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肢动脉闭塞症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

下肢动脉闭塞症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治疗要点 本患者已明确诊断,为左下肢动脉闭塞症。老年患者下肢痛、间歇性跛行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病、糖尿病等老年内科疾病时,在诊断其为腰椎管狭窄的同时,必须排除下肢血管硬化性闭塞症。下肢动脉疾病的治疗原则是维持功能,减少或消除症状,防治疾病进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病历摘要】 患者,男,54岁。

1.主诉 间歇性跛行伴左下肢疼痛半个月。

2.病史 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间歇性跛行伴左下肢疼痛,在外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行外用膏药、理疗、口服镇痛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就诊时症见:左下肢疼痛伴间歇性跛行,行走时疼痛加重,自己感觉腿部发凉、发麻,左下肢无力。既往冠心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10年,平素吸烟较多。

3.门诊查体 直腿抬高试验均达70°,双侧足趾背伸肌力Ⅴ级,双髋关节活动度可,双膝关节活动度可,跟、膝腱反射对称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左小腿皮肤温度略低于右侧,左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明显减弱。

4.辅助检查

(1)腰椎正、侧位X线片(本院)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

(2)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本院)示:左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狭窄,左侧下肢深浅静脉血流通。

5.诊断 左下肢动脉闭塞症。

6.治疗方案 转入专科进一步诊治。

【病例分析】

1.诊断思路 患者,男性,54岁,间歇性跛行伴左下肢疼痛半个月,并出现左下肢发凉、发麻及无力症状,经门诊查体:左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明显减弱,左小腿皮肤温度低于对侧。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提示:左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狭窄,左侧下肢深浅静脉血流通。所以,本案可以明确诊断。

2.治疗要点 本患者已明确诊断,为左下肢动脉闭塞症。有证据显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肌梗死危险增加20%~60%,冠心病事件导致病死危险增加2~6倍。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个很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预测指标,所以本案病例应积极治疗下肢动脉闭塞。

3.预后转归 患者转入专科经系统治疗后,经随访,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专家点评】 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对其诊断和治疗较为熟悉。而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因下肢缺血、肌肉酸痛、行走时症状加重,引起间歇性跛行,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尤其当患者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有时难以鉴别,甚至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被忽略,延误诊治。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主要以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therosc1erosis obliterans,ASO)、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动脉血栓形成等疾病为代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近几年主要以下肢ASO为代表,如不及时诊断与治疗,将导致肢体坏死和感染,乃至截肢,严重者危及生命。

下肢动脉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差异较大,与冠心病类似,当下肢动脉管腔狭窄<50%时,往往不显示出临床症状,实际上即使存在严重的弥漫性病变,也可能因为有足够的侧支循环供应,或因糖尿病静息性掩盖作用而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下肢动脉狭窄病变部位:主动脉、髂动脉占30%,股动脉、腘动脉占80%~90%,胫动脉、腓动脉占40%~50%。最典型的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肢体运动而诱发的肢体局部疼痛、紧束感、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停止运动后,症状即可缓解。如症状出现于臀部、股部可能为主动脉、髂动脉狭窄,出现于腓肠肌部可能为股动脉、腘动脉狭窄,出现于足、踝部可能为胫动脉、腓动脉病变。血管严重狭窄以致闭塞时可产生静息痛,多发生于夜间,肢体处于平放状态,可能与丧失了重力性血液灌注作用有关,若将肢体下垂,可使症状减轻,严重时肢体下垂也不能缓解,丧失行走能力,并出现缺血性溃疡。其主要体征为狭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狭窄部位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狭窄的远端舒张压很低,侧支循环形成不良时可闻及连续性杂音。肢体缺血可出现肌肉萎缩,皮肤变薄、苍白、发亮,汗毛脱落,皮肤温度降低,趾甲变厚。缺血性神经炎可使肢体麻木和腱反射减弱。晚期出现缺血性溃疡、组织坏死。

下肢动脉疾病的病情发展过程主要为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最后发展为肢体急、慢性缺血坏死,可以此做出临床诊断。根据病情和循环损害程度可对PAOD进行临床分期(目前公认的Fontaine分期)。Ⅰ期:无症状期,已有动脉阻塞或狭窄,但无明显症状,可出现患肢怕冷、皮肤温度稍低、易疲乏或轻度麻木,踝臂指数(ABI)正常。即使剧烈活动,仍有足够的血流量供应。Ⅱ期:间歇性跛行,ABI为0.7~0.9。储备血流量有限,剧烈活动时不能维持足够的血流量供应。Ⅱa期:轻度间歇性跛行;Ⅱb期:中、重度间歇性跛行。Ⅲ期:静息疼痛,ABI为0.4~0.7,血流量供应低于静息状态时组织代谢的需要。Ⅳ期:肢体坏死或坏疽,ABI<0.4,不能提供组织存活必需的血流量,肢端及皮肤开始出现营养障碍性损害。

如果我们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其实鉴别非常容易。无创伤检查有下肢TCD和B超,能发现血管病变;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下肢血管硬化性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另外,既经济又有效的鉴别办法是骑自行车试验。老年患者下肢痛、间歇性跛行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病、糖尿病等老年内科疾病时,在诊断其为腰椎管狭窄的同时,必须排除下肢血管硬化性闭塞症。如果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不能区分谁是主要的疾病,我们认为首先考虑治疗血管疾病,再治疗椎管狭窄。

下肢动脉疾病的治疗原则是维持功能,减少或消除症状,防治疾病进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措施包括纠正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运动与康复治疗,跛行的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外科手术,溶栓治疗等。

参考文献

[1] Susan MB,Michael RJ.Noninvasive diagnostic strategies for pefipheral aerial disease[J].Clin J Med,2006,73(suppl4):2-29.

[2] Aronow WS.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Geriatrics,2007,62(1):19-25.

[3] Duprez D.Hope brings hope for the use of the ankle·brachial index as cardiovascular risk marker[J].Eur Heart J,2004,25(1):1-2.

[4] Amundeign T,Weber H,Nordal HJ,et al.Lumbar spinal semosis:con—servative or surgical management?A prospective 10-year study.Spine,2000,25(11):1424-1436.

[5] McDermott MM,Greenland P,Liu K,et al.Leg symptoms in peripheral arerial disease:associat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JAMA,2001,286(13):1599-1606.

[6] Saw J,Bhatt DL,Moliterno DJ,et al.The influence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on outcom 8:apooled analysis of mortaility in eigh large randomizd 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rials[J].J Am Cardiol,2006,48(8):1567-15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