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长肌肌腱,在前臂远端掌侧表浅显露,又与正中神经毗邻,还与掌腱膜移行,容易发生出槽,出现影响正中神经的临床症状。
【解剖复习】
掌长肌属前臂肌前群浅层,位于前臂远端掌侧及腕掌侧皮下,受正中神经(C6~7)支配。起于肱骨内上髁及前臂筋膜,远端移行于手掌皮下的掌腱膜,功能是屈腕,并拉紧掌腱膜,见图9-3。
嘱患者握拳和屈曲腕关节,在前臂远端掌侧中央,可以清晰地看到凸起的掌长肌腱,其桡侧为桡侧腕屈肌腱,尺侧为尺侧腕屈肌腱。
【临床表现】
1.压痛在肱骨内上髁、前臂掌侧(近端偏尺侧,远端近中部),以及手掌。
图9-3 掌长肌
2.触不到掌长肌腱不平顺的解剖位置紊乱体征,但有压痛和活动痛,尤其是做腕背伸动作时疼痛更加明显,有时尚有肌腱不吻合的摩擦声音或感觉。
3.抗阻力主动屈曲腕关节时,掌长肌腱处出现或加重疼痛,甚至因疼痛而不能进行。
4.如影响了正中神经,则出现桡侧3个半指掌侧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手指力弱。按压掌长肌腱、伸腕及抗阻力屈腕时,上述症状加重。有时有手指力弱,握物有力不从心感。
【治疗】
1.患前臂中立位,按揉肌肉起、止点,并捏拿肌腹。
2.在患腕背伸的掌长肌腱被牵拉状态下,分筋、理筋,使移动的肌腱归位。
3.也可在患手握拳、腕关节掌屈,掌长肌腱充分显露时弹筋3~5下,使移动的肌腱归位。
4.若有困难,可在患手握拳、腕关节中立位,桡偏和尺偏的连续运动中分筋(患腕桡偏时,术者向尺侧推;患腕尺偏时,术者向桡侧推),使出槽的肌腱归位。
5.患肘屈曲90°,助手固定前臂近端,术者双手握持患腕向远端牵拉旋动。最后,做腕关节和肘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