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52岁。
1.主诉 颈部疼痛伴左上肢痛麻2周余,加重1周。
2.病史 患者2周前劳累后出现颈部疼痛伴左上肢痛麻,在某医院就诊,查颈椎X线片考虑为颈椎病,并予口服药物治疗,症状稍缓解,近1周自觉左上肢疼痛减轻,麻木加重,遂来我中医骨伤科就诊,由门诊以“颈椎病”收入院。入院时症见:颈部疼痛,伴左上肢疼痛麻木,部位不固定,左面部麻木感,时有乏力,气短,易汗出,纳可,寐欠安,小便可,大便时为溏稀。既往素体虚弱,自诉血糖、血压偏高,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美索巴莫过敏。
3.入院查体 体温:36.2℃,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40/90mmHg;颈椎生理曲度变浅,颈椎无侧弯,颈部肌肉板滞,C4-5至C6-7棘间处及两侧旁开2cm处压痛,左为甚,两侧冈上肌压痛,无放射痛,左上肢桡侧皮肤感觉减退,双手握力肌力Ⅴ级,左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部活动度:前屈30°,后伸10°,左屈15°,右屈15°,左旋40°,右旋40°,双肱二头肌反射、双肱三头肌反射、双桡骨膜反射对称引出,霍夫曼征左(+),右(-)。
4.辅助检查 颈椎MRI(外院)示:颈椎骨质增生,生理曲度变浅,C3-4至C6-7椎间隙变窄,椎间盘退变、突出,继发椎管狭窄(图20-1)。
5.诊断 颈椎病(混合型)。
6.治疗方案
(1)予患者骨伤推拿、针刺、熏蒸、湿敷等治疗手段。
(2)患者入院当天诉颈部疼痛,伴左上肢麻木,时有左面部麻木,气短、乏力、易汗出、怕风、纳可、寐安、小便可、大便时不成形,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分析患者证型属脾胃气虚证。治以补中益气,健脾胜湿之法,予中药汤剂治疗。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方如下:
图20-1 颈椎MRI片
生黄芪30g,党参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白术10g,苍术15g,生薏苡仁10g,甘草6g,茯苓10g,鸡血藤10g,半夏10g,砂仁10g,五味子10g。4剂,水煎服,15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
7.复诊及随访 经服用方药10余日,患者症状好转出院,远期随访效果满意。
【病例分析】
1.诊断思路
(1)患者主诉颈部疼痛伴左上肢麻木。
(2)查体示:颈椎生理曲度变浅,颈部肌肉板滞,C4-5至C6-7棘间处及两侧旁开2cm处压痛,左为甚,两侧冈上肌压痛,无放射痛,左上肢桡侧皮肤感觉减退,左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部活动度下降。
(3)颈椎MRI提示:颈椎骨质增生,生理曲度变浅,C3-4至C6-7椎间隙变窄,间盘退变、突出,继发椎管狭窄。
根据以上提示可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但患者同时伴有左面部麻木感,时有乏力、气短,易汗出,纳可,寐欠安等症状,大便时有溏稀,具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故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在采用骨伤推拿、针刺、熏蒸、湿敷等治疗手段的同时配合中药汤剂服用,以达内外兼治之效。
2.治疗要点 予患者骨伤推拿、针刺、熏蒸、湿敷等治疗手段,以改善颈部疼痛及左上肢痛麻症状。另外,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予中药汤剂治疗。
3.预后转归 患者出院时症见:颈部疼痛及左上肢麻木明显缓解,乏力、气短、汗出明显减轻。查体:颈肌板滞减轻,C4-5至C6-7棘间及两旁2cm处压痛减轻,无放射痛,双手握力V级,左椎间孔挤压试验(-),颈活动度:前屈40°,后屈20°,左侧屈30°,右侧屈30°,左旋转60°,右旋转60°,霍夫曼征左(±),右(-)。半年后随访,患者以上症状均消失,虽有平时劳累,但经休息可很快缓解,患者表示对疗效非常满意。
【专家点评】 患者因劳累耗损颈背部筋脉,耗伤气血,致气血瘀滞,阻于脉中而发为疼痛,上肢筋脉失养,故肢体麻木乏力。患者之症状,表现在上焦,实为中焦虚损,阳气困乏不能卫外上达之故。补中益气汤益气活血,健脾和中,养血通络,现代常用于治疗体弱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等症。重用生黄芪30g,益气固表,升提气机。当归补血和营,升麻入肺、脾、胃经,可发表,提升阳气,配以五味子酸涩收敛,生津敛汗。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启动了中焦气机升降的枢纽,阳气畅达,卫外得固,血脉复荣,脾胃升降有序,气机畅顺,阳气不复郁闷,其症自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改善心功能、激素样作用等。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党参根含皂苷、微量生物碱、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树脂等,可使正常兔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有所增加。《纲目拾遗》:党参“治肺虚、益肺气”。《本草从新》: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五味子味酸温,有扩血管作用。《日华子本草》曰:五味子“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去氧五味子素等对于离体狗肠系膜动脉收缩均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脉鼠离体心脏及麻醉狗冠脉血流量。用北五味子饲喂家兔能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肾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
通过本病例的确实疗效,可以说明所选用补中益气汤为主的中药成分对增加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改善心肌耗氧量、增强免疫等有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余健.补中益气汤药理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1994,15(1):35-37.
[2] 李宏森,周晓红,周爱民,等.补中益气汤的基础研究近况[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5,10(3):45-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