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华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张乃鑫教授在《规范》)编写说明中提到,做好病理科工作需要若干基本要素,包括全面认识病理学诊断的临床重要性,病理科在医院工作中的恰当定位,病理医师资质合格、组成结构合理,病理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病理科医技人员具有法律意识和严防工作失误的自觉性,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间的会诊合作,病理科基本设施保障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质量。
由于具体的病理诊断都是由具体的病理科和具体的病理医生负责,可能存在某一机构发出的病理诊断报告或某些特定病变差错率较高的问题。如广西某女教师被称为抗癌明星,随后发现是当年乳腺良性病变误诊为乳腺癌。南京某现役女兵,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淋巴瘤,随后发现为风湿性淋巴结病。此外,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骨化性肌炎、结节性筋膜炎等,因为其组织学上出现大量奇形怪状的细胞而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而扩大治疗。病理医师经验不足,又缺乏同行之间的有效交流,是造成病理诊断结果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根据部分县市区病理质量控制检查发现,相当数量的二级以下医院病理科条件简陋、从业人员学历低、资质低;设备陈旧故障发生率高;日常外检病理工作量偏少;横向和纵向交流机会少、知识老化,这是造成漏误诊的主要症结所在。三级以上医院漏(误)诊主要是低年资医师或进修医师标本取材不当;诊断医师阅片欠全面所致。
一般认为病理医师必须经过8~10年的临床病理实践锻炼,阅读5万份以上的病理切片及解剖数百例不同死因的尸体,才有资格做一名独立执业医师,否则做诊断医师很难让人放心。
除了病理医师方面的原因,疾病本身的特点也是造成误(漏)诊的重要因素,即组织学改变是否典型?典型病变、常见疾病一般都会被准确诊断;不典型病变、罕见疾病就可能误诊和漏诊。软组织病理学家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范钦和教授统计,国内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误诊率超过50%。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中平滑肌成分可以明显异型,并不具有任何恶性意义。而上皮样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以浸润生长,也可以转移到邻近淋巴结,同样不具有任何恶性意义。骨化性肌炎,可见类肿瘤性成骨现象,也是导致国内数位教授级专家误诊的原因。另外,淋巴瘤和黑色素瘤也是时常被误诊的疾病。除了孜孜不倦地学习加实践,还要熟悉多数疾病都具有其年龄、性别、部位等好发特点。软组织肿瘤病理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教授曾经告诫,遇到不典型组织学图像,同时部位、年龄、性别也不典型时,明确诊断某一肿瘤时要三思。近几年不断报道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过去常被误诊为胰岛细胞瘤、内分泌肿瘤、胰腺癌等,刚被正名,多见于年轻女性。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误诊和漏诊概率将大大降低。因此,熟练掌握《规范》要求,就可以避免常见错误。我们经常听到病理医师抱怨技术员制片质量差,技术员抱怨医师取材不规范,都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如:收到标本是否满意?取材大小、厚度是否合格?组织脱水浸蜡是否充分?切片机性能如何?染色液是否过期等,从收到标本到发出诊断报告有二十几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影响整个诊断质量,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