的重点行业来发展。
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接连颁布了多项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或条例。1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新闻出版改制、“走出去”和数字出版成为2010年重要任务;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繁荣创作生产、积极培育新型企业、大力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鼓励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3月19日,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首个宏观金融政策指导文件《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其中推出加大信贷投放、完善授信模式、改进金融服务、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6月3日,文化部出台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络游戏进行管理和规范的规章——《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6月9日,文化部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8月18日,文化部与中国农业银行还同全国文化系统和农行各地分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全面战略合作的通知》;9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内容。这些政策或措施加快了我国文化产业全速前进的步伐。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产业集群:首都文化产业集群、“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珠三角”文化产业集群;滇海文化产业集群、川陕文化产业集群、中部文化产业集群。首都文化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已经形成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的上海是该地区的龙头城市,带动杭州、苏州、南京的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等行业迅速发展。珠三角文化产业集群的广州、深圳是我国文化产业基地的聚集区,广告、影视、印刷、动漫等行业走在国内前列。滇海文化产业集群的昆明、丽江、三亚,在影视、服装等行业比较有特色。川陕文化产业集群的重庆、成都、西安的文化产业主要是网络动漫游戏产业等。中部文化产业集群以湖南长沙为代表,其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超同期GDP增速大约6%;2008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7630亿元,增长121.8%,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由2.15%提高到2.43%;提高将近0.3%。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8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快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相当于同期GDP的2.5%左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展较快的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按国际标准,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以上,才能称之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新闻出版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艺术品业等较为成熟的艺术体系,而移动电视、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崛起。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竞争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相继涌现,同时,大量民营文化企业也在迅速成长,逐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力军。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10 668. 9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的1%,实现增加值3099.7亿元,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数字化和网络化新媒体、新业态逐步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角。2009年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人,数字电视用户比2008年增长36.94%。以传媒产业为例,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传媒产业17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61亿元,同比增长13. 77%;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增长12.5%。作为文化产业重点的动漫行业,近年来的发展也格外引人注目。2010年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资料显示,仅2009年中央与各地举办的动漫展会就50次。另外,从2000年至2009年,国产电视剧生产数量呈现直线上升态势,由4689分钟增加到171816分钟。网络游戏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反而异常火暴,目前已经达到25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
凡此种种都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正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客观认清发展中的种种困难,扬长避短,更好更快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带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