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氧化氮吸入

一氧化氮吸入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氧化氮是一种化学性质活跃的气体信使分子,具有亲脂性,极易通过生物膜而发挥生物学作用。1.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手术后常规治疗下仍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表现,或停机后测定MPAP≥30mmHg或Pp/Ps≥0.6。NO治疗仪:应用SLE INOSYS一氧化氮治疗与监测系统,量化监测呼吸道内NO/NO2浓度。对拔管后出现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者,可继续经面罩吸入。③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

一、概念及原理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化学性质活跃的气体信使分子,具有亲脂性,极易通过生物膜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当NO由呼吸道吸入后,NO以弥散方式进入相邻的肺毛细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激活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使环鸟苷酸(cGMP)浓度升高,进一步激活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使肺血管平滑肌舒张,从而发挥舒张肺血管的效应。另一方面,NO的半衰期只有3~5s,进入血液中的NO能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失活,故低浓度吸入NO只会选择性扩张肺血管,不会对体循环血管产生影响。

二、小儿心脏手术后应用指征

1.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手术后常规治疗下仍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表现,或停机后测定MPAP≥30mmHg或Pp/Ps≥0.6。

2.右心旁路手术及体-肺动脉分流术后早期出现肺循环阻力增高的表现:CVP≥25cmH2O,或SaO2≤0.70,或伴有循环不稳定。

3.重症ARDS所致的顽固性低氧血症,PaO2/FiO2≤100。

三、临床应用方法

1.NO吸入方法

(1)NO治疗仪:应用SLE INOSYS一氧化氮治疗与监测系统,量化监测呼吸道内NO/NO2浓度。以5ppm为起始剂量,每30分钟增加5ppm,一般最大不超过30ppm,直至达稳定的临床效果。撤离NO前,每1~2小时缓慢降低NO浓度2~5ppm,一般降至3ppm后可直接停用;对NO依赖者减至1ppm后停用。

(2)简易NO吸入法:采用北京氧气厂灌制的100ppm NO罐,接减压表后按0.3~1.0L/min流量接呼吸机吸入。对拔管后出现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者,可继续经面罩吸入。

2.NO监测方法

(1)治疗期间连续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血压、RAP、PAP)和呼吸参数(FiO2、PIP、Paw、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能够产生临床治疗效应的最低浓度维持应用。

(2)NO毒副作用监测:①NO2的监测。高浓度NO是一种有害气体,NO和氧气接触反应生成应用NO2可引起肺部损害,所以临床监测到的NO2浓度不能超过5ppm。②高铁血红蛋白(MetHb)浓度监测。尽管目前临床采用低浓度NO吸入尚未发现MetHb过高,而且红细胞内存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对一定范围内增多的MetHb有清除作用。但长时间吸入NO可使血红素中Fe2+过多地氧化成为Fe3+。MetHb过高可造成肺水肿以及改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加剧低氧血症和肺血管收缩。治疗期间应用NOVA Biochemical血气分析仪测定高铁血红蛋白(MetHb)浓度,MetHb不能超过3%。③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

(王 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