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质内骨肉瘤怎么确定良恶性

皮质内骨肉瘤怎么确定良恶性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旁骨肉瘤源自骨旁和(或)骨表面的骨旁组织,它趋向于象牙质样致密,而且一般有一缓慢的病程。其恶性程度较典型的骨肉瘤低。骨旁骨肉瘤发病率很低,按照WHO统计皮质旁骨肉瘤占原发性肿瘤的1.19%,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2.18%。骨旁骨肉瘤的发生没有性别差异,平均年龄高于骨肉瘤。Ayala等报道根据X线影像,可诊断皮质旁骨肉瘤是否伴去分化,这对该型骨肉瘤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临床意义。骨旁骨肉瘤的主要特点是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一、概 述

骨旁骨肉瘤(parosteal osteosarcoma)是浅表骨肉瘤中常见的,好发于30-40岁青壮年长骨干骨骺端,特别是股骨远端后面。骨旁骨肉瘤源自骨旁和(或)骨表面的骨旁组织,它趋向于象牙质样致密,而且一般有一缓慢的病程。其恶性程度较典型的骨肉瘤低。骨旁骨肉瘤发病率很低,按照WHO统计皮质旁骨肉瘤占原发性肿瘤的1.19%,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2.18%。骨旁骨肉瘤的发生没有性别差异,平均年龄高于骨肉瘤。皮质旁骨肉瘤好发于肢体的长干骨,明显好发于股骨,尤以股骨下端腘窝部最为常见,其次为胫骨上端、肱骨上端、腓骨和前臂骨。几乎不出现在躯干骨,手部骨和足部骨。

组织学特点是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伴有平行成熟骨小梁。偶尔,肿瘤边缘可见到低级软骨肉瘤组织图像,放射影像为宽基底贴附于骨皮质的骨性团块。皮质旁骨肉瘤早期还需与骨化性肌炎鉴别。关于皮质旁骨肉瘤伴去分化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该型肿瘤外科治疗后复发,伴去分化时,患者预后较差。Ayala等报道根据X线影像,可诊断皮质旁骨肉瘤是否伴去分化,这对该型骨肉瘤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临床意义。

二、病 理 学

(一)大体分型

肿瘤呈球形或圆顶形,表面被假包囊包绕,层次分明。在有些区域可能与软组织和关节粘连。一般肿瘤的结构相当坚硬。肿瘤的浅层组织硬度较低,由纤维、软骨或纤维-软骨组织组成。这是最容易显示恶性组织细胞学表现的部位,所以必须将其包括在活检标本中。肿瘤内部绝大部分为钙化组织。切面上,非骨化区域为白色;不成熟的骨化区颜色较红,充血,表面粗糙;成熟和象牙质样骨部分呈现为白色。其特征类似正常的致密骨。肿瘤与宿主骨紧密融合,呈蘑菇样的部分向骨干过度生长,肿块与皮质骨间借纤维层分开,有时为肌肉分隔。

(二)组织学分型

皮质旁骨肉瘤由肉瘤样的梭形细胞和胶原基质构成,含有骨样组织和小梁骨,有时含有恶性软骨组织。

三、诊 断

(一)临床表现

骨旁骨肉瘤的主要特点是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病程长者肺转移晚,临床症状多比较轻微,而病程短者肺转移较早,临床症状明显。典型病例多为局部肿块,生长缓慢,无痛。腘窝和股骨近端症状更为轻微。肿瘤接近关节时,关节活动可能受限。局部检查为一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质硬或质韧;多无压痛;肿块固定不活动;恶性程度高者可以出现肿块生长迅速,局部皮肤发红,血管怒张等现象。

(二)影像学检查

放射学表现非常典型。在骨旁可见骨化肿块。早期在靠近骨膜处可见多数小的新生骨,密度较淡。随肿瘤的生长,逐渐出现肿块。因肿瘤所含瘤骨、瘤软骨及纤维成分不等,分布不均匀,在X线片上出现不同表现。根据X线表现,典型的皮质旁骨肉瘤分为:①硬化型,肿瘤位于骨端,呈圆形高密度骨块;②发团型,表现为瘤骨顺向旋转呈发面样;③骨块型,为孤立于骨表面及骨外的条状或肾形骨块;④混合型,瘤骨表现为杂乱无章状,为以上3种类型的混合。骨膜反应少见。软组织肿胀不明显。部分肿瘤可在主瘤体周围出现卫星灶。由于肿瘤在X线片显影浓重且常常包绕宿主骨,不能逐层了解病变情况。因此有必要进行CT或MRI断层检查,以了解肿瘤对宿主骨和髓腔的侵袭情况。

四、病 程

皮质旁骨肉瘤的病程缓慢,有时可达5~10年。有些病例肿瘤虽经多次切除可反复复发,而无转移。复发可在切除术后10年以上发生,而转移可在首次出现症状20年以上及术后5年以上才发生。也有一些病例其病程自发病开始或发病过程中进展即很快,其组织学的恶性程度可达Ⅲ级。在复发时可发现其恶性程度增加。远处转移为肺转移。也可转移到其他内脏和骨骼。

五、治 疗

在进行治疗时,不应受本病病程缓慢的影响。因为本病的病程虽然比较缓慢,但可在任何时间内发生进展加速,并具有更大的侵袭性。因此必须给予及时的治疗。对肿瘤的边缘性局部切除(在骨皮质的假包膜下范围),由于术后几乎总是伴发局部复发而应避免,应该采用包括部分健康组织的肿瘤广泛切除术。如肿瘤较大和(或)侵犯骨髓腔及组织学恶性程度较高者,则有进行受累骨全瘤段切除术的指征。当肿瘤与肢体的主要血管粘连时,应将其切除或行截肢术。当肿瘤非常大,且有广泛局部复发和(或)广泛侵袭宿主骨,以及组织学恶性程度高时,应行截肢术。一般不需放疗。与典型骨肉瘤相似,只有在组织学Ⅲ级的病例,当髓腔受到累及时,可考虑应用化疗。

六、预 后

在广泛切除术后,无局部复发。无论是否穿入骨皮质,组织学Ⅰ级的肿瘤很少发生转移。在肿瘤还没有穿入骨皮质和髓腔时,即使是Ⅱ级、Ⅲ也很少有转移。组织学恶性程度高的、穿入髓腔的肿瘤预后不佳。如诊治并非过迟,而且手术治疗得当,本病在保守性手术后80%以上的病例可以治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