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胸椎转移做多少次放疗

肿瘤胸椎转移做多少次放疗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颅内转移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者,占颅内肿瘤的3%~20%。其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脑局部症状。颅外恶性肿瘤病史有助于本病诊断。尽管不能明显提高总生存时间,但可减少颅内肿瘤局部复发和提高功能正常的生存时间,而且治疗并发症不明显。肿瘤已全身广泛转移,颅内肿瘤有弥漫性浸润,则首选化疗。化疗应在放疗后1个月开始,并采用联合用药。

一、概 述

颅内转移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者,占颅内肿瘤的3%~20%。最易发生脑转移的原发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癌、结肠癌。以大脑中动脉供应区为多。

肿瘤呈类球形或结节状,多为紫红色,亦可为灰黄色或灰红色。血供多不丰富。周围脑组织常有明显水肿,甚至软化坏死。

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有三条途径。①经血流,为最常见的途径。②经淋巴。③直接侵入,邻近部位的恶性肿瘤如鼻咽癌、颅骨肉瘤,均可直接侵入颅内。

二、诊 断

1.临床表现 颅内转移瘤病程短,多在数月内转移,发展快。其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脑局部症状。颅外恶性肿瘤病史有助于本病诊断。

2.检查方法 多发病灶、明显的水肿和占位效应被认为是脑转移瘤的影像学特点。病灶多为圆形,位于灰白质交界处和大血管供应区。T1加权像:肿瘤为高信号,强化时瘤中心坏死或囊变者无强化,周围有强化环,水肿区显示低信号;T2加权像:肿瘤为低信号,水肿为高信号。对水肿有无及程度的判断T2像优于T1像。必要时行增强扫描。

三、治疗对策

(一)手术治疗

总的说来,手术仅适合于单发转移者,手术后加全脑放疗有一些好处。尽管不能明显提高总生存时间,但可减少颅内肿瘤局部复发和提高功能正常的生存时间,而且治疗并发症不明显。

(二)放射治疗

多发性病灶脑膜转移癌需行全脑照射。

1.适应证

(1)颅外各个系统恶性肿瘤的颅内转移瘤。

(2)颅外各个系统恶性肿瘤的囊性或囊实混合性脑转移瘤,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

(3)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颅压增高症状与体征,或经药物,或手术获得一定程度的控制。

2.放疗原则

(1)颅内单发转移瘤,除对放射线抗拒的肿瘤外,原则上应做术后全颅脑放疗,DT40~45Gy,常规分割。

(2)已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脑转移瘤,颅内转移病灶≤4个,局灶压迫症状较重,可先行立体定向放疗后再行全脑放疗,或全脑放疗后,肿瘤局部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追加剂量。颅内转移病灶≥5个,可行全脑放疗,照射剂量:DT40~45Gy,常规分割。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的,为了缩短疗程时间,也可采用分割剂量3Gy,每周5次,共10次,总剂量30Gy。

(3)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高分化腺癌等对射线不敏感的肿瘤,颅内单发转移灶,可采用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疗。如条件不允许可行肿瘤局部照射,DT60~66Gy为宜,常规分割。

(4)放射源要采用高能X线或60Co机的γ线;靶区确定:全脑放疗者,照射野要扩至骨板外1~2cm,颅底线下0.5~1cm。肿瘤局部照射野,应以近期颅脑CT或MRI所显示的肿瘤边缘外0.5~1cm。

3.注意事项

(1)对于因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的患者,均应在放疗开始前使用地塞米松等皮质醇类药物,或脱水药物,如口服利尿药或静脉滴注甘露醇类药物,使症状缓解后开始放疗。

(2)注意症状好转后,开始激素逐渐减量,以避免出现激素危象。

(3)对有症状必须使用地塞米松的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胃溃疡的脑水肿患者在监测血压、血糖、调整降压,降糖药量,或加用抗青光眼药物,使用胃黏膜保护药的前提下,也可适量应用。此外配合利尿药、脱水药使用。

(三)化学治疗

肿瘤已全身广泛转移,颅内肿瘤有弥漫性浸润,则首选化疗。化疗应在放疗后1个月开始,并采用联合用药。肺癌转移常用多柔比星加洛莫司汀或司莫司汀加环磷酰胺。

(赵万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