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纤维肉瘤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吗

纤维肉瘤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吗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发于骨的纤维肉瘤是起源于非成骨间充质组织,只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网状和胶原纤维的肉瘤。纤维肉瘤发病率低,仅为骨肉瘤发病率的1/10~1/6,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是要注意的是因为纤维肉瘤的溶骨性放射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因此放射学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其诊断应主要依据病理学。5.溶骨型骨肉瘤 特别是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可能表现为广泛的成纤维细胞,有时与纤维肉瘤很难鉴别。

原发于骨的纤维肉瘤是起源于非成骨间充质组织,只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网状和胶原纤维的肉瘤。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一、病 因

骨的纤维肉瘤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二、病 理

大体病理显示,如果病变分化好,则富含胶原,呈白色,质地致密、坚硬;分化差者因细胞多于纤维,并富含血管,因此质地较软,多汁并充血,颜色可从白色到红色或灰色,外观呈髓样,常有出血、坏死或囊性变区域,有时可见黏液样病变区。

组织学上肿瘤由肿瘤性成纤维细胞组成,分化好者细胞少,细胞大,呈长梭形;细胞核呈卵圆或梭形,核质颗粒深;细胞周围胶原丰富,肿瘤细胞与胶原纤维排列成束条状、漩涡状、轮辐状或人字形(席纹状)。分化差者细胞极丰富,胶原成分较少,肿瘤细胞大小及形状多变,呈不同程度非典型性,多见核分裂。有些区域可见被瘤细胞破坏残存的骨小梁,可存在大片坏死区及出血灶,有病理性骨折者可发现反应性新生骨。不管恶性程度高低,肿瘤组织中都可见良性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淋巴细胞浸润。

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纤维肉瘤组织学可分为四级(Broder分级),随级别升高恶性程度也相应增高。1级:纤维肉瘤细胞较大,细胞核肥大,多形性,高度着色,核分裂象少见;富含胶原纤维。2级:纤维肉瘤肿瘤组织致密、均匀,形成有束状、漩涡状或轮辐状特征结构;细胞量较多,细胞形态大,呈梭形;细胞核肥大,染色深,常见核分裂象;胶原纤维少或很少,细胞周围常富含嗜银网状组织;有时在肿瘤细胞周围可出现粗大的纤维束和透明的胶原区,也可出现黏液样外观;血管丰富。3级和4级:纤维肉瘤细胞量多,细胞形体大,呈多形性,有大量间变;细胞核染色深,形状各异,核分裂象常见;细胞周围胶原纤维稀少,通常很少形成特征性的束状或轮辐状结构;血管丰富,呈海绵状。

三、诊 断

(一)临床表现

纤维肉瘤发病率低,仅为骨肉瘤发病率的1/10~1/6,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在任何年龄起病,但很少出现在青春期前。肿瘤常侵犯长骨干骺端,好发部位依次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股骨近端和骨盆,50%以上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少数为多发病例。

病程取决于恶性程度,低度恶性者生长缓慢,病程长,高度恶性者肿瘤生长快速,但总体病程比骨肉瘤长。症状不典型,疼痛和肿胀是主要症状,中央型者以疼痛为主,开始时程度中等,渐加重;周围型者以肿胀为主,常因发现肿块就诊,肿块大小不一,取决于恶性程度的高低和就诊的早晚,恶性程度低者肿胀轻微,恶性程度高者早期即出现明显肿胀,常合并病理性骨折。病变后期通常有皮温高、浅静脉怒张等恶性肿瘤表现。2~4级纤维肉瘤常可出现血行转移,常见的是肺转移和骨转移,尤其是骨内的跳跃性转移,偶尔可出现淋巴转移。

(二)影像学检查

主要放射线表现是骨溶解,骨溶解区常较大,可呈虫蛀样,边缘模糊,骨皮质中断并侵犯软组织。骨膜成骨反应很少或全无,无肿瘤骨形成。发生于长管状骨者多初发于干骺端,可以延伸到骨骺或附近骨干。中央型(髓腔型)纤维肉瘤早期局限在髓腔内,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呈斑点状骨破坏;随着病变发展,溶骨区域扩大,呈网状骨破坏,破坏区之间有粗细不均的骨间隔影,有时可残留粗大的骨嵴;CT显示肿瘤位于髓腔内,密度偏低,欠均匀,边缘不规则,无膨胀现象,皮质内缘破坏明显,可呈鼠咬状,常可见皮质断裂,皮质断裂处偶可有轻微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一般较小。周围型(骨膜型)表现为骨皮质外压型缺损,边缘毛糙;CT显示皮质外软组织肿块,局部骨质疏松,皮质骨凹陷性缺损。MRI检查T1加权像为中等或偏低信号,T2加权像信号视恶性程度而定,恶性程度低、分化好者信号均匀而较低,恶性程度高、低分化者信号杂乱,因出现黏液样变或出血而呈现高信号。

(三)诊断

本病多为成年起病,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并可向骨干或骨骺部侵犯,临床表现以疼痛和肿胀为主。X线表现为溶骨性改变,破坏区可有粗大的骨嵴、界线不清,肿瘤穿破骨皮质可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内无钙化和骨化征象,无肿瘤骨形成,无骨膜反应或很轻微骨膜反应。但是要注意的是因为纤维肉瘤的溶骨性放射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因此放射学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其诊断应主要依据病理学。

四、鉴别诊断

1.韧带样纤维瘤 与1级纤维肉瘤鉴别困难。骨原发韧带样纤维瘤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是分化成熟的纤维瘤,发病率很低;一般症状较轻,表现为中度疼痛,可出现病理性骨折,有时呈显著膨胀性生长;放射学表现主要为骨溶解,多呈膨胀性,有时出现泡沫样改变;这些都与1级纤维肉瘤相似。鉴别主要依据病理:骨的韧带样纤维瘤病理表现为成熟致密的纤维组织,富含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数量少,体积小,趋向成熟,细胞核不大,染色不深,极少或没有有丝分裂现象。根据这些表现可与纤维肉瘤鉴别。但在一些缺乏上述特征性表现的病例,往往鉴别很困难。

2.非骨化性纤维瘤 大多数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无特征性症状,X线表现为骨偏心性缺损,破坏区呈椭圆形、局限性单囊或多囊性骨溶解,内可有骨嵴,边界清楚,周围有一厚薄不均的硬化边缘,尤以靠近髓侧明显,病灶内缘突入骨髓腔,但不累及对侧骨皮质;局部皮质变薄,有时病灶呈轻度膨胀,骨皮质变薄,但无穿破,无软组织影。病理上非骨化性纤维瘤缺乏恶性特点,肿瘤为致密的成纤维细胞排列成束状、波纹状、轮辐状或漩涡状,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巨细胞和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

3.单骨性纤维结构不良 好发于青少年,多位于四肢长骨近端干骺区,常呈膨胀性单囊状透亮区,边缘有硬化,骨皮质菲薄,外缘光滑、内缘毛糙,其中可见磨砂玻璃状结构、不规则的骨小梁或钙化,边缘无明显的骨硬化。病理上的鉴别要点是纤维结构不良含有特征性的网状骨岛。

4.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 3级和4级纤维肉瘤应与MFH相鉴别。两者在放射学上很难区分,主要鉴别点是纤维肉瘤仅以肿瘤性成纤维细胞成分为主,但MFH的特点是双相分化,即除存在肿瘤性成纤维细胞外还同时有肿瘤性组织细胞。

5.溶骨型骨肉瘤 特别是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可能表现为广泛的成纤维细胞,有时与纤维肉瘤很难鉴别。主要的鉴别要点是骨肉瘤中含有骨样组织,可用碱性磷酸酶和四环素染色显示骨样组织。

6.转移性肿瘤 对于中、老年病人出现骨溶解者尤其不能忽略转移性肿瘤的可能。通过组织学检查通常易于得出诊断,但在有些上皮癌因为都含有梭形细胞,鉴别可能困难,免疫组化检测有利于两者的鉴别。

五、分 期

根据其恶性程度和局部侵犯情况,可分属Enneking分期恶性肿瘤Ⅰ~Ⅲ期病变。

六、治 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纤维肉瘤的主要手段:对1级纤维肉瘤可行广泛切除,而2~4级者只有部分病例适于广泛切除,尤其是3、4级,大多需行截肢术;应慎重选择截肢平面,在综合影像学资料,如X线平片、CT、MRI、ECT及血管造影的基础上确定截肢平面,原则上应使截肢平面尽可能远离病灶。纤维肉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放疗只适用于失去手术指征的病例。化疗疗效不确切,故不常规术前化疗,但术后规则的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命,化疗方案与骨肉瘤相似。对于转移灶,如肺转移灶,可手术切除。

七、预 后

骨纤维肉瘤是一种侵袭性强的肿瘤,特别是组织学分级在3、4级者,易出现血行转移,如肺转移,同时骨内转移(跳跃性转移)发生率高,如手术切除界面不当,可出现单处或多处复发。也因为化疗效果不确切,术前化疗不能很好控制局部病灶,因此,保肢手术成功率低,多需要截肢手术。即使是3、4级骨纤维肉瘤,自然病程也长于骨肉瘤,但是,对化疗的不敏感性使其生存率低于骨肉瘤。

(姜南春)

参考文献

[1]程勇,牛艳坤,廖昕,等.骨韧带状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附12例报告).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125-128

[2]陈峥嵘.现代骨科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哈英娣,李宁,刘斌.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09,17(8):1549-1551

[4]齐保闯,唐辉,吕乾,等.骨韧带样纤维瘤的研究进展.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1054-1056

[5]Hansmann A,Adolph C,Vogel T,et al.High-dose tamoxifen and sulindac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desmoid tumors.Cancer,2004,100:612-620

[6]Nishida J,Tajima K,Abe M,et al.Desmoplastic Fibroma:Aggressive Curettage As a Surgical Alternative for Treatment.Clin Orthop Relat Res,1995,320:142-148

[7]Nuyttens JJ,Rust PF,Thomas CR Jr,et al.Surgery versus radi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fibromatosis or desmoid tumors:a comparative review of 22articles.Cancer,2000,88:1517-15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