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贴外治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前提的,它的理论也是建立在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脏腑经络等原则基础上的,它与内治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将药物等施用于人体外表,以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外治的作用机制与内治之理基本相同,都是根据疾病的在表在里、在腑在脏、虚实寒热、标本缓急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外治方法。吴师机在《理瀹骈文》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腠理,皆通过经脉紧密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活动也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系列综合性整体统一的功能活动。从病理上来看,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通过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可追溯其内在病因。人体的皮毛腠理与五脏六腑相互贯通,所以将药物施用于体表,其药性就可透过皮毛腠理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敷贴外治常以局部用药来治疗全身性疾病。如风寒从皮毛侵入人体后,首先从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全身疼痛的症状,可用布袋装荆芥作枕头,也可以用桂枝煎汤浸顶部,或用杏仁捣烂敷痛处等法,均有驱散风寒之邪、消除全身症状的作用。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终于肢节,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脉与脏腑、肢体有着表里、内外、络属相互关系。敷贴药物作用于体表,通过经络的联络而通达于脏腑,从而产生调节整体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药物敷贴于穴位是通过对体表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而达到治疗作用。外治部位虽然不同,但经络相互贯通,故可达到调理脏腑的目的,发生远距离治疗作用。
药物外敷局部后,可通过皮肤入血,直接发挥作用。实验证明,苦参对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大蒜、石榴皮等都有同等功效,故用以敷贴相应的穴位或敷脐治疗腹泻有效,与口服药物作用相似。内服药须经消化酶和消化液的部分破坏,而外治则是直接吸收,可保持其有效成分,充分发挥药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外治法作为一种整体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双向调节作用,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有人发现局部外敷熟附片、肉桂、绿豆后,血清中IgA,IgG,IgM等特异性抗体含量以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所提高。临床研究发现,用瓜蒂末喷鼻治疗病毒性肝炎,使机体淋巴细胞绝对数均有明显提高,从而起到退黄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说明外治法的整体调节作用客观存在。
敷贴药物可以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或全身的血药浓度提高,从而产生治疗作用。药物透过皮肤、穴位后可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再分布全身,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包括释放、穿透与吸收进入血循环3个阶段,释放是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扩散到皮肤或黏膜上。穿透是指药物通过表层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作用。吸收系指透入皮肤后或与黏膜接触后在组织内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行循环而达全身。皮肤吸收途径主要有3条:①毛囊;②完整的角质层;③汗管。药物吸收主要通过角质层细胞、细胞间隙或通过毛囊、皮脂腺。分子量小的药物,能向角质层中扩散,尽管数量有限,但其扩散速度越往里越大;分子量较大的药物则以毛孔及汗腺为途径进入体内。
不同性质,不同功效的药物,其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是不同的。药物的配伍比例不同,其治疗作用也有差别,甚至截然不同。说明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外治疗法作用机制的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