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文化大省对甘肃发展的意义

建设文化大省对甘肃发展的意义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句话,甘肃的发展繁荣,牵涉国家大局,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以及生态建设等重大的战略利益。因此,甘肃建设文化大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重要意义既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也体现在物质层面上。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都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都面临着追赶跨越的历史重任,但相比较而言,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差距更大。而甘肃2010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2.08亿元,占全省GDP的1.26%。
建设文化大省对甘肃发展的意义_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大省建设

二、建设文化大省对甘肃发展的意义

(一)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凸显甘肃战略地位、推动甘肃转型跨越的重大决策

甘肃地处中国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接合部,是中东部联结西北、西南的枢纽,又是进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青藏民族地区及边疆地带的桥梁,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广大地区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交通通信枢纽、商贸流通中心、物资供应和转运基地等重要作用。甘肃又是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地区,是抵御国际三种势力(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渗透,维护祖国统一和主权安全,应对西部边疆地区可能发生的突然事件的战略纵深区和战略屏障区,对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和作用。甘肃历史跨越上下八千年,地域纵横三千多里,既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古代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地方,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一千六百多公里,从而使甘肃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史上具有了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从生态角度来看,甘肃处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甘肃的发展繁荣,不仅仅关系到甘肃两千多万各族群众的福祉,而且还关系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整个西北地区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构建高原生态屏障,维系国家生态平衡。一句话,甘肃的发展繁荣,牵涉国家大局,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以及生态建设等重大的战略利益。

然而,甘肃的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又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的不足。甘肃要突破发展瓶颈,克服困难,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转型跨越的新路子。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甘肃转型跨越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要从现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以文化为内核、以科技为引领来带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由主要靠第一、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带动转变,特别是大力发展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要实现这些转变靠的是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和居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才能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实现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只有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了,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更加高尚,从而有力地推动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大发展;只有居民素质全面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才会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良好的道德环境、社会风尚才会逐渐形成,才会有更多的有利于团结稳定、和谐发展的人才涌现。而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说明一点,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吹拉弹唱、书画照相、蹦蹦跳跳、娱乐消遣,而是指作为一个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的精神创造与传承,它不仅内在地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而且,它还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维系国家民族团结统一、稳定和谐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因此,甘肃建设文化大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重要意义既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也体现在物质层面上。它不但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全面素质,而且是甘肃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实现国办29号文件提出的甘肃要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维护大局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等目标的思想保证。

(二)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增强甘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软实力”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来的。它既可以在国家层面上展开,又可以从区域层面上加以考察。但不管在哪个层面上,文化软实力都是其核心要素。目前关于文化软实力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凝聚力与塑造力、创新力与推动力、整合力与引领力、吸引力与辐射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最高文件中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目前,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但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目标,而且也已成为区域发展的自觉选择,这其实正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都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都面临着追赶跨越的历史重任,但相比较而言,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差距更大。比如2010年,甘肃人均GDP是西部的72%,是全国的5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西部的83%,是全国的69%。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的78%,是全国的58%。而在文化领域,差距更大。如文化产业增加值,2009年,广东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270亿元,占全省GDP的6.4%,总量连续5年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首,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1/5。同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594亿元,增加值达到682亿元,GDP占比超过5.1%,成为湖南产值过千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上半年,杭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84.02亿元,GDP占比为12.8%。2008年,云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00亿元,GDP占比为5.8%。2007年青岛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1亿元,GDP占比为6.36%。而甘肃2010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2.08亿元,占全省GDP的1.26%。如果作个不太精确的比较的话,甘肃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广东的2%左右,湖南的3%左右,杭州的10%左右,云南的17%左右,青岛的22%左右。2007年,河南省宝丰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比2010年甘肃几个市州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总和还要多。在全国1.1万亿元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中,甘肃只占0.5%的份额。再如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得主,甘肃有11人次,而山西则有40余人次,是甘肃的4倍多。近年来甘肃文化软实力得到长足发展,但与经济硬实力快速增长相比仍然相对滞后。所以,必须乘文化大省建设的东风,把提高甘肃的文化软实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在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促进甘肃包括文化软实力在内的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发展,靠的是苦干实干、创业创新;今后甘肃的发展,依然要靠苦干实干、创业创新。因此,要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优良传统与陇人品格。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然而,甘肃也是自然环境恶劣的省份。在长期同自然环境的不屈抗争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陇原儿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即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这就是甘肃优良传统与陇人品格的思想内涵。定西的“三苦”精神、庄浪精神、老区精神、铁人精神、侯殿禄精神、石述柱精神等,都是甘肃优良传统与陇人品格的形象写照。甘肃优良传统与陇人品格是在甘肃这块土地上逐步形成的最能够体现甘肃历史风貌和甘肃个性的心理特质与思想品质,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甘肃这个特定的地域范围里的具体表达。它们源自甘肃与众不同的自然元素、历史脉络和人文内涵,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所以,弘扬甘肃优良传统与陇人品格既是对甘肃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换言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甘肃历史文化的结合,这样就成为甘肃广大干部群众更为熟悉、易于接受、便于践行的思想共识与行为规范,从而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出强大的精神动力的作用。

甘肃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在甘肃,要想干成一件事,事业要想前进一步,就必须付出难度超乎想象的坚持与奋斗。因此,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缩小与西部以及全国的差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尤其需要统一思想、激发活力、凝神聚力、鼓励创新、艰苦创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甘肃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与陇人品格,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未来问题,它既是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首要内容,又是甘肃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必然要求。

(四)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绝不仅仅是个娱乐消遣的问题,而是一个引领风尚、提高素质,塑造高尚善良的心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系统工程。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的素质不高。比如甘肃贫困地区的文盲率高达18%左右,但这只是传统文盲的标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文盲三标准,这个比例一定会更高。城镇人口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也有待提高。如何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众多的劳动人口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人力资源带动战略,直接关系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又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恰恰是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首要选择。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产品既是内容产品,又是技术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有着很高的融合度,在优化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一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回报高,受益时间长,具有资源集聚、集约、集群和多次利用的优势;二是市场需求强、发展潜力大,能够由适应市场需求向创造供给需求转化,通过文化创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潜力,助推产业结构向高文化化演进;三是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容易与传统产业的新技术结合,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使文化产品的创造、传播、流通变得更加便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利于推进产业产品增加文化和技术含量,推动产业层次向高技术化发展;四是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产业经济属性,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由单一效益目标向多重效益目标转化。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首要选择。所以,甘肃要抓住文化大省建设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使文化成为引领甘肃新一轮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五)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我国已从实现总体小康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以此为指导的全面小康指数中,文化教育在6个指标体系中约占到15%的份额。到2010年,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平均为80.1%,其中,文化教育的平均实现程度为68%,是6个指标体系中实现程度最低的。西部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平均为71.4%,甘肃是62.7%,比全国80.1%的进程低17.4个百分点,比西部平均水平低8.7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甘肃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差距依然比较大,如省会兰州2010年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7.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这一点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小康社会不能只以人们的富裕程度来衡量,更重要的是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民主法制。而这些并不是单纯依靠经济建设能够实现的,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重要保证,也是最大的文化惠民工程。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就越高。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国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甚至是井喷的态势。甘肃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1年已达到3030美元,这标志着甘肃也将进入消费结构提升、文化消费活跃的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会更加旺盛,而且,也必将呈现出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会日益迫切,但是,当前省内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如兰州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几乎占到全省的一半,但按照全面小康指数来衡量,其实现程度只有35.8%。这里既有总量不足的短缺,也存在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缺口。从吸纳就业、创新发展、创造财富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亦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甘肃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除了在经济发展上要实现转型跨越外,还必须在文化建设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