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男,73岁。
1.主诉 腰痛伴右臀、右下肢疼痛麻木活动受限9个月。
2.病史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腰痛伴右臀及右下肢疼痛,右小腿外侧麻木,并于我院治疗好转出院。2004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后症状改善不满意,于2004年8月在其他医院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8个钉子固定在L3、L4、L5),症状未完全消失,于2005年9月在其他医院又行第二次“腰椎弓根钉内固定取出术”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在家休息及口服药物后症状未见缓解,遂来我中医骨伤科病区住院治疗。就诊时症见:间歇性跛行,步行50m左右腰及右下肢痛麻加重,纳差、寐可,小便可,大便干。既往冠心病史,青霉素过敏史。
3.入院查体 体温:37.2℃,脉搏:70/min,呼吸:18/min,血压:125/70mmHg。(站立位)T2-S1后正中线可见一约15cm的纵行手术切口瘢痕,腰肌板滞,L2-5棘突部位按之空虚感,L5S1及两侧旁开2cm处压痛明显,叩击痛,无放射痛,两侧梨状肌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50°,右30°,加强试验(-),双侧“4”字试验(-),左膝腱反射正常引出,右膝腱反射未引出,左跟腱反射正常引出,右跟腱反射减弱;双足背伸力:左Ⅴ级,右Ⅲ级。右下肢足背及足底处皮肤感觉减退,肛门反射正常引出。右下肢髌上15cm较对侧小3cm。腰椎活动度:前屈40°,后伸10°,左、右侧屈各10°,巴宾斯基征(-)。
4.辅助检查
(1)腰椎X线片(本院)示:腰椎进行性脊柱病伴骨质疏松,腰椎术后致改变,建议腰椎CT检查。
(2)腰椎MRI(本院)示:①腰椎术后改变并腰椎骨质增生;②腰椎多发施莫尔结节;③L1-2至L5S1椎间盘退变,膨出;④L1-2至L5S1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略后突出,L3-4椎间后突出,L4-5椎间盘右后突出;⑤L3-4、L4-5水平两侧椎间孔狭窄;⑥L2-5水平腰背部皮下软组织层次紊乱并水肿性信号影。
(3)肌电图(本院)示:右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右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提示:右下肢可见神经源性受损。
5.诊断
(1)腰椎椎弓根钉取出术后。
(2)腰椎管狭窄症。
6.治疗方案
(1)骨伤推拿治疗+关节松动,1/d,6次。
(2)湿敷治疗+直流电药物透入,1/d,6次。
(3)微波治疗,1/d,6次。
(4)益肾养肝合剂,50ml,2/d,7d。
(5)复方丹参滴丸,10粒,3/d,(舌下含服)。
(6)针刺+快针+电针,1/d,7次。
(7)沉香舒郁丸,1丸,2/d,7d。
(8)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50mg,1/d。
(9)骨伤推拿中药敷贴,每日1贴,7贴,每贴使用6~8h,外用。
7.复诊及随访 患者出院后,嘱其注意避免劳累,经随访,效果满意。
【病例分析】
1.诊断思路
(1)本案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腰腿痛伴单侧的下肢痛麻,劳则加重,为其诱因,症状反复,压痛点明显,有感觉障碍。结合影像学如MRI检查支持诊断。
(2)本案为椎弓根钉取出术后的腰椎管狭窄,且局部骨质疏松。
(3)患者为68岁的老年人,劳则加重,为其诱因,症状反复。症状、体征与影像学符合腰椎管狭窄、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特点。
2.治疗要点
(1)患者为68岁的老年人,两年两次行腰椎手术,为椎弓根钉取出术后的腰椎管狭窄,且局部骨质疏松,非手术治疗难度大,且患者拒绝再手术。
(2)患者素有冠心病、青霉素过敏史,治疗方法选择上以平稳为主。
(3)本案的治疗:必须平稳且多样。
(4)若能配合专业心理治疗效果更佳。
3.预后转归 患者出院后,嘱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按时复诊,经随访康复后患者恢复良好。
【专家点评】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病,术后易复发。据我们临床观察:患者的配合加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此患者患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长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和长期患病使病人情绪波动很大,此次患病患者求治时间长达3年之久,辗转于多家医院。该病治疗难度大。中药的辨证论治起到关键作用,手法治疗和肌肉练功是基本的方法,它贯穿治疗的始终。手法应据本人的情况先予以辨证论治,再配合中药的辨证调理综合治疗。长期疾病使患者身心疲惫,对其加之心理疏导,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勇气。专业人员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本案两次的反复与劳累及心情变化的刺激有很大关系,患者-医生-家属三者的配合很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世民,刘亚.腰椎管狭窄症致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07,47(35):37-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