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嵌夹型肩肱关节

嵌夹型肩肱关节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肩肱关节囊比较单薄而且松弛,尤以儿童为最。当儿童上肢高举位被牵拉,或成人扭、抻、闪、挫肩部时,关节间隙突然张开较大,关节内的负压力作用,将关节囊滑膜层极少的一部分嵌夹于关节间隙,造成嵌夹型肩肱关节错骨缝。

【病因病机】

肩肱关节囊比较单薄而且松弛,尤以儿童为最。当儿童上肢高举位被牵拉,或成人扭、抻、闪、挫肩部时,关节间隙突然张开较大,关节内的负压力作用,将关节囊滑膜层极少的一部分嵌夹于关节间隙,造成嵌夹型肩肱关节错骨缝。在整个关节囊中,前下部只有盂肱韧带的中部覆盖,而且由于功能的要求有较多的褶皱,形成最松弛和薄弱的部位,所以滑膜被嵌夹的部位多在此处。

【诊断与鉴别】

1.常发生于牵拉儿童手臂上高处,或将其举臂提起玩耍以后。成人则多因做单、双杠训练或扭伤肩部所致。

2.肩部不动不痛,小范围活动则锐痛,大范围活动时则因疼痛而受限。儿童患者表现为上肢不能抬高,但前臂及腕部仍然可以在肩部不动时取物或活动,强制活动其肩关节因疼痛而啼哭,拒动。

3. X线片一般不能显示嵌夹,但有时可显示关节间隙略宽于健侧。

4.应与下移型肩肱关节错骨缝鉴别,因为二者复位手法的要领截然相反。其鉴别要点见表4-1。

表4-1 下移型和嵌夹型肩肱关节错骨缝鉴别

【治疗】

1.术前处理 错骨缝3d以上仍未治疗的儿童患者以及所有成年患者,均按下移型术前处理手法治疗。

2.复位手法 患者端坐(儿童患者则由家长抱坐),术者立患侧,面向健侧,一手掌心置患肩峰上、拇指和其他4指分置肩部前后捏紧,另一手握患腕。先沿患上肢纵轴向远端牵拉,在保持此牵拉力的同时,做内收—上举—外展—外旋—放下的连续旋转动作,见图4-12。

图4-12 嵌夹型肩肱关节错骨缝复位手法

如术中听到“咯吱”声响或移动感,是滑膜层被解脱的指征,表示复位成功。儿童患者的功能立即或稍停片刻即可恢复,详细分解动作,见图4-13。

图4-13 肩肱关节嵌夹型错骨缝复位手法

3.术后处理 与下移型相同。

【讨论】

1.复位手法机制 在保持沿纵轴向远端牵拉力的同时旋转肩部,一是拉开关节间隙,更重要的则是借关节周围肌肉紧张,使关节囊也紧张起来,配合在肩关节运动,尤其是在外展和上举时,关节囊的下部更为舒展之机,解除嵌夹。据临床观察,“咯吱”声响大多发生在患肢高举并外展的那一瞬间。

2.复位后不能立即缓解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儿童患者,术后均立即见效。如不缓解可能是以下原因。

(1)术前误诊为扭伤,过度按摩局部以致软组织肿胀,手法复位后虽解除嵌夹,但仍有软组织肿胀,因而不能立即活动自如,待消肿止痛后即愈。

(2)合并症未予治疗,如合并有软组织损伤、桡骨头半脱位或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等。当治疗这些合并症以后即可痊愈。

(3)成年患者或日久未复位的儿童患者,嵌夹虽已解脱,但因抗痛所致的反射性肌痉挛还不能立即随之缓解,完全恢复功能尚需时间,一般数小时或一两天后即可痊愈,故不必予以特殊治疗。

(4)病程久、复位迟的患者,由于被嵌夹的滑膜充血、水肿,即使被解除嵌夹,活动时仍会受刺激而疼痛,就犹如手指被门挤住,虽然门开手出,手指仍然肿痛一样。此类患者,只宜休息制动,或外敷“骨科药膏”即可,不需要其他处置。

3.现代创伤骨科的“牵拉肩”“肩肱关节滑膜嵌顿”,与嵌夹型肩肱关节错骨缝相似,但远没有作为传统中医骨伤科原创的错骨缝历史悠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