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功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内伤与外感相互作用所致。[疗效] 用上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7例,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2个疗程后,两组分别完全缓解8例、7例,部分缓解10例、9例,未缓解各2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功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的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有人认为与物理、化学、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内伤与外感相互作用所致。

处方1

[组成] 黄芪30g,当归、甘草各6g,阿胶(烊化)、麦冬各1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每日1剂。给予高三尖杉酯碱1mg静脉滴注,利福平450mg口服,1次/日。30日为1个疗程。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经治1~1.5疗程后,均完全缓解。随访3~5个月未见复发[1]

处方2

[组成] 方①: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川贝母、昆布、海藻、胆南星、黄药子各10g,牡蛎、夏枯草、玄参各12g;方②:黄芪、茯苓、生地黄、熟地黄、蛤壳、牡蛎、玄参各15g,白术、赤芍、白芍、川芎、当归、红花、五灵脂、蒲黄、川贝母、昆布、陈皮各10g,桔梗6g;方③:黄芪、玄参、天冬、女贞子、墨旱莲、牡蛎、丹参、鸡血藤各15g,当归、三棱、莪术、川贝母各10g,黄精30g;方④:茵陈30g,白术、泽泻、猪苓、川贝母、三棱、莪术、五灵脂各10g,茯苓、牡蛎各15g;有疱疹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味。

[制用法] 属气郁痰结型者,用方①;属痰瘀互结型者,用方②;属气阴两虚、痰瘀停滞型者,用方③;属痰瘀湿热型者,用方④。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各型均加用小金丹1丸/次,2次/日,小半杯黄酒送服,犀黄丸3g/次,2次/日,开水或黄酒送服。并用瘤可宁或联合化疗各4例。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3例。白细胞数、血小板、成熟淋巴细胞、IgM、IgG及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

处方3

[组成] 碧玉散、柴胡、黄芩、半枝莲、白术、党参、茯苓、法半夏、黄芪、当归、牡丹皮、炒枳壳。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并用白消安。效不佳或复治者,宜用羟基脲、巯嘌呤等西药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7例,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远期疗效:死亡18例,平均生存4.8年;存活19例[3]

处方4

[组成] 方①:青蒿、地骨皮、丹参各12g,赤芍、牡丹皮、三棱、莪术、山慈姑、栀子、枳壳、制大黄、生甘草各9g,白英、炙鳖甲、炙龟甲各15g,白花蛇舌草30g;方②:太子参、炙鳖甲各15g,天冬、生地黄、墨旱莲、枸杞子、山豆根各12g,青蒿、地骨皮、龙葵、半枝莲、连翘、忍冬藤、鸡内金、炙甘草各9g,白花蛇舌草30g。

[制用法] 属肝郁气滞型(肝脾大为主)者,用方①;属气阴两虚型(贫血为主)者,用方②。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甲异靛(主要成分为青黛,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50mg/次,3次/日,口服,至白细胞<10×109/L停用。

[疗效] 用上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0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

处方5

[组成] 当归、熟地黄、茯苓各15g,白术、猪苓、夏枯草、莪术各10g,黄芪、黄精、半枝莲各30g,芦荟6g,白花蛇舌草20g。

[加减] 手足心热、口渴者,去白术,加麦冬、生地黄;发热、出血者,去白术,加金银花、连翘、小蓟。

[制用法] 治疗组25例,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20例,均用羟基脲2~4g/日,巯嘌呤100~150mg/日。感染、出血对症处理。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患者,两组病程进展至急变期时间4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分别为1例、1例,3例、5例,15例、11例,6例、3例[5]

处方6

[组成] 人参、黄连、黄药子各10g,白术、白芍、芥子、黄芩、当归、夏枯草各15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地黄、黄芪各3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并用羟基脲每日40~60mg/kg,分3次口服;部分缓解后,改为每周2次;6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2周;完全缓解后,单用本方3~12个月。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例,用0.5~3年后,完全缓解[无贫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Hb>100g/L,WBC<10×109/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400)×109/L。骨髓象复常]7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6]

处方7

[组成] 三棱、莪术、黄芩、栀子、赤芍各10g,龙胆6g,牡丹皮、青蒿、地骨皮、虎杖、茯苓、苍术、白术各15g,白花蛇舌草30g,白石英20g。

[加减] 头晕乏力者,加太子参;食欲减少者,加木香、砂仁;口干者,加生地黄;盗汗发热者,加炙鳖甲、浮小麦;失眠烦躁者,加酸枣仁、夜交藤、珍珠母。

[制用法] 治疗组20例,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18例,用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用羟基脲0.5~1g/次,每日2次,口服。均半年为1个疗程。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2个疗程后,两组分别完全缓解8例、7例,部分缓解10例、9例,未缓解各2例。T细胞亚群4项(CD3、CD4、CD8、NK)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5年,分别生存14例、10例(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3.7个月、51.1个月(P<0.05)[7]

处方8

[组成] 方①:青蒿、黄芩各12g,地骨皮、牡丹皮、三棱、莪术、栀子、狗舌草、白花蛇舌草各15g,青黛10g。方②:北沙参、牡丹皮、赤芍、炙鳖甲、墨旱莲、龙葵、鬼臼各15g。方③:太子参、北沙参、生地黄、白芍、半枝莲各15g,白花蛇舌草20g,青黛10g。

[制用法] 治疗组40例,慢性期者,用方①;加速期者用方②;急变期者用方③。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20例,均慢性期用α-2b干扰素300万U,隔天肌内注射,用2年;加速期用羟基脲1~3g,每天顿服;急变期用DVP(或DA、HA)方案化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慢性期、加速期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两组分别31/35例、16/17例,15/20例、8/12例。5年、9年生存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95个月、63个月(P<0.05)[8]

处方9

[组成] 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墓头回各30g,丹参、蒲公英各15g,青黛12g,陈皮、青皮各9g,桃仁、红花各6g,生甘草3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治疗组42例,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与对照组30例,均用羟基脲1~3g,每天分1~3次口服;白细胞<10×109/L时停用;间断服用羟基脲3年。禁烟、酒,禁辛辣之品。

[疗效] 用上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两组分别完全缓解29例、15例,部分缓解8例、3例,无缓解5例、12例,总有效率为88.1%、60%(P<0.05)[9]

参考文献

[1]张庆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完全缓解者3例.山东中医杂志,1991,10(6):34

[2]王天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临床观察.河南中医,1994,14(2):93

[3]何建平.碧玉柴胡汤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7例报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3):28

[4]应平平.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0例临床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6):31

[5]李碧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8):346

[6]姜首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1998,26(2):10

[7]郑秋惠.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53-454

[8]赵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0例临床观察.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80-181

[9]韩俊莉.清毒化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5):300-3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