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翻修术治疗

左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翻修术治疗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病史 患者3年前外伤致左股骨干骨折,并行髓内钉内固定,3年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未愈合,内固定锁钉折断,并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取出髓内钉,重置髓内钉,骨折断端植骨治疗。现已被广泛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其疗效优良率在90%以上。

【病历摘要】 患者,男,43岁。

1.主诉 左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4个月。

2.病史 患者3年前外伤致左股骨干骨折,并行髓内钉内固定,3年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未愈合,内固定锁钉折断,并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取出髓内钉,重置髓内钉,骨折断端植骨治疗。入院时症见:跛行,左股骨极端可触及髓内钉突出,位于皮下,走路时有疼痛感,纳可,寐安,大小便调。否认外伤,否认高血压病病史、心脏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3.入院查体 体温:36.2℃,脉搏:84/min,呼吸:21/min,血压:120/75mmHg。左髋部左大腿未见肿胀,皮色、皮肤温度可,左大腿前侧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瘢痕,左大腿外侧远端可见一长约4cm手术瘢痕,近端可见4cm手术瘢痕,左臀部可见长约6cm手术瘢痕,左下肢皮肤感觉无明显减弱,左下肢纵轴叩击痛(+),左股骨近端可触及髓内钉突出,但位于皮下,足趾活动好。

4.辅助检查 左股骨干正侧位X线片(本院)示:骨折断端未愈合,内置物有一锁钉折断。

5.诊断 左股骨干不愈合(髓内钉内固定术后)。

6.治疗方案

(1)术前1d,完善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

(2)行左股骨干骨折髓内钉翻修术和骨折断端植骨术。

(3)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伤口换药。

【病例分析】

1.诊断思路 本案患者外伤后致左股骨干骨折,并经髓内钉内固定,查体示:左髋部左大腿未见肿胀,皮色、皮肤温度可,左大腿前侧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瘢痕,左大腿外侧远端可见一长约4cm手术瘢痕,近端可见一长约4cm手术瘢痕,左臀部可见一长约6cm手术瘢痕,左下肢皮肤感觉无明显减弱,左下肢纵轴叩击痛(-),足趾活动好。后摄X线片复查发现锁钉折断并且骨折未愈合,遂来我院行左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折断锁钉取出术及行髓内钉重置术。

2.治疗要点 本案患者外伤致左股骨干骨折,并行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来我院复查发现锁钉断裂,并且骨折未愈合,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了髓内钉内固定翻修手术和骨折处自体骨移植术,进行了有效的固定治疗,为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提供可靠的保障。

3.预后转归 半年后随访,骨折愈合。1年随访,现仍保持预后水平。

【专家点评】 绞锁髓内钉置入的位置处于骨干的力学中心,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同时具有与骨相同的力学行为,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这点与接骨板固定截然不同,其突出的优点是即使是粉碎性骨折时也相对不痛,适应证广、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扭转力强,在治疗股骨骨折时比其他内固定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已被广泛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其疗效优良率在90%以上。

带锁髓内钉是股骨干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但由于缺乏经验,应用时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注意。其并发症有:股骨颈骨折、髓内钉主钉断裂、锁钉断裂或退出、术后感染、膝关节纤维性强直。

本案属于骨折不愈合、锁钉断折。锁钉断裂或退出原因有:远端锁钉置入时反复钻孔,锁钉较松易退出。骨折愈合缓慢时应力长期集中于锁钉上,致使锁钉应力过大而使锁钉松动或断裂。锁钉过短未穿透对侧骨皮质,锁钉距离骨折线过短,或钉帽与骨质嵌合不紧,把持力弱,也易致锁钉退出。

动力固定则是滑动夹板,通过患者渐进负重,将负重全部负荷转移到骨折端,从而消除骨折端间隙,提供正常的各种应力,这也是带锁髓内钉避免骨折端应力遮挡的特有方法,更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有效措施,因带锁髓内钉是一种内固定物,闭合复位术中往往需要较大力量牵引,对大腿肌肉欠发达者可能造成骨折块的分离,从而影响骨折愈合。运用时仍应遵循骨折端力学稳定性、生物学完整性、应力刺激性的原则。动力化则是带锁髓内钉区别钢板的一大特点,髓内钉动力化后,由于肌肉收缩和负重,骨折端相互靠紧,钉头或钉尾可向远侧或近侧滑动。根据Wolff定律:压应力使间质细胞的潜在成骨能力被激活;加压还能改善细胞功能,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另外应重视静力固定术后骨吸收期与动力化后固定不稳期的随访,及时动力化,动力化后控制负重,促使骨折端愈合,避免患肢短缩。

总之,带锁髓内钉是一种内固定物,运用时仍应遵循骨折端力学稳定性、生物学完整性、应力刺激性的原则。动力化则是带锁髓内钉区别钢板的一大特点,重视静力固定术后骨吸收期与动力化后固定不稳期的随访,及时动力化,动力化后控制负重,促使骨折端愈合,避免患肢短缩。

参考文献

[1] 魏九定,杨天照,付廷军,等.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失效原因:植入体特征与临床应用技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5):4883-4884.

[2] 崔斌,刘宝安.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16):1391-1392.

[3] 崔惠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的动力化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5):309-310.

[4] 邓玉凯.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的预防和处理[J].临床医药,2010,19(3):56-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