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52岁。
1.主诉 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
2.病史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自行穿衣,梳头及摸背等动作均受限,VAS评分为9分。患者为求得系统的诊治,遂来我中医骨伤科门诊就诊。否认其他内科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3.门诊查体 左肩关节外展35°,前屈80°,后伸20°,内收35°,内旋35°,外旋15°,前屈上举,外展上举无法完成,上梳于脑及反手于背均受限,肱二头肌腱长头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轻压痛,大小圆肌压痛较明显,杜加征(-)。颈椎活动度可,颈部未见明显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
4.辅助检查 左肩关节正位X线片示:左肩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5.诊断 肩周炎(左肩关节)。
6.治疗方案
(1)叶氏活血舒筋手法,1/d。
(2)针刺(1/d),取穴:肩井、肩髃、肩贞、肩髎、臂臑、曲池、外关、合谷、阿是穴等,留针30min,平补平泻。
7.复诊及随访 患者经过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为3分,功能也明显改善,已能自行穿衣服,疗效满意。
【病例分析】
1.诊断思路 本案患者,52岁,左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结合影像学资料可以排除其他疾病,所以对于本案可以明确诊断为肩周炎。
2.治疗要点 本案患者以左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所以针对本案应着重解决患者的疼痛和肩关节的功能障碍,在治疗中采取了针刺配合手法。
3.预后与转归 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已经明显改善,经远期的随访,一直保持着预后的水平,效果很满意。
【专家点评】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病理改变以充血、水肿、浸润、渗出为特点,病理本质在于滑囊和关节囊增厚、粘连和挛缩。临床特征为肩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特别是患臂外展、外旋、后伸时受到明显限制,故又称“冻结肩”;高发年龄在40—60岁,多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粘连,属于中医学“痹证”范围。
目前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患者乐于接受及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等优点,是重要的中医康复手段。针灸和按摩手法配合治疗,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肩周炎的疼痛、粘连和活动受限问题。针灸法采用针刺手法,加强气血运行,调节机体内部的平衡失调,起到减轻疼痛、松解粘连的作用。针灸治疗的关键是准确寻找压痛点,压痛最明显的地方往往就是粘连挛缩最重之处。变换角度刺激以增加对局部粘连组织的松解面。循经取穴可疏通经气,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肩周炎的治疗中推拿手法主要以骨运动为主,侧重于松懈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点、按等可使肌肉放松,疏通筋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阻断疼痛循环。手法按摩通过较深层的拨动,使粘连松动,变性组织血供加大,活性得以增强,可逐渐恢复肌腱弹性。控制肩关节相关受累组织的变性,使这些软组织活性得以改善,有效地扩大了关节间隙,加大了肱骨头的活动,使关节滑利,从而促进肩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手法松解主要是快速松解粘连,缩短病程,加速痊愈,也能舒筋活血,滑利关节。手法操作时,患者要充分放松。本案中所采用的手法是叶氏活血舒筋手法,在临床中已经运用多年,疗效显著。术后的功能锻炼可防止组织的再粘连,加速渗出物的吸收,功能锻炼一定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收到满意效果。综上所述,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中,灵活合理运用针灸法和按摩手法,效果确切,治疗方法简单,容易掌握,费用低,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占魁.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68例[J].当代医学,2009,15(19):110.
[2] 杨俊荣.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8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8):519.
[3] 鲍圣涌,何爽,陈竞芬,等.针推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17(6):38-39.
[4] 庞国军,王可博.针灸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12):7-8.
[5] 刘娜.按摩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33例[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3(1):56-57.
[6] 谢宝官,钟文,李鸿滨,等.液体软组织松解术和按摩等治疗肩周炎216例[J].颈腰痛杂志,2002,23(3):212.
[7] 任玉华,李淳娥.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4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医药学刊,2005,1(3):53-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